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八年级上册暑假班讲义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学生版
展开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是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对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进行讲解,重点是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的理解,难点是正比例函数表达式的归纳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我们后期学习正比例函数的应用提供依据.
一、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1、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是常数, )的图象是经过,这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把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叫做直线;
2、 图像画法:列表、描点、连线.
【例1】 已知正比例函数.
列表:取自变量的一些值,根据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填写下表.
…… | -1 | 0 | 1 | 2 | …… | ||||||
…… |
|
|
|
|
|
|
|
|
| …… |
描点:分别以所取的值和相应函数值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描出相应点.
连线:用光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把描出的点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连接.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 在同一直角坐标平面内画出下列函数图像.
(1); (2) ;
(3); (4).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3】 函数的图像是经过点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4】 (1)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____________,它一定经过点_______和_______.
(2)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写出函数解析式,并说明函数图 像经过哪几个象限?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5】 已知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4;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m,2m+7),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m的值.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6】 已知正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点到x轴距离与到y轴距离之比为,则此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7】 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说明是否在这个图像上,并作出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8】 已知函数,当为何值时该函数图像经过原点?此时函数解析式是什么?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9】 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B,求a的值.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0】 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且当时,.
(1)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3)如果点P(a,4)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求a的值;
(4)试问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是否也在这个图像上?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1】 已知点,并且点在直线上,求的面积.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2】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5),过图像上一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B的坐标是(0,-3),求点A的坐标与的面积.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3】 已知直线过点,A是直线上一点,若过点A向x轴引垂线,垂足为B,且,求点B的坐标.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4】 如图,长方形OABC的边BC = 6,AB = 3,
(1) 直线交边AB于点P,求k的取值范围;
(2) 直线把矩形OABC的面积分成两部分,靠近x轴的一部分记作S,试写出S关于k的解析式.
【难度】★★★
【答案】
【解析】
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 当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自变量x的值逐渐增大时,y的值 也随着逐渐增大.
(2) 当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自变量x的值逐渐增大时,y的值 则随着逐渐减小.
【例15】 直线经过一、三象限,则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6】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求的取值范围.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7】 若正比例函数,的值随的增大而减小,则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8】 图像经过_______象限,的值随的值增大而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19】 当=_______时,是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第______象限.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0】 已知点(),()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当时,,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1】 已知正比例函数,那么它的图像经过____________象限.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2】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求m的值.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3】 已知,那么函数经过______象限,的值随的值增大而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4】 函数是正比例函数,且y的值随着x的减小而增大,求k的值.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5】 如果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增加5,函数值减少2,那么当时,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6】 (1)已知是经过第二、四象限的直线,且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求a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的值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增大,且函数的 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7】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和,且该图像经过第 二、四象限.
(1)求m的取值范围;
(2)当时,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8】 已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求的取值范围.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9】 已知在正比例函数中,y随x的值减小而减小.
(1)求m的值;
(2)求
(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画出函数图像,并根据图像说明,当x取何值时,?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30】 已知正比例函数过A(2,-4),点P在此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上,若直角坐标平面内另有一点B(0,4),且,求:点P的坐标.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31】 两个正比例函数与,当时,,当时, =.
(1)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 当x = 3时,求的值.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与.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2】 若点P在直线上,且点P的横坐标为1,那么点P的坐标是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3】 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1,3),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4】 已知和是直线上的两点,且,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以上都有可能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5】 正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图象依次经过第________象限,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_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6】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象限,且经过点,则
=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7】 如果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取值增加1,函数值相应地减少4,则
=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8】 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且当时,y=2,求y与x之间的比例系数,写出函数解析式,并求当时,x的值.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9】 已知与成正比例,且当x=1时,y=15,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10】 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已知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满足,则与的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11】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经过图像上一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B,求:(1)点A的坐标;(2)的面积.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1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点,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点H,如果.
求:(1) 点P的坐标; (2) 直线OP的解析式.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13】 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请判别、中哪一点离这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距离近?
【难度】★★★
【答案】
【解析】
【习题14】 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的长AB = 4cm,宽BC = 3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cm,△ABP的面积为y ,
(1) 当动点P在BC上运动时,求y关于x的解析式及其定义域;
(2) 当动点P在DC上运动时,怎样表示y?并求x的取值范围;
(3) 当x取何值时,△ABP的面积为2?
【难度】★★★
【答案】
【解析】
【作业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与.
【难度】★
【答案】
【解析】
【作业2】 已知点A(m,-3)在直线上,那么m=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作业3】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
【难度】★
【答案】
【解析】
【作业4】 已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________;函数的图象经过________象限;随的减少而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作业5】 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x = 2时y = -6,则y = 9时x =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
【作业6】 点燃的蜡烛,长度按照与时间成正比例缩短,一支长21cm的蜡烛,点燃6分钟后,缩短3.6cm.设蜡烛点燃x分钟后,缩短ycm,求y的函数解析式和x的取值范围.
【难度】★★
【答案】
【解析】
【作业7】 在函数的图象上取一点P,过P点作PA⊥x轴,已知P点的横坐标为,求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
【难度】★★★
【答案】
【解析】
【作业8】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A = 3,OB = 4,直线OP与线段AB相交于点P,
(1) 求△ABO的面积;
(2) 若直线OP将△ABO的面积等分,求直线OP的解析式;
(3) 若点P是直线OP与线段AB的交点,是否存在点P,使△AOP与△BOP中,一个面积是另一个面积的4倍?若存在,求直线OP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难度】★★★
【答案】
【解析】
沪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第一节 正比例函数18.1 函数的概念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第一节 正比例函数18.1 函数的概念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象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上海)八年级上册暑假班讲义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复习-学生版: 这是一份沪教版(上海)八年级上册暑假班讲义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复习-学生版,共18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暑假班 19.2 证明举例-学生版: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暑假班 19.2 证明举例-学生版,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