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AB卷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36 分)
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 ℃ ,所以气温35 ℃时人会感觉凉快
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回液泡里
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37 ℃与39 ℃的就诊者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 )
A.37 ℃和39 ℃B.37 ℃和38.5 ℃ C.37 ℃和37 ℃D.38.5 ℃和39 ℃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A. 铜B. 玻璃
C. 冰D. 食盐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 树叶上出现霜B. 护目镜上出现“水雾”
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吃冰棒解热是熔化现象,吸热
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铁水被铸成工件
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深秋地面上出现霜
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 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尾部的火 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会导致发射架的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 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
A. 液化放热B. 汽化吸热
C. 凝固放热D. 熔化吸热
下列自然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C. 湿衣服晾干D. 冰雪消融
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 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早春,冰雪消融 B. 初夏,晨雾弥漫
C. 深秋,树枝凝霜 D. 寒冬,海水结冰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
在0~5 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在BC 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在CD 段,物质处于液态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 100 ℃就沸腾了, 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制冷
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水珠造成的
作为2008 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的“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如图所示。下列对其屋顶设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屋顶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能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的噪音
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室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屋顶上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特殊膜,能确保场馆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 分)
如图所示,烧瓶中盛的是刚停止沸腾的水,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少量冷水,可以看到水会再
次沸腾,其原因是瓶内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瓶内气压降低,造成水的沸点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4.2011 年1 月8 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在酒店的卫生间一般都装有热风干手机,顾客洗过手以后,将湿淋淋的手放到热风干手机的下面,一会儿手就干了,这是通过
和 来加快蒸发。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 (填物态变化名称和特点),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温的作用。
电影《流浪地球》是我国的一部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情境描述:太阳辐射减少,地球表面温度降为-84 ℃ ,人们呼出的气体很快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个过程中需要 热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牵着你的手, 却看不到你的脸。”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我国的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其中,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这是
(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填“吸热”或“放热”)。
19.2020 年 5 月 7 日,我国首次开展太空 3D 打印试验,成功打印出两个样件。3D 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打印材料的粉末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
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水银的凝固点是 ℃。
(2)200 ℃的水银是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3) 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 ,最 低气温可达-
50 ℃,此时应选用 (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三、简答题(每题3 分,共6 分)
坐汽车时,经常会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的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在冬天和夏天时,司机分别应该怎么做?
将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棒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棒上,请解释其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 分,共42 分)
23.(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
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A”“B”或“C”),测得此时水的温度是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16 min。
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
图丙中哪一个是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况?
。
图甲中,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4)如图乙所示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
②请根据图象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 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 物质为 的温度计。
实验小组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该物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67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得出,该物质从液体凝固成晶体时,其凝固点 ( 填“高于” “等于”或“低于”)80 ℃。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 ,示数为 ℃ ;温度计的液泡里有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的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填“AB”或“BC”)段,其熔点为 ℃ ,熔化过程中海波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用质量为m1 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为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 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填“b”“c”或“d”)。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 实验装置( 该物质的沸点为
217.9 ℃)。如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物质的熔点是 ℃。
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 min 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
。(3)不断加热,但试管内的物质不能沸腾,这是因为试管外部的水温 (填“大于”或“小于”)该物质的沸点,从而不能继续吸热。
第三章测试卷(B) 答案与点拨
1.D
2.D(点拨:本题考查体温计的使用。由题图可知,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示数为38.5 ℃;由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可知,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 向下甩一下,没有甩而直接测病人的体温的话, 如果被测病人的体温比体温计原来的示数高,则 准确,如果被测病人的体温比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低,则体温计仍然显示原来的示数。所以,第一 个人的测量结果为 38.5 ℃ ,第二个人的测量结果为39 ℃,D 正确。)
3.B
4.B(点拨: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辨析。树叶上出现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体,是凝华现象,A 错误;护目镜上出现水雾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B 正确;湿衣服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C 错误;冰雪消融是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D 错误。)
5.C(点拨:本题考查生活中“白气”现象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为小水滴,即成为我们看到的“白气”,由于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应向下运动,A、B 错误;吃冰棒解热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C 正确;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D 错误。)
6.C(点拨:本题考查生活中凝华现象的辨析。铁水 浇铸成工件,是铁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A 错误;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由于铁器的导热性能好,所以能快速从手上 吸热,使水放热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B 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C 正确;冰箱内的饮料结冰,是饮料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D 错误。)
7.B(点拨:本题考查诗句中的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辨析。水雾是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形成的,A 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形成的,B 正
确;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C 错误;冰是水凝固形成的,D 错误。)
8.B(点拨:本题考查汽化现象的辨析和吸、放热的 情况,即汽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水池中的水 变成了水蒸气,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 汽化要吸收热量。)
9.A(点拨:本题考查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 况。冰雪消融,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A 正确;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B 错误;霜是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 错误;海水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D 错误。)
10.A[点拨:本题考查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通过图象可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是物质的凝固过程。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凝固时有固定的凝固温度(40 ℃),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则此物质的熔点是40 ℃ ,A 正确。在0~5 min,物质的温度持续下降,但还没有达到它的凝固点,此时物质处于液态,B 错误。BC 段是晶体的凝固过程,凝固过程中物质放热但温度不变,C 错误。在CD段,物质的温度持续下降,凝固已经完成,物质处于固态,D 错误。]
11.C(点拨:樟脑丸是固态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是因为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12.D(点拨: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室内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汽化和液化。)
液化 降低(点拨:本题考查液化的过程与原因和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为小水珠,即水蒸气液化;瓶内气压降低,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
凝华
提高液体温度 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点拨: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热风干
手机吹出的是热风,即温度较高的流动空气,这是通过提高液体表面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来加快蒸发的。)
凝固放热
(点拨:本题考查生活中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小颗粒球状物内的非晶体材料能起到调温的作用,是因为当温度升高时,熔化吸热,降低室温;当温度降低时,凝固放热,使室温不至于过低。)
凝华放出
(点拨:本题考查凝华的原因和吸、放热情况。地球表面温度降为-84 ℃,人们呼出的气体在-
84 ℃时会直接变成固体,属于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出热量。)
液化汽化吸热
(点拨:本题考查雾的形成过程和物态变化,以及汽化的吸、放热情况。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雾气慢慢散去,由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液化放热,汽化吸热。)
吸收熔化
(点拨:本题考查生活中熔化的现象以及吸、放 热的情况。打印材料的粉末由固态变成液态, 是熔化现象,熔化吸收热量。)
20.(1)-39(2)液态(3)酒精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中的凝固点和沸点进行分析,知道凝固点和沸点的物理含义和不同温度下物体所处的状态,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 水银的凝固点是-39 ℃;(2)因为水银的沸点是 367 ℃ ,所以
200 ℃时,水银处于液态;(3)酒精的凝固点是-
117 ℃ ,水银的凝固点是-39 ℃ ,在-50 ℃的环境里,酒精为液态,水银为固态,因此选择酒精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在冬季,可以用暖风提高挡风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气不能在挡风玻璃上液化而形成“哈气”,同时,使已经形成的“哈气”迅速汽化。在夏季,车内空调温度太低,水蒸气会液化在玻璃的外表面,可以将车内空调温度调高一些,以防止水蒸气的液化。
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棒温度很低,舌头上的水遇冷放热凝固成冰,将舌头“冻”在冰棍上。
23.(1)碰到了杯底(2)B88
[点拨:本题考查温度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测量的方法和读数方法。(1)由题图甲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2)A 视线俯视,错误;C 视线仰视,错误;B 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由题图乙可知,温度计上10 ℃之间有10 个小格,所以
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 ℃ ,即此温度计的分
度值为1 ℃;“90”在“85”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 ,所 以显示的温度高于 0 ℃ ,为88 ℃。]
24.(1)钟表(2)a
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尽快沸腾(4)①99②水的初始温度较低 (5)水银
[点拨:本题考查“水的沸腾”实验中的器材、实 验现象和数据分析。(1)实验时要得到温度随 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故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 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钟表。(2)水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 上升,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会不断进入气泡,气 泡逐渐变大,所以图丙中的a 是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况。(3)题图甲中,中心有孔的纸板可以使热 量散失减小,加快水的沸腾。(4) ①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保持 99 ℃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
99 ℃;②由图象可知,小红和小明所用水的初始温度不同,故小红所用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 小红所用水的初始温度较低。(5)本次实验中,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 ℃,此温度高于酒精的沸点 ,故 不能用酒精温度计 ,水 银的沸点是
357 ℃ ,高于水的沸点,故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水银的温度计。]
25.(1)温度计放的位置不正确,没有充分接触固体(2)等于
[点拨:本题考查“探究固体熔化实验”的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1)图中温度计操作的错误是: 温度计放的位置不正确,玻璃泡没有充分接触固体。(2)由图象可知,第10 min 时这种物质开
始熔化,在第28 min 熔化结束,该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 80 ℃不变,所以这是晶
体的熔化过程,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所以该物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其凝固点等于80 ℃。]
变,仅使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 b、d 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 b、d 错误,c正确。]
27.(1)80
(2)烧杯中的水达到沸点,吸热沸腾,温度不再
26.(1)1
46
液体
(2)BC
48
吸收
变化
(3)c
(3)小于
[点拨:本题考查海波熔化实验中温度的测量、依据图象判断熔化过程和熔点、熔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熔点的影响因素等。(1) 由题图乙可知,温度计上10 ℃之间有10 个小格,所以一个
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 ℃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
为 1 ℃ ,温度计示数为 46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2)如题图丙所示,海波在BC 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 BC 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 48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3) 由题意可知,其他条件不
[点拨:本题考查固体熔化实验,通过图象获知 熔点,知道熔点的物理含义和沸腾的条件。(1) 通过题图乙可知,此物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 温度,所以是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80 ℃。(2) 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 20 min 后继续加热, 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达到沸点,吸热沸腾,温度不再变化。(3)不断加热,试管内的物质不能沸腾,这是因 为试管外部的水温小于该物质的沸点,从而不 能继续吸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探究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与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