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中学教案
学科:数学 年级:高一 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 8.4.1 平面 | ||
教 学 目 标 | 四基:1.初步理解平面的概念、三个基本事实和推论,会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形式表述桑基本事实和推论。 | ||
四能:会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形式表述三个基本事实和推论内容;利用三个基本事实说明平面的“平”“无限延展”的基本特征;能够利用三个基本事实和的推论作图、证明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 |||
数学核心素养:在研究三个基本事实的情境中,感悟立体几何结论发现的过程,体验研究几何体的方法,提升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素养。 | |||
教 材 分 析 | 地位:本节研究的三个基本事实和推论,是立体几何的理论基础。 | ||
重点: 对平面的三个基本事实和三个推论的理解及其集合符号语言表示。 | |||
难点:对平面的三个基本事实和三个推论的理解及其集合符号语言表示。 | |||
学情分析 | 初中学习过投影是化立体图形直观图的学习基础。 | ||
教法模式 |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 | ||
媒体运用 | 多媒体展台,实物模型 | ||
备注 |
| ||
教 学 过 程 | |||
知 识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课前小测(检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1.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4, 若一个球内切于该正方体,则此球的体积是 ; 2.已知圆锥的高为3,底半径为4,若球O的表面积与次圆锥侧面积相等,则该球的体积为 3.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侧棱长均为,若圆柱的一个底面的圆周经过四棱锥四条侧棱的中点,另一个底面的圆心为四棱锥底面的中心,则该圆柱的体积 为 4.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AB=AC=AA1=4,∠BAC=90°,则该球的体积为 5.已知三棱锥P-ABC的侧棱PA,PB,PC两两垂直,且长度均为1,若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
;;;32; 二、进行新课 (一)情景设置,引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基本几何体,学习了他妈的结构特征、平面表示、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学习棱柱、棱锥、棱台等多面体的过程中,我们知道顶点、棱、平面多边形等是构成这些多面体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反映了这些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实际上,立体图形都是由点、直线、平面等基本元素组成的,要研究立体图形的机构特征,就要研究这些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先从认识点、直线、平面这些基本元素的开始。
(二)数学本质,深入理解 问题1:对于点和直线,我们在平面几何已经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点?什么是直线?进一步你知道什么是平面吗? 问题2:点有什么特征?直线呢?类似的,平面有什么特征? 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平面是“平”是向四周“无限延展”的。 问题3:学习了数学概念,接下来就是学习它的表示,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用图形和符号表示点和直线的?类似的,如何用图形和符号表示平面? 我们可以画出平面的一部分来表示平面,即四边形表示平面,常把希腊字母α、β、γ等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上,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代表平面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这个平面的名称,表示为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 问题4:接下来我们研究平面的基本性质。要研究平面,首先研究确定平面。我们直达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几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问题5:结合教材125也的实例,观察自行车用一个脚架和两个车轮着地是否可 “站稳”?三脚架和三脚着地可以支撑照相机等,将教室的门的两个铰链看出两个点,们插销看成一个点,当插销插上时。门不再动了。有这些事实和实验可以得到基本事实1. 基本事实1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说明:(1)“有且只有”的含义:“有”是指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存在一个平面。强调的是存在性;“只有一个”是指过不在一条直线的三个点存在唯一一个平面,强调的是唯一性。 (2)基本事实1给出了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可以简单说成“不共线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3符号表示为:A、B、C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α、B∈α、C∈α。
问题6:如何将基本事实1用图形表示?如何用符号表示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如图,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A,B,C确定一个平面,可以记成“平面ABC”. 进而可以用集合语言表示点与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直线上有无数个点,平面内有无数个点,直线、平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点A在直线l上, 点B在直线l外, 点A在平面α内,记作 点P在平面α外,记作 问题7:基本事实1刻画了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我们接下来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如果直线l与平面α有一个公共点P,直线l是否在平面α内,如果直线l与平面α有两个公共点呢? 实验一、问题8:学生操作:如果一根直尺的一个点在桌面上,这根尺子在桌面上吗?如果任意两个点呢?将尺子抽象一条直线,桌面抽象为一个平面,你能将刚才的经验和事实抽象为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你能归纳为一句话来表达吗? 基本事实2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说明:(1)如果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α内,就说直线在平面内,记作;否则就说直线不在平面内,记作 (2)直线在平面内的充要条件:若直线上所有点在平面内,则直线在平面内。 (3)符号语言: 问题9:我们知道,平面具有“平”和“无限延展”的特征。而基本事实2反映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我们能不能利用这种关系,利用直线的“直”和“无限延伸”刻画平面的这两个特征?
问题10:基本事实1、2分别从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关系的角度对平面进行了刻画,接下来,我们从平面与平面关系的角度对平面进一步刻画。思考下列问题:把三角尺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尺所在平面与课桌面所在平面是否相交于一点B?为什么? 基本事实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说明:(1)符号语言: (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必有另一个公共点,这两点确定的直线即为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既是交线。 (3)如果两个不重合平面有n(n≥2)个公共点,那么这n个点共线,其直线为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 (4)如果点P是两个不重合平面的公共点,则p点在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 (5)两个相交平面的画法: (三)应用知识,得出推论 问题11:基本事实1给出了确定一个平面的方法,利用基本事实1和2,再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你能得到一些确定一个平面的方法吗?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四)应用知识,体会过程 例1、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解析:结合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表示点线面间的关系 解:左边的图中, α∩β=l,a∩α=A,a∩β=B。 右边的图中, α∩β=l,aα,bβ, a∩l=P,b∩l=P。 点评:结合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表示点线面间的关系 变式1: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 (1) 点A在平面α内,点B在平面α外 (A∈α, Bα) (2) 直线l经过平面α外的一点M ( Mα, M∈l) 例2 在正方体-中, (1)与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点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画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 平面与平面的交线. 变式:例2中, C与面相交于点M,求证:三点共线. 分析:要证若干点共线的问题,只需证这些点同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即可.
例3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共点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解析:结合实物做出解答 解: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4个平面(如三棱锥) 共点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1个或3个平面 点评:发展学生思维 变式2:判断正误 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 (五)巩固训练 练习
(1)书桌是平面 (2)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 (3)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圆心和园上的两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D)梯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3.不共面的四个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请画出图形说明你的结论 4.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A在平面α内,点B在平面α外 (2)直线a经过平面α外一点M (3)直线a即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 (六)能力提升 1. 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已知EF和GH交于P点,求证:EF、GH、AC三线共点.
2.求证: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个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 已知:直线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 求证:直线共面.
|
学生独立完成,而后教师组织评价
教师引导回顾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回顾且回答
教师组织,学生回顾且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代表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且口述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完成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并记忆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启发,学生口述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做出图8.4-5,动态观察“直线网”
教师组织实验,学生思考
教师组织,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
引领学生,深刻理解基本事实3,
教师布置,学生思考完成 |
考查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引入内容
类比点和直线的概念,引出平面的概念。引出平面的基本特征 类比点和直线的图形和符号表示,引出平面的图形和符号表示。
类比确定直线的问题提出平面的确定性的问题。得到基本事实1
指出基本事实1的两个特征“存在性”和“唯一性”
说明用集合语言表述点与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准备讨论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学生实验,抽象出基本事实2
强调基本事实2的内涵
体会由直线的特征,观察“直线网”的形成和编织成平面的过程,想象平面的特征以及直线与平面的关系
得出基本实事3
对基本事实3加以内涵挖掘,
相交平面的画法指导
得出三个推理,
巩固知识, | |
教 学 过 程 | |||||||||||||||||||
知 识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三、归纳小结,反思提升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些知识与你的生活与什么联系? 2. 平面基本性质即三条基本事实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列表如下:
3.三个基本事实与三个推论有什么作用? 4.回顾如何得到三个基本事实的过程,从而体会研究组成几何图形基本元素的方法。 四、课下作业 1.整理笔记 2.课后作业 教材119页 习题8.3 5,6
|
|
| |||||||||||||||||
板 书 设 计 | 8.4.1 平面 基本事实1 例1: 基本事实2: 例2: 基本事实3 推论1: 推论2: 推论3: | ||||||||||||||||||
课后 反思 |
|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sx/tb_c400030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目标】,【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过程】,【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成果自我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文件包含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9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讲义教师版docx、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9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A版 (2019)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基要求,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