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248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248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共计六单元】精品全册同步教案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竹里馆》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晚春》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展开
这是一份一等奖优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含有教学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读背背,翻译诗文,诗文欣赏,练习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导语设计:
中国的古诗文绵延了几千年,它凝结了我国古人最高深的思想、最伟大的创造和最纯洁的感情。我们学习古诗文就是在学生心田上播下民族文化的种子,编织我们中国未来的希望。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的詩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點是﹕想像神奇,变化無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長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四、读读背背;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翻译诗文:
夜深人静的时侯,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长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
五、诗文欣赏
此诗①②句描写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但不是为写音乐的美妙,更不为赞美吹笛者的演技的高超,这与李贺诗《李凭箜篌引 》以及白居易《琵琶行》不同。它是为下文诗人静听笛声,听到“折柳”勾起许多游子的思乡之情伏笔铺垫。第二句,采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笛声的悠扬、美妙动听。③④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直抒听到“折柳”曲后的思乡之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话乡愁聊古诗,初读,与诗人相遇——解题,走进作者,译读,和诗人同行——逐句剖析,写作特点,赏析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反思,共10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