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1* 与朱元思书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CONTENTS 教学目录
上节课了解了作者、“骈文”的特点以及重点字词,并且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赏析《与朱元思书》。
1.品读文章的第1段,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3.作者第2—3段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表现在哪里?
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作者分别从什么感官角度来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①视觉:山峰、树木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5.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树木茂密。这两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
6.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示例一:写水,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
示例二:写山,通过感官描写,从视觉角度写山的形貌,从听觉角度写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示例三: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这些感慨将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本文通过生动地描绘浙江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热爱家乡山川,厌恶世俗官场的清高思想和意欲归隐的情怀。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吴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官场事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热爱自然的情感。然而,古代文人往往在不得志的时候才会想要避世归隐,寄情山水,如果客观条件允许,一般都希望能在世间有所作为,施展才华,因此留下许多抒写抱负的诗文。
文章在写景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骈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把相关联的事物并列起来描绘,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如写山间景色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句话将清越的泉水击石声和欢快的鸟鸣声并列在一起,别有一番风韵。文中多用四字句,间以六字句,并时而加上一些虚词,词句既自然匀称,又有疏宕谐婉的节奏,读来颇有韵致。
语言简约清新,多用骈句。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山水“独绝”在山奇水异。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万籁动听,光影多变。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这种感慨由景而生,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的怡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感和想要归隐山林、享受美景的愿望,也可能含有劝慰朱元思放下公务、享受美景之意。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1.任意东西2.横柯上蔽
向东或向西,方位名词作动词。
在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3.负势竞上4.以为顺流下矣
向上,方位名词作动词。
向下,方位名词作动词。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维霜,春萝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译文】故鄣县往东三十五里有座青山,陡峭的山崖高出天际,独立的山峰直入云霄。青翠的山峦重重叠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争先恐后地飞来,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如同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怡养性情,内心领会,从而抒发赞美之情。
与顾章书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xi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lì),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qì)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众多峭壁与早晚的彩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里弥漫着云雾,深谷中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在低吟,鹤在高鸣,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修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隐居山谷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自己都备办好了。这地方被仁人志士喜爱,岂是虚言啊!
1.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书。 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1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山丽水和诱人景色。 C.第2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写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3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5.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游白水书付过苏 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其源殆可熟物 殆: ②循山而东 循: ③度数谷 度: ④顾影颓然 颓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短短一百多个字,却将作者和幼子苏过从白天游览白水岩到夜晚归家后这一整天的活动逼真地写了出来。B.本文文笔精练生动,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及自己的感受都写到了。C.文章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诗情画意的奇山异水,却掩不住作者身处逆境中的忧郁悲伤之情。D.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叙述为主体,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材详略得当,语言简练隽永。
初中人教部编版11* 与朱元思书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1* 与朱元思书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动写静,侧面烘托,以静写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一读,朗读课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水清---,水急---,水色---,视觉---,听觉---,寒树群峰,爱慕自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配套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与朱元思书,通假字,一词多义,南朝梁吴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