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初中化学九下《第八单元 第2节 海水“晒盐“》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3787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设计
展开海水“晒盐”(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 |||
教学重点、难点 | 1.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 |||
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 | 个性设计 | 教学后记 | ||
[创设情景] 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书P37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1.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 先将海水引入 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2.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补充实验] 以硝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饱和溶液的有关性质。 提出你的设想: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限度。 [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同一种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思考: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 [引入] 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那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如何表示和衡量呢? [提出问题] 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请提出你的假设。 [实验探究] (一)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实验结论] 在溶质种类和溶剂的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会升高;当降低温度时,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会降低。 [学生讨论] 根据刚才探究的结果,请你为溶解度试着下一个定义。 [定义]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活动天地] 绘制溶解度曲线 [讨论] 从溶解度曲线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活动,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1.我们只需要通过实验测得10组温度和溶解度的数据,就可以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溶解度曲线,而从曲线图上,我们可以查得0℃-100℃之间任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像表达,具有直观、连续等优点。 2.如果将几种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叠加在同一张坐标图上,我们就能得到更丰富的信息,例如: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判断哪些物质是易溶物,哪些是可溶物或微溶物;两条曲线的相交点,意味着在这个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选择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等等。
|
|
。 | ||
作业 布置 | 完成课时作业相关练习 | |||
板书 设计 | 第二节海水“晒盐” 一、溶解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二、结晶的两种途径 1、蒸发结晶 2、降温结晶 | |||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氨碱法制碱,碳酸钠的用途,小苏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学生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2,实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3,巩固提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引导自学,小结,课堂练习,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