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学案整套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学案设计,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浓度,稀释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定义式:w=eq \f(m溶质,m溶液)×100%。
(3)20%的NaCl溶液可表示100 g NaCl溶液中含有NaCl 20 g。
将20 g NaOH投入100 g H2O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应为eq \f(20,100+20)×100%≈16.7%
2.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B。
(2)定义式及单位:cB=eq \f(nB,V),单位ml/L。
(3)意义:1 ml/L NaCl溶液表示1 L NaCl溶液中含有1 ml NaCl。
(1)98 g H2SO4溶于1 L水中配成溶液即得到1 ml·L-1的H2SO4溶液,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 不正确。单位体积溶液强调的是溶液的体积。将98 g H2SO4(即1 ml)溶于1 L水后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 L,故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l·L-1。
(2)从500 mL 2 m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则这10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含有的Na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提示] 2 ml·L-1;0.2 ml。
二、配制100 mL 1.00 ml·L-1 氯化钠溶液
注意: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时应用分析天平,限于学校实际,可暂用托盘天平代替。
(1)配制时为什么要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
[提示] 保证称量的溶质完全转移至容量瓶中。
(2)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最后所配溶液的体积有什么偏差?
[提示] 偏大。
三、稀释定律
浓溶液稀释时,溶液浓度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式为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18.4 m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84 ml·L-1的稀硫酸,需要该浓硫酸的体积为多少?列式计算。
[答案] 18.4 ml·L-1·V(浓)=1.84 ml·L-1×0.1 L
V(浓)=0.01 L=10 mL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将25 g 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l·L-1。( )
(2)从500 mL 0.5 m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50 mL溶液,其中NaCl为浓度为0.05 ml·L-1。( )
(3)0.1 ml·L-1的Ca(NO3)2溶液中NOeq \\al(-,3)的浓度为0.2 ml·L-1。( )
(4)容量瓶可以配制任意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液面超过刻度线,应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的部分。( )
[答案] (1)× (2)× (3)√ (4)× (5)×
2.将30 mL 0.5 ml·L-1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3 ml·L-1 B.0.03 ml·L-1
C.0.05 ml·L-1D.0.04 ml·L-1
[答案] B
3.将190 g MgCl2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 mL,10 mL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 (1)2 ml·L-1 4 ml·L-1 (2)2 ml·L-1 0.02 ml
1.在标况下,将3.36 L HCl通入500 mL水中完全被吸收,所得溶液的密度若1.1 g/cm3,则溶质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溶液体积为多少?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多少?
[答案] n(HCl)=eq \f(3.36 L,22.4 L·ml-1)=0.15 ml
V(溶液)=eq \f(0.15×36.5 g+500×1 g,1.1 g·cm-3)=460 cm3=0.46 L
c(HCl)=eq \f(0.15 ml,0.46 L)≈0.326 ml/L
2.检测人的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ml/L”和“mg/dL”(1 L=10 dL)。以“mm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为3.9~6.1 mml/L。如果以“mg/dL”表示,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答案] 最小值:eq \f(3.9×180 mg,10 dL)=70.2 mg/dL
最大值:eq \f(6.1×180 mg,10 dL)=109 mg/dL
即70.2~109 mg/dL
3.将3 ml·L-1的NaCl溶液稀释到原来的3倍,稀释后的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答案] 1 ml·L-1。稀释过程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扩大3倍,浓度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计算的基本公式:c=eq \f(n,V)=eq \f(m,V·M)。
(2)计算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eq \b\lc\ \rc\}(\a\vs4\al\c1(溶质的物质的量n=\f(V气体,22.4 L·ml-1),溶液的体积V=\f(m,ρ)=\f(m气体+m溶剂,ρ)))c=eq \f(n,V)
注意:①物质加入水中,注意溶质的判断。如SO3eq \(――→,\s\up10(H2O))H2SO4,Na2O或Na2O2eq \(――→,\s\up10(H2O))NaOH,Naeq \(――→,\s\up10(H2O))NaOH,NH3eq \(――→,\s\up10(H2O))NH3·H2O等。
②溶液浓度与离子浓度的定量关系要注意电离程度与组成。
如0.1 ml·L-1的K2SO4溶液中c(K+)=0.2 ml·L-1。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1)换算公式:cB=eq \f(1 000ρw,M) ml·L-1。
M:溶质B的摩尔质量 ρ:溶液密度(g·mL-1)。
(2)推导方法:设溶液体积为1 L,
则cB=eq \f(nB,V)=eq \f(\f(ρg·mL-1×1 000 mL×w,Mg·ml-1),1 L)=eq \f(1 000ρw,M) ml·L-1。
3.溶液稀释和混合的计算
(1)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c(浓)·V(浓)=c(稀)·V(稀),
m(浓)·w(浓)=m(稀)·w(稀)。
(2)溶液混合的计算: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变。
c1·V1+c2·V2=c(混)·V(混),
m1·w1+m2·w2=m(混)·w(混)。
注意:无特别指明时,V(混)≠V1+V2;V(混)=eq \f(m混,ρ混),但溶液的质量守恒:m(混)=m1+m2。
4.溶液的电荷守恒
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如MgSO4与KCl的混合液中:c(Mg2+)×2+c(K+)×1=c(SOeq \\al(2-,4))×2+c(Cl-)×1。
【典例1】 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m g,取eq \f(V,4)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则SOeq \\al(2-,4)物质的量浓度为( )
A.eq \f(125m,36V) ml·L-1 B.eq \f(125m,9V) ml·L-1
C.eq \f(125m,54V) ml·L-1 D.eq \f(125m,18V) ml·L-1
A [c(Al3+)=eq \f(m×1 000,27×V) ml·L-1,根据稀释定律:eq \f(1 000m,27V)×eq \f(V,4)=c′(Al3+)·4V,c′(Al3+)=eq \f(1,16)×eq \f(1 000m,27V) ml·L-1,c′(SOeq \\al(2-,4))=eq \f(c′Al3+,2)×3=eq \f(1,16)×eq \f(1 000m,27V)×eq \f(3,2)=eq \f(125m,36V) ml·L-1。]
[借题发挥]
原溶液与稀释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eq \f(500m,27V) ml·L-1 eq \f(125m,108V) ml·L-1
Al2(SO4)3溶液中Al2(SO4)3与Al3+、SOeq \\al(2-,4)的定量
关系为:Al2(SO4)3—2Al3+—3SOeq \\al(2-,4)
1 ml 2 ml 3 m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22.4 L HCl溶于水配制1 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l·L-1
B.1 m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2 ml Na+
C.200 mL 0.2 ml·L-1的NaCl溶液含有NaCl的物质的量与400 mL 0.1 ml·L-1的NaCl溶液含有的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
D.Na+浓度为0.1 ml·L-1的Na2SO4溶液中SOeq \\al(2-,4)浓度为0.1 ml·L-1
C [A错,未说明标准状况下,无法求出HCl的物质的量,所以也就无法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B错,1 ml·L-1的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l·L-1,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的物质的量。D错,由化学式可知,c(Na+)∶c(SOeq \\al(2-,4))=2∶1,则c(SOeq \\al(2-,4))=0.05 ml·L-1。]
2.取100 mL 0.3 ml·L-1和300 mL 0.25 ml·L-1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l·L-1B.0.42 ml·L-1
C.0.56 ml·L-1D.0.26 ml·L-1
B [容量瓶中H2SO4溶液的H+的物质的量为n(H+)=(0.1 L×0.3 ml·L-1+0.3 L×0.25 ml·L-1)×2=0.21 ml,所以c(H+)=eq \f(0.21 ml,0.5 L)=0.42 ml·L-1。]
3.如图是某校化学实验室中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eq \x(\a\al(硫酸 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mL-1,质量分数:98%))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l·L-1
B.100 mL该硫酸的质量是184 g
C.硫酸的摩尔质量与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相同
D.取该硫酸62.5 mL稀释至250 mL,得到稀硫酸的浓度为4.6 ml·L-1
A [该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eq \f(1 000×1.84×98%,98) ml·L-1=18.4 ml·L-1,A项错误。该硫酸的密度为1.84 g·mL-1,所以100 mL该硫酸的质量为184 g,B项正确。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l-1,与硫酸的相同,C项正确。根据稀释公式c1V1=c2V2,可知0.25 L×4.6 ml·L-1=0.062 5 L×18.4 ml·L-1,D项正确。]
4.市面上,有一种营养液可用于无土栽培,该营养液中有KCl和K2SO4,其中K+的浓度为0.5 ml·L-1,Cl-的浓度为0.1 ml·L-1,则100 mL该营养液中n(SOeq \\al(2-,4))=________ml。
[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c(K+)=c(Cl-)+2c(SOeq \\al(2-,4)),c(SOeq \\al(2-,4))=0.2 ml·L-1,n(SOeq \\al(2-,4))=0.2 ml·L-1×0.1 L=0.02 ml。
[答案] 0.02
配制250 mL 1.84 ml·L-1的H2SO4溶液,需要密度为1.84 g/cm3,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若配制时定容仰视刻度线有什么偏差?
[答案] 25 mL,浓度偏小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操作步骤及所用仪器
注意:固体配制时要计算固体的质量,用天平称质量,然后溶解;溶液配制时要计算溶液的体积,用量筒量体积,然后稀释。
2.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与容量瓶的接触点应在刻度线以下。
(3)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使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4)在容量瓶上标有一个刻度,两个数据(温度和体积)。在选择容量瓶时,应选用与所配溶液体积相等或稍大规格的容量瓶。
(5)使用容量瓶的“五不”:不能进行加热;不能进行溶解;不能进行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久贮溶液,尤其是碱液。
3.误差分析
(1)根据c=eq \f(n,V)=eq \f(m,MV),m偏大,c偏大;V偏大,c偏小。
(2)注意事项:
①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加蒸馏水,一旦超过刻度线,应洗净容量瓶,重配。
②配制时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因此容量瓶不必是干燥的,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结果。
③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
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浓度偏小。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浓度偏大。
【典例2】 实验室需配制250 mL 0.1 ml·L-1的Na2CO3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容量瓶规格: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
(1)配制250 mL 0.1 ml·L-1的Na2CO3溶液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将准确称量的Na2CO3固体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 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称取固体Na2CO3的质量为0.25 L×0.1 ml·L-1×106 g·ml-1≈2.7 g;配制250 mL 0.1 ml·L-1的Na2CO3溶液就用250 mL容量瓶。
(2)按十字方针“算、量、溶、冷、移、洗、振、定、摇、贴”排列实验步骤,确定为B→C→A→F→E→D。
(3)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目的是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由于热胀冷缩,体积不准,故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
(4)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因定容时也需要加水,故对所配溶液无影响;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会使凹液面的最低点下移,所加水偏少,浓度偏高。
(5)若实验中加蒸馏水时超了刻度线或移液时有液滴洒在外面,均要重新配制。
[答案] (1)2.7 250 (2)B、C、A、F、E、D (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由于热胀冷缩,体积不准 (4)无影响 偏高 (5)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常见误差分析归类
5.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A.950 mL,111.2 gB.500 mL,117 g
C.1 000 mL,117 gD.1 000 mL,111.2 g
C [配制NaCl溶液950 mL,应选择1 000 mL容量瓶,所称氯化钠的质量是1 L×2 ml·L-1×58.5 g·ml-1=117 g,故C正确。]
6.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烧碱溶液时,没有洗涤溶解烧碱的烧杯和玻璃棒
D.配制烧碱溶液时,烧碱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
D [A项,俯视刻度线,将会使量得的浓盐酸体积小于计算值,导致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水量增多,溶液浓度偏低;C项,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溶质减少,溶液浓度偏低;D项,溶液在容量瓶中冷却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小,溶液浓度偏高。]
素材1 ×××
(饮用矿泉水)
净含量:350 mL
配料表:纯净水、硫酸镁、氯化钾
保质期:12个月
主要成分:水
钾离子(K+):1.0~27.3 mg/L
镁离子(Mg2+):0.1~4.8 mg/L
氯离子(Cl-):10~27.3 mg/L
硫酸根离子(SOeq \\al(2-,4)):0.4~19.5 mg/L
问题探究:(1)Mg2+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为多少?
(2)Cl-的物质的量范围为多少?
[答案] (1)4.17×10-6~2×10-4 ml·L-1。
(2)9.9×10-5~2.7×10-4 ml。
素材2 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可延长鲜花的寿命。如表是1 L“鲜花保鲜剂”的成分(其中阿司匹林不含K+ ,其存在也不会干扰成分中其他离子的检验)。
问题探究:(1)“鲜花保鲜剂”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成分是什么?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鲜花保鲜剂”中SOeq \\al(2-,4)、MnOeq \\al(-,4)、K+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多少?写出计算式。
[答案] (1)蔗糖,eq \f(25,171) ml·L-1或0.146 ml·L-1
(2)c(SOeq \\al(2-,4))=eq \f(0.50,174) ml·L-1=eq \f(1,348) ml·L-1
c(MnOeq \\al(-,4))=eq \f(0.50,158) ml·L-1=eq \f(1,316) ml·L-1
c(K+)=2c(SOeq \\al(2-,4))+c(MnOeq \\al(-,4))=eq \b\lc\(\rc\)(\a\vs4\al\c1(\f(1,174)+\f(1,316))) ml·L-1
通过素材1和素材2溶液浓度和离子浓度的计算,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情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科学探究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1.下列关于1 ml·L-1的Na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1 ml Na2SO4
B.1 ml Na2SO4溶于1 L水中
C.可与1 ml·L-1BaCl2溶液完全反应
D.1 L溶液中含142 g Na2SO4
D [该溶液体积未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1 ml Na2SO4,A错误;1 ml Na2SO4溶于1 L水中后溶液的体积不是1 L,其浓度不是1 ml·L-1,B错误;溶液体积未知,1 ml·L-1 Na2SO4溶液不一定能与1 ml·L-1 BaCl2溶液完全反应,C错误;1 L该溶液中含有1 ml Na2SO4,其质量是142 g,D正确。]
2.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BaCl2 0.2 ml·L-1”的字样,下面是某同学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500 mL该溶液,可将0.1 ml BaCl2溶于500 mL水中
B.B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l·L-1
C.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 0.2 ml·L-1
D.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l·L-1
C [A错,500 mL是溶剂水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应为0.1 ml BaCl2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其浓度为0.2 ml·L-1;B错,由“BaCl2 0.2 ml·L-1”及物质构成可知,Ba2+、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l·L-1、0.4 ml·L-1;C对,c(Cl-)=0.4 ml·L-1,稀释前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eq \f(V×0.4 ml·L-1,2V)=0.2 ml·L-1。]
3.实验室中需要0.2 ml·L-1的CuSO4溶液4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胆矾的质量分别是( )
A.500 mL 25.0 g B.450 mL 22.5 g
C.450 mL 14.4 gD.500 mL 16.0 g
A [没有450 mL的容量瓶,则需要配制500 mL溶液,CuSO4的物质的量是0.2 ml·L-1×0.5 L=0.1 ml,因此需要胆矾的质量是0.1 ml×250 g·ml-1=25.0 g。]
4.浓度为2.00 ml·L-1的盐酸1 L,欲使其浓度变为4.00 ml·L-1,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蒸发掉0.5 L水
B.标准状况下通入44.8 L HCl气体
C.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 L
D.加入10 ml·L-1盐酸0.6 L,再将溶液稀释至2 L
D [A、C不行,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掉0.5 L水浓缩至0.5 L时HCl也会逸出,所以不能实现。B不行,标准状况下的44.8 L HCl 气体物质的量为2 ml,原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为2.00 ml·L-1×1 L=2 ml,溶液的总体积大于1 L,则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小于4 ml·L-1。D可行,加入盐酸,再将溶液稀释至 2 L,HCl的浓度为c(HCl)=(10 ml·L-1×0.6 L+2.00 ml·L-1×1 L)÷2 L=4.0 ml·L-1。]
5.(素养题)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室取出硫酸试剂,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该小组欲配制450 mL 0.2 ml·L-1的稀H2SO4溶液:
(1)所需试剂瓶内硫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eq \x(\a\al(硫酸:,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
(2)所用量筒和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浓硫酸稀释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为该小组的操作,可能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A.移液前未冷却至室温
B.定容时加水多了,用滴管吸出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5)下图是该小组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4 (2)10 mL量筒 500 mL容量瓶
(3)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AC (5)①未用玻璃棒引流,②未采用500 mL容量瓶
发 展 目 标
体 系 构 建
1.通过对比和演绎等思维活动,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列出物质的量浓度,并理解其含义和进行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互推导计算。培养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结合仪器认识容量瓶,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科学态度”的核心素养。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实际应称Na2CO3质量/g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操作步骤
引起误差的原因
对结果的影响
n
V
c
称取
计算结果为5.85 g,实际称取5.9 g
偏大
-
偏高
砝码生锈或沾有其他物质
偏大
-
偏高
需要使用游码且药品、砝码位置颠倒
偏小
-
偏低
称量易潮解物质(如NaOH)时使用滤纸
偏小
-
偏低
称量易潮解物质(如NaOH)时动作缓慢
偏小
-
偏低
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
偏大
-
偏高
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俯视
偏小
-
偏低
将量取液体所用量筒洗涤,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偏大
-
偏高
溶解
不慎将溶液溅到烧杯外面
偏小
-
偏低
成分
蔗糖
硫酸钾
阿司匹林
高锰酸钾
质量/g
50.00
0.50
0.35
0.50
摩尔质量/
(g·ml-1)
342
174
180
158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3课时学案及答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有效成分,质量分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3课时导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