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C 14,导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金属之最”的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C.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制成
D.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储量有限,可再生
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铝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在空气中灼烧铜丝,铜丝表面会变黑
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4.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不合理的是( )
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保持洁净
B.在钢铁表面喷油漆可防止生锈
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D.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铸造成合金材料可优化其性能
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中含有的汞会污染环境
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生锈后的铁制品没有任何回收价值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6.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 B.X的化学式为CuSO4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7.下列关于铁、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
D.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
9.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为X>Y>Z
10.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
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
11.将相同状态的铁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
A.参加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相同
B.甲是铁,乙是锌
C.最终铁和锌所消耗的HCl质量相同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12.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边的烧杯中加入10 g金属锌,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10 g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
(第12题)
A.分度盘的左边
B.分度盘的中间
C.分度盘的右边
D.3种情况都有可能
13.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
A.Zn、NaCl、CuCl2(过量) B.Fe(过量)、Cu(NO3)2、AgNO3
C.Fe(过量)、KNO3、CuCl2 D.Cu(过量)、FeCl2、HCl
14.将质量均为10 g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浓度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15.现有一定质量的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生成0.2 gH2,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得到11.1 g固体。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Mg Fe B.Fe Zn C.Zn Mg D.Al Fe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6.(8分)“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020年11月24日择机实施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__性。
(2)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
(3)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
(4)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下列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实验①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
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为________色。
17.(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我国深水钻井平台“981”用钢量达3万吨,露出平台的钢、铁很容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铜、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分)在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的离子。
(第18题)
(1)“”表示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19.(12分)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D为H2,A为H2SO4,则B可能是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固固”或“固液”)发生装置,可用__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__法收集氢气。
(2)若D为Cu,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
由此判断S、Cl2、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20.(12分)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为探究铜生锈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所示的4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1)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实验④补充完整,瓶中的填充物有铜丝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下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已知:2Cu+O2+2H2SO4eq \(=====,\s\up7(△))2CuSO4+2H2O。
(第21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③和铁粉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2.(12分)三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硬质玻璃管A中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22题)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依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①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3Fe2O3+COeq \(=====,\s\up7(△))2Fe3O4+CO2。
②四氧化三铁(Fe3O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____________。请具体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将该试剂与黑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0分)工业上,把铁矿石和石灰石等物质一起加入高炉,通入热空气,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可得到生铁。
(1)炼铁的原料除了铁矿石和石灰石外,还需要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含氧化铁480 t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可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
一、1.D 2.C 3.B 4.A 5.C 6.D 7.C 8.B
9.D 【点拨】Al、Mg都能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和2Mg+O2===2MgO,X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XO或X2O3;根据“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判断X比Y、Z活泼,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根据“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判断X、Y、Z的活动性:X>Y>Z;Z在自然界中可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10.C
11.C 【点拨】通过图像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所以参加反应的铁和锌质量不同,故A错误;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与酸反应的速率快,故B错误;通过图像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所以铁和锌完全反应所消耗的HCl质量相同,故C正确;65份质量的锌和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大,56份质量的铁和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大,故D错误。
12.B 13.C 14.D 15.B
二、16.(1)导热
(2)硬度大;耐腐蚀
(3)大
(4)Al2O3;2Al+3FeSO4===3Fe+Al2(SO4)3;浅绿
【点拨】(1)用铁锅做饭,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2)合金和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优点是硬度大、强度高,耐腐性能好。(3)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4)实验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和FeSO4溶液不反应;将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的活动性比铁的强,故铝能把铁从FeSO4溶液中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铝,即2Al+3FeSO4===3Fe+Al2(SO4)3;实验③将打磨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能把铜置换出来,故铁片表面变红,同时铁片足量,因此硫酸铜反应完,溶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故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17.(1)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或潮湿的空气中);保持洁净干燥、喷漆、涂油、电镀、烤蓝、烤瓷、制成合金(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Fe2O3+6HCl===2FeCl3+3H2O
(3)Cu、 Fe(或铜、铁)
18.(1)SOeq \\al(2-,4) (2)小于
19.(1)Zn(或Fe等);Zn+H2SO4===ZnSO4+H2↑(或Fe+H2SO4===FeSO4+H2↑等,与上一空对应);固液;排水;向下排空气
(2)CuO[或CuSO4、CuCl2、Cu(NO3)2等]
(3)C+H2Oeq \(=====,\s\up7(高温))CO+H2;置换反应
(4)Cl2;S
20.(1)除去水中溶解的气体且防止气体再溶于水
(2)①和③ (3)铜生锈与O2有关
(4)CO2和O2的混合气体
(5)与H2O、O2、CO2同时接触;保持铜制品表面干燥(合理即可)
21.(1)过滤 (2)Fe2+
(3)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
(4)Ni、Cu、Ag
【点拨】根据流程中滤液①中加入过量铁粉,Ni可以被Fe置换出来,说明镍可以跟稀硫酸反应且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镍可以跟铁发生反应,从而得出镍比氢活泼但不如铁活泼。而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金属都留在滤渣①中,根据题干提示,在加热、有氧气和稀硫酸的情况下,铜会反应使滤液③中有硫酸铜。
三、22.同意;根据资料可知,在此条件下会发生反应:3Fe2O3+COeq \(=====,\s\up7(△))2Fe3O4+CO2,生成的Fe3O4也是黑色固体且能被磁铁吸引,同时生成的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硫酸铜溶液;是否有红色固体生成
四、23.(1)焦炭
(2)解:设可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3COeq \(=====,\s\up7(高温))2Fe+3CO2
160 112
480 t (1-4%)x
eq \f(160,112)=eq \f(480 t,(1-4%)x)
x=350 t
答:可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350 t。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含有金属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检测卷(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周期,探究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A 2,⑤ ③ ② ④ ①,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