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4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案
展开案例 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向量方法建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简单运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为建立其它和(差)公式打好基础.
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向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在实践中探索知识,进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构建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难点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启发式教学
2. 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
探究 |
提出问题并引入新课 | 师:探究
生:反例:
问题:的关系? | 创设问题的情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
复习 | 复习有关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 复习:1。余弦的定义 在第一章三角函数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在设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等于角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
2.能否用向量的方法求角的余弦? 师:M、N是两边上任一点, (显然为了简化计算,取M、N为两边与单位圆的交点, 此时有) | 通过复习相关知识为下面公式的推导做好铺垫。 |
公式的推导 | 公式的推导证明 公式理解和基本掌握。 | 如图构造角,终边与单位圆交于Q, ,
师:指出角与关系: 生: 则 师:写出点P、Q坐标 生: 带领学生推导公式: (板书) 因为:
所以: 公式记号
| 通过定义的复习,在坐标系中找到差角的几何表示,利用以上的铺垫引导学生试探采用向量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也体会到向量的工具性作用。 |
公式的深化 | 对公式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 | 思考并讨论:(投影) 1) 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2) 体现了α与β的任意性吗? 3)探究 cos()的公式 由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结论如下 1)主要利用了向量这个工具,体会其作用与便利之处.。回归到余弦的定义,数形结合,利用单位圆简化了计算。 2)α与β有任意性,有 说一该公式具有一般性。 3)把公式Cα-β中的β换成-β,则有 板书: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cosβ-sinα·sinβ, 即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α,β∈R). 公式记号 师:公式有何特点?如何记忆 生: 公式的结构和特点:“同名异和差” 主要是公式右端中间的“+、-”号与公式左端α与β间的“-、+”号正好相反. | 对推导过程进行回顾,彻底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体会用到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同时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公式对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为公式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 对公式进行深挖掘,显示其“辐射”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联想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
公式的应用 | 例1、利用和、差角余弦公式求及的值 | 学生练习、板演,教师讲评 注意将一般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和或差,可以不查表求值 | 让学生初步掌握公式的应用,,并进一步熟悉公式的特征,为以后灵活应用作铺垫。 |
归纳小结 | 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 公式推导中向量的应用 公式的结构特征 在三角变换时,本公式应用中,首先应考虑根据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来进行角的变换 | 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地认识,并点出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布置作业 | 教材 习题3.1.1 练习A 1,2,3 练习B 1 | 思考题: |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 |
高中数学3.3 幂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3.3 幂函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利用幂函数的定义,利用幂函数的图象,利用幂函数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新课标B3.2.1倍角公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新课标B3.2.1倍角公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43.1.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43.1.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