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8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8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理解,推荐书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 诵读全文,弄清孟子的说理层次。
3、 借助注释,积累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孟子》的第三章,主要阐述儒家的王道思想。其中,“不违农时”一段论王道之始,“五亩之宅”一段论王道之成,这是本文的核心,是孟子的梦想。把握这个核心,就可以看出全文的理路:开始,梁惠王自称尽心于国,问魏国之民不加多之故,孟子设喻作答,暗示对方要放弃好战政策,自我反省;然后因势利导,从正面提出王道的主张,要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要让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讥不寒;最后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开头——不“罪岁”,则当行王道;王道行,则天下之民至焉。这个理路应该让学生知道,因为它显示了这篇谈话记录形式上的特点,有助于记诵。
2、学文言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有积累然后才有比较、有感悟,而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就是诵读。本节课当以诵读指导为主线来贯穿全部教学活动。本文语言浅显,生动流畅,易于诵读。全文359字,用中速读一遍仅需3分钟。
3、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需要把他和其他的思想家进行比较,需要把他放在现实的背景下进行观照,学生才能有深刻的认识,关键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温故知新。
问:现代汉语的诞生和使用有多少年的历史?(从“五·四运动”开始,不足100年)文言文却有二、三千年的时间,现代汉语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学好文言文可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汉语。根据我的阅读经验,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孟子》可能是对现代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其中的许多词句就像语言“集成块”一样仍然在现代汉语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我们学过的孟子的文章虽然只有区区几篇,但却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仍被人们不厌其繁津津乐道着。我们试回忆一下有关孟子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尽信《书》,不如无《书》。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明察秋毫、水深火热、缘木求鱼、箪食壶浆、拔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弃甲曳兵)
孟子这些语言因富含哲理结构谨严,而几乎原封不动地穿越时空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显示了《孟子》一书的强大生命力。
2、知人论世。
读其书,不能不知其人,有关孟子的生平最权威的记载就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约公元前385——前304年)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35370字)
这137字记载了孟子的什么信息?(籍贯、师承、仁政主张不被当政者接纳、明知不可而为之、退而作书,以及当时的社会价值取向——“以攻伐为贤”)
离孟子的时代不过240年的司马迁居然只用137个字来记载“亚圣”的事迹,我想这不应该是司马迁的吝啬,说明当时孟子的地位还不太高,仅够进入“列传”,此时孔子已进入“世家”,可见,孔子在西汉影响就很大了,这时离孔子已经有四百年了,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孔夫子的地位。而孟子直到北宋才达到巅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化用了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在中国文化上地位的确立,朱熹功不可没,他把孟子编入了“四书”,成为以后一千年里士子们的必读书和科举考试的题库。这时离孟子已经有1300多年,正如李白所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此后,孟子的影响才越来越大,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二、诵读课文
一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朗读文言文字音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生字,二是多音字。句读就是文气顺畅。)(生字:数罟 洿池 鸡豚 狗彘 饿殍 多音字:好 衣 畜 数)(句读:正确地断句,提请注意的句子)(一生读)
二读课文,读出语气。(形式上就是文言文的轻重,文气贯通)
三读课文,对照注释口译课文。(“谨----道路矣。”——“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大道理训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人也就不会头顶着、背负着重物件在路上行走了。”“是----兵也。”——“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提出疑问,师生互助解决。
四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1段为第一层,2、3两段为第二层,第4段也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在哪里分?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第一层: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行王道才能使民归顺。
三、理解、分析、评价孟子的梦想
1、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的梦想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那么,本文中孟子的梦想是什么?
(养生丧死无憾仅仅是温饱水平,不是孟子最高的梦想)(“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2、①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一、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二、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②孟子在描绘自己的梦想时,连用四个“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目前)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孟子的梦想。(使民以时、制民之产、丰衣足食、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4、评价孟子的梦想。(和孔子及马克思比较)
(孔子的梦想:一、“寡”“贫”是财富少,属经济发展问题;“均”是贫富差距小,属社会公平问题;“和”是和谐,“安”是安定,属国家安全问题。孔子更强调的是社会公平以及带来的国家安全及社会秩序的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发展当然是硬道理,但使一部分人富起来容易,共同富裕难,普降甘露,成本太高,所以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是难题。富人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安全感,穷光蛋怕什么?之前国家制定了《物全法》,美国要“反恐”。国家要西部大开发,支援西藏等。孟子肯定则肯定了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对于人的思想意识及道德行为的决定作用,强调食足知礼,富而后教。)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两者同样首先需要发展经济,然后才能教化;所不同的是教化的内容有区别,孟子侧重的是家庭伦理、人际关系;马克思的教化则全面得多,整个上层建筑都涵盖其中。马克思是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而孟子是朴素的唯物者,毕竟他们相差两千年。)
5、谈启发(联系现实谈孟子梦想的现实意义或局限,不追求统一,畅所欲言)
6、背诵孟子的梦想。
四、推荐书目
孟子语录
《论语》《孟子》选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王者师与大丈夫》——选自鲍鹏山的《寂寞圣哲》 东方出版中心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8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布置作业,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