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达标测试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1.在阳江一中运动会上,高一八班同学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对运动员们“快”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率大
B.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速度变化快
C.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是指小刘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D.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得“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
解析:根据速度的概念,易判选项D错误,A、B、C正确。
2.(2020·温州高一期中)温州南塘,每年端午龙舟比赛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 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
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
D.以划桨队员为参考系,各个龙舟保持相对静止
解析:因为龙舟进行500 m直道比赛,所以最后一名龙舟的平均速度一定最小,故A正确;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故B错;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瞬时速度不一定很大,故C错;因为不同龙舟前进速度不同,故选项D错。
3.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旁边我们常看到如图所示的路牌,这是交通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这是指汽车经过这一路段时( D )
A.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100 km/h的
B.平均速度大小应介于60 km/h和100 km/h之间
C.瞬时速度大小应小于100 km/h,平均速度大小大于60 km/h
D.瞬时速度大小应介于60 m/h和100 m/h之间
解析:标志牌上的速度指的都是瞬时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故瞬时速度大小应该介于60 km/h和100 km/h之间,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2020·丰台高一期中)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15 s,速度表的指针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B )
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启动后1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 m/s
D.启动后1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 km/h
解析:速度计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单位是km/h,可知瞬时速度为70 km/h,故B正确,A、C、D错误。
5.(2021·翁牛特旗乌丹高一月考)如图所示,用闪光灯照相的方法记录某同学的运动情况,若设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图像能大体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A )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该同学向左运动,故速度始终为负,在运动过程中,相邻位置间的距离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而频闪照相每次拍照的时间间隔相同,所以可知此人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能大致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是选项A中的图像。
6.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所示为某20 km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120 km/h。则( B )
A.“20 km”指位移
B.车辆过此路段的平均速率不能超过120 km/h
C.车辆过此路段瞬时速度为120 km/h
D.某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 min属超速
解析:“20 km”指路程,选项A错误;车辆过此路段的平均速率不超过120 km/h,选项B正确,C错误;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5 min,则平均速率为eq \x\t(v)=eq \f(x,t)=eq \f(20,\f(1,4))km/h=80 km/h<120 km/h,故不超速,选项D错误。
7.(多选)两个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BD )
A.瞬时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度
解析:相遇时,两人的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不同,故A错误;两人起点相同,终点相同,则位移相同,故B正确;两人通过的路程不同,C错误;两人位移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大小与时间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8.(多选)(2021·青岛高一段考)手机导航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22 km,需用时39分钟,选择走距离较短则有20 km,需用时45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7 km,需用时34分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D )
A.走常规路线的22 km指的是位移
B.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
C.选择走“距离较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
D.走“高速优先”,平均速度最大
解析:走常规路线的22 km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故B正确;瞬时速率大小与距离无关,故C错误;路径不同,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大,故高速优先的平均速度最大,所以B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9.(5分)如图甲、乙所示为两个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质点做__加速__运动,乙质点做__减速__(选填“加速”“减速”或“静止”)运动。
(2)甲质点的初速度为__1__ m/s,乙质点的初速度为__3__ m/s。
(3)甲、乙两质点运动的方向__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解析:(1)甲图中速度越来越大,乙图中速度越来越小,分别是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
(2)根据初始时刻的纵坐标可知它们的初速度分别等于1 m/s、3 m/s。
(3)它们的速度都为正值,说明它们的运动方向都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10.(7分)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才追上航空母舰,则航空母舰的航速为多大?
答案:50 km/h
解析: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
t=eq \f(x1,v1)=3 h
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
x2=x1-120 km=150 km
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大小:
v=eq \f(x2,t)=50 km/h
eq \f( 等级考训练,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2020·鸡泽县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eq \f(1,30) s,则小球在图中三个频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D )
A.1.80 m/s B.1.50 m/s
C.0.60 m/s D.0.50 m/s
解析:物体运动的位移为x=0.05 m;所需时间为t=3T=0.1s;平均速度为eq \(v,\s\up6(-))=eq \f(x,t)=eq \f(0.05,0.1)m/s=0.5m/s,故选D。
2.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物体做曲线运动
C.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eq \x\t(v)甲>eq \x\t(v)乙>eq \x\t(v)丙
D.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eq \x\t(v)甲=eq \x\t(v)乙=eq \x\t(v)丙
解析:x-t图像只能描述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B错;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则根据eq \x\t(v)=eq \f(x,t)可知,平均速度相等。C错,D对。
3.(2020·南昌高一联考)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它先以速度v行驶了2/3的位移,接着以20 m/s的速度驶完余下的1/3位移,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0 m/s,则v的大小为( B )
A.35 m/s B.40 m/s
C.45 m/s D.50 m/s
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3x,则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前2x的时间为t1,t1=eq \f(2x,v),以v2=20 m/s行驶了后x的位移的时间为t2,则有:t2=eq \f(x,v2),对全过程由平均速度定义可得:eq \(v,\s\up6(-))=eq \f(3x,t1+t2)。联立解得:v=40 m/s ,故B正确。
4.(多选)小明坐出租车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由发票中的信息可知( CD )
A.11∶26指时间间隔
B.出租车的位移为23.0km
C.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0
D.出租车的平均速率是46 km/h
解析:11∶26是上车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23 km是出租车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不是位移,故B错误;整个过程中出租车的位移为零,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平均速度为零,故C正确;平均速率eq \x\t(v)=eq \f(s,t)=46 km/h,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5.(16分)(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在公路旁,我们会发现,开着警报声的警车快速接近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比平常更刺耳(音调更高),经过我们身旁时听出声音在变化(音调由高变低的变化),这种现象属于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如果把声源视为有规律间隔发射一个一个的声脉冲,可以想象若你在向声源靠近时,会发现你所接收到的每一个声脉冲都比你站立不动时更近了,时间间隔会变小,即接收到声脉冲频率比平常变高,反之远离时比平常变低了。现在为了解释此现象我们来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声源S(如鸣笛的“警车”)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为vS=20 m/s,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340 m/s,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Δt=1 s,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静止的观察者A(如你)的过程,求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Δt1′。(假设观察者两次听到的声音都是从同一侧而来的)
答案:0.94 s
解析:设声源S第一次发出声信号时与观察者A的距离为L,声源S第一次发出声信号P1 到观察A第一次收到声信号用时t1=eq \f(L,vp)
接着声源S第二次发出声信号P2到观察A第二次收到声信号用时t2=eq \f(L-vsΔt,vp)
观察者收到这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Δt′=Δt+t2-t1=eq \f(vp-vSΔt,vp)
代入数据得Δt′≈0.94 s。
物理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s,00-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实验,速度—时间图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测评,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