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原卷版).doc
    • 解析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解析版).doc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
    9.1 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达标测试,文件包含91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原卷版doc、91溶液的形成-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基础知识速练人教版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溶液的形成
    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应是( )
    A.均一、稳定的B.澄清、透明的C.久置不会分层D.混合物
    【答案】D
    【详解】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都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而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是澄清透明的,久置不会分层,观察选项,故选D。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液态空气 B.澄清石灰水 C.葡萄糖注射液 D.牛奶
    【答案】D
    【分析】A、液态空气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牛奶是混合物,但不均一,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
    【答案】D
    【解析】A、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符合溶液的定义,是溶液,故错误;
    B、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是溶液,故错误;
    C、白醋是醋酸的水溶液,是溶液,错误;
    D、蒸馏水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不属于溶液,故正确
    4.下列物质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碘放入水中B.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
    C.植物油滴入汽油中D.植物油滴入洗洁精中
    【答案】C
    【详解】A、碘难溶于水,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有很多不溶解的,不属于溶液,故A错误;
    B、高锰酸钾易溶于水,但难溶于汽油,所以高锰酸钾溶解在汽油中不能形成溶液,故B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植物油溶解在洗涤剂中属于乳化现象,得到的仍然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故D错误。故选C。
    5.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B.胡椒粉C.蔗糖D.食盐
    【答案】B
    【详解】A、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胡椒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知识点2 溶液的组成
    6.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D.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答案】D
    【解析】溶质可以是固体,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质可以是液体,例如:酒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溶质可以是气体,例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故选D。
    7.关于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剂是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B.只有水能作为溶剂
    C.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水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于溶质的质量
    【答案】C
    【详解】A、溶质是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的物质的物质,故错误;
    B、不是只有水能作为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故错误;
    C、硫酸铜是硫酸铜的水溶液,则水是溶剂,故正确;
    D、液体和液体相溶时,溶剂的质量也有可能小于溶质的质量,故错误。
    故选C。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答案】D
    【详解】A、水中加入溶质后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故A错误;
    B、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无色澄清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水,故B错误;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C错误;
    D、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所以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9.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名称。
    (1)盐酸中的溶质________。
    (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_________
    (3)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中溶质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
    【答案】氯化氢 酒精 植物油 汽油
    【详解】(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氢。
    (2)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
    (3)植物油的汽油溶液是植物油溶解到汽油里,溶质为植物油,溶剂是汽油。
    10.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中,获得紫红色溶液。
    (1)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碘 酒精 下层颜色较深,上层颜色较浅 甲
    【详解】(1)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2)根据甲、乙、丙三个同学的示意图可知, 甲中能够形成均一的混合物,是溶液;乙中出现沉淀,丙中出现分层,乙和丙不能形成溶液。
    ①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颜色较深,上层颜色较浅;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甲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知识点3 溶液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12.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硝酸铵D.活性炭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温度升高,A错误。
    B、氯化钠溶解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B错误。
    C、硝酸铵溶解吸热,温度降低,C正确。
    D、活性炭不溶于水,D错误。
    故选:C。
    13.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的倒入试管中,能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复原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钠和水B.铁粉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和水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C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后,物质间不反应且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故错误;
    B、铁粉与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使气球膨胀,但不会复原,故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能够放出大量的热,容器内气体膨胀会使气球鼓起来,温度恢复到室温,气球复原,故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使气球膨胀,但不会复原,故错误;
    故选:C。
    14.白糖固体放在口中会有清凉感觉,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答案】白糖溶于水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详解】白糖溶解时溶解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溶解水合释放的热量。总的热效应是吸热的。所以白糖固体放在口中会有清凉感觉。
    故填:白糖溶于水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知识点4 乳化现象
    15.下列洗涤方法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清洗试管中的碘D.用水冲洗掉杯子上的食盐
    【答案】A
    【详解】A、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用它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原理,符合题意。
    B、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溶解,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是良好的溶剂,碘易溶解于酒精,用酒精清洗碘渍是利用溶解原理,不是乳化;
    D、用水冲洗掉杯子上的食盐,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溶解,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6.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渍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
    D.用洗发液清洗头发
    【答案】C
    【详解】A、洗洁精中有乳化剂,它有乳化作用,能把油污变成无数细小的油滴,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是利用乳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洗衣粉中有乳化剂,它有乳化作用,能把油污变成无数细小的油滴,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污是利用乳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汽油是有机溶剂,能溶解衣服上沾染的圆珠笔油,不是利用乳化现象,是利用溶解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洗发液是利用乳化现象配制,用洗发液清洗头发故是利用乳化现象,D不符合是题意。
    故选C。
    1.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
    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
    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
    【答案】B
    【分析】刚开始时能够使气球膨胀,说明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可以是反应产生了气体,也可以是反应或物质溶于水放热,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但由于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说明应该是放热,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散失了。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球先膨胀,但是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
    【答案】A
    【详解】A、汽油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油污,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符合题意;
    B、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C、肥皂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D、沐浴露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洗涤油污的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
    3.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食盐
    【答案】A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选项A正确;
    B、小苏打溶于水时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选项B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选项C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选项D错误。故选A。
    4.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进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 )
    A.氢氧化钠B.食盐
    C.硝酸铵D.蔗糖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的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使白磷燃烧,符合题意;
    B、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能使白磷燃烧,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不能使白磷燃烧,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能使白磷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________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
    (反思评价)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可多选)。
    A 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 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 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答案】50 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NH4NO3 A、B
    【详解】(1)实验目的是探究NH4NO3、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水的量要控制,所以X=50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往水中加入氯化钙后,温度升高,因此可获得结论是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说明这种物质溶解时吸热,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物质中氯化铵溶解时吸热。
    (4)A.实验操作过程中若保温措施不行会影响实验效果,故A符合题意;
    B.加入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否则影响实验效果,故B符合题意;
    C.探究的就是NH4NO3、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会影响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少量固体溶于水,使稀溶液凝固点降低
    B.溶液都能导电
    C.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D.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答案】B
    【详解】A、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能使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说法正确;
    B、溶液不都能导电,例如蔗糖水、酒精溶液都不能导电,说法错误;
    C、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说法正确;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会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说法正确。
    故选:B。
    2.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块状胆矾
    B.将蔗糖溶于水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食盐溶于水
    【答案】B
    【详解】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块状胆矾,只能改变胆矾的形状,不能将其完全分散成分子,不符合题意;
    B、将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会分散到水分子中去,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D、食盐溶于水,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C.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到溶液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答案】D
    【详解】A、溶液不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
    B、溶液中可含多种溶质,如雪碧中就含有多种溶质。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得到溶液。错误。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
    故选D。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A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正确;B、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错误;C、溶液具有稳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错误;D、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错误。故选A。
    5.下列属于溶液,且溶质为化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B.澄清石灰水C.牛奶D.碘酒
    【答案】B
    【详解】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钙由钙、氧和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牛奶不均一、不稳定,不是溶液,故C错误;
    D、碘的酒精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碘是溶质,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分析】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说明烧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烧瓶内压强增大,则X与Y作用可能产生气体,或放出热量。
    【详解】
    ①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接触,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符合题意;
    ②水和氯化钠混合,既不产生气体,溶解也不放热,气球不膨胀,不符合题意;
    ③水和氢氧化钠混合,虽然没有气体产生,但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使瓶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符合题意;
    ④水和硝酸铵混合,没有气体产生,且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气球不膨胀,不符合题意。故选B。
    7.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答案】A
    【解析】A、温度越低,分子的运动速度越慢,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慢,用冰水溶解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快,用热水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白糖碾成粉末增加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能加快蔗糖的溶解速度,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用筷子不断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溶解时用筷子搅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020·重庆B)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白酒 C.酸奶 D.苏打水
    【答案】C
    【详解】A、汽水是碳酸、蔗糖等物质的水溶液,是碳酸、蔗糖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酸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D、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9·益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NH4NO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答案】A
    【详解】A、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故正确。
    B、锡铅合金是一种合金,其熔点比组成它的锡、铅的熔点都要低,这也是合金的特点,故错误;
    C、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汽油、酒精等都可作溶剂,故错误;
    D、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故错误;
    故选A。
    3.(2020·丹东)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B.盐酸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
    【答案】A
    【详解】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正确;
    B、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故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错误;
    D、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错误。
    故选:A。
    4.(2020·营口)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熟石灰C.烧碱D.食盐
    【答案】A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多于放热,最终表现为吸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选项正确;
    B、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溶于水没有明显温度变化,选项错误;
    C、烧碱即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选项错误;
    D、食盐,溶于水没有明显温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A。
    5.(2020·天门)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硬水易产生水垢
    B.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
    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
    D.乳化是使植物油溶解在水中
    【答案】D
    【详解】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煮沸后形成沉淀,易产生水垢,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
    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因为蒸馏可除去水中可燃性、不溶性物质,说法正确;
    D、乳化是指将大分子团油滴分解成小分子团油滴,发生乳化作用,油并不能溶解在水中,说法错误。
    故选:D。
    6.(2020·菏泽)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和加热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B.将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
    C.将植物油与水混合振荡可以得到溶液
    D.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B
    【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使硬水软化,加热可使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形成沉淀,使硬水软化,选项A不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选项B正确;
    C、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选项C不正确;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D不正确。故选B。
    7.(2020·龙东)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答案】AC
    【详解】A、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但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可能是纯净物水,水不属于溶液,属于纯净物。A正确;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若某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元素,但是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B错误;
    C、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C正确;
    D、洗涤剂去除油污时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而汽油去除油污则是利用了溶液的形成,油污会溶解于汽油中,形成油污的汽油溶液。D错误。
    故选AC。
    8.(2020·宜宾)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A.NaClB.NaOHC.NH4NO3D.CaCO3
    【答案】C
    【分析】某固体物质溶于水过程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可见该物质溶于水时吸热。
    【详解】A、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B、NaOH溶于水放热,不符合题意;
    C、NH4NO3溶于水吸热,符合题意;
    D、CaCO3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0·南京)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引发思考)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______。
    (提出问题)溶液的某些性质是否可以通过定量实验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分析图1实验数据:
    (1)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______。
    (2)请说明实验过程中液体的电导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
    (交流反思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交流反思2)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是否为零,并说明理由。_____
    【答案】0.9%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氯化钠在水中逐渐溶解,氯离子浓度不断增大 蒸馏水不导电,液体的电导率几乎为零;加入氯化钠后,固体逐渐溶解,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液的电导率不断增大;氯化钠全部溶解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变,溶液的电导率不变 测定氯化钠溶液中不同位置的氯离子浓度(或测定电导率、密度等),数值相同则说明溶液是均一的 不为零,因为溶液中存在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详解】引发思考:
    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实验探究1:(1)a-b段曲线表示固体氯化钠正在溶解,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氯化钠在水中逐渐溶解,氯离子浓度不断增大。
    (2)实验过程中液体的电导率变化的原因是:蒸馏水不导电,液体的电导率几乎为零;加入氯化钠后,固体逐渐溶解,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液的电导率不断增大;氯化钠全部溶解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变,溶液的电导率不变。
    交流反思1: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可以测定氯化钠溶液中不同位置的氯离子浓度(或测定电导率、密度等),数值相同则说明溶液是均一的。
    交流反思2: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不为零,因为溶液中存在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 mL
    硝酸铵
    15
    实验2
    50 mL
    氯化钙
    28
    实验3
    X
    氯化钠
    21
    实验4
    50 mL

    22




    X
    双氧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相关试卷

    初中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精品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91溶液的形成课时练-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课件+课时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91溶液的形成课时练-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课件+课时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溶液的形成,0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