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4节 风和降水教学设计
展开目 录
TOC \ "1-3" \h \z \u
1.风
(1)风的形成: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2)风的要素: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3)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天气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即: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如:风是从东边吹向西边,那么这个风的风向是东风。
(4)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观测工具: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
(5)风与人类生活:风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利用风能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活动,有些动物的行为也和风有关。
2.空气的湿度
(1)含义:人们通常用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2)测量工具: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是最常用的湿度计。
(3)相对湿度:在生活中,空气的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度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度数,计算温度差,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
3.降水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2)降水的形成: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水滴增大→形成云→云滴增大,形成降水。
(3)形成的条件:1)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2)气温下降。
(4)降 雨 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的深度。常用单位是毫米。
(5)测量工具:雨量器、雨量筒、雨量杯。
4.水汽凝结的条件
①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②相对湿度达到100%。③空气中有微小的灰尘颗粒。
1.风的要素
(1)要学会观测风向、风速,特别是要掌握利用目测的方法估计风向、风速。日常生活中可利用旗帜和烟的飘向、树叶和小树枝的摇动方向等大致地判断风向。也可对照风力等级表中不同风级在陆地上目测的结果来测当地的风速。
(2)8种风向是天气观测中的基本风向,实际气象观测中使用16个方位的风向。即还有北西北风、北东北风、东东北风、东东南风、南东南风、南西南风、西西南风和西西北风。
2.湿度的理解
(1)湿度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习时可充分联系实际,从一些生活经验出发。如冰箱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出汗”,打开冰箱门会涌出“白雾”等。
(2)湿度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习时可充分联系实际,从一些生活经验出发。如冰箱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出汗”,打开冰箱门会涌出“白雾”等。
3.湿度计的使用
(1)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示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示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
(2)干湿球湿度计的工作原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的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就越小。干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差值,能反映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
4.水汽的凝结
(1)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水汽的凝结过程,通过观察可知: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气因容纳水汽的能力下降而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水汽就会发生凝结。而在自然状态下,空气的上升运动是主要的冷却降温过程,空气中微小的尘粒是发生水汽凝结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
(2)降雨量的测量通常用雨量杯来测定,雨量杯上的刻度是根据雨量筒口的面积换算的,读数即为降雨量“毫米”。还可用虹吸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计来测量。
例1 家住大连的小东在天气预报中看到爸爸捕鱼的海域明天的天气符号是” ”,那么他给爸爸发去的手机短信内容应该是 ( )
A.老爸,明天海上有四级风,可继续捕鱼
B.老爸,明天海上有微风,当心
C.老爸,明天有8级大风,请速返航
D.老爸,明天天气有变化,后天返航
【答案】C
【解析】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东南风8级,这样的天气不适合捕鱼,因此小东给爸爸发去的手机短信内容应该是让他迅速返航。
例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B.“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干燥的沙漠里没有水汽
【答案】D
【解析】相对湿度表示的是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湿度较大时,蜻蜓和燕子的翅膀因沾上水分而无法高飞,所以蜻蜓和燕子都飞得较低。水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论是干燥还是湿润的地方都有水汽的存在,故D错误。
1.杭州某中学的张三经过连续的观察后发现,7、8两个月时,学校操场上的红旗大部分的时间向西北方向飘,由此判断杭州7、8月的主要风向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答案】A
【解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红旗大部分的时间飘向西北方向说明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所以杭州7、8月份的主要风向是东南风。
2.使树连根拔起,建筑物被毁的风叫( )
A.和风 B.大风 C.强风 D.狂风
【答案】D
【解析】10级狂风可以使树连根拔起,建筑物被毁。
3.下列不属于人类利用风受益的是( )
A.种植防风林 B.放风筝 C.风力发电 D.帆船
【答案】A
【解析】种植防风林是为了减少风带来的危害。
4.下列关于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
B.空气是从低压区向高压区运动
C.空气既可以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也可以从低压区向高压区运动
D.空气运动不会产生风
【答案】A
【解析】空气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空气的这种水平运动就会形成风。
5.下列关于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是空气的垂直运动
B.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C.东南风是指吹向东南方向的风
D.风速常用风级表示,陆地上风级有0~10级
【答案】B
【解析】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A项错;东南风表示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C项错;陆地上风速一般分为0~12级,D项错。故选B。
6.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低的差异 B.空气湿度的差异
C.气温高低的差异 D.气压高低的差异
【答案】D
【解析】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存在高低差异,就会形成风。
7.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是( )
A.空气湿度达到饱和 B.有足够的凝结核
C.云层厚度足够大 D.有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
【答案】A
【解析】一般认为,降水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在这里“足够的水汽”是指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或以上,空气中再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②空气的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的程度。
8.降水中水的状态有( )
A.液态 B.固态、液态和气态 C.固态和液态 D.气态
【答案】C
【解析】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即有固态和液态两种。
9.下列有关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度是指天空云量的多少
B.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C.湿度是指空气中雾的厚薄
D.湿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
【答案】B
【解析】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常用湿度来表示。
10.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汽的是( )
A.冰箱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出汗”
B.打开冰箱门会涌出“白雾”
C.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教室,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
D.用水壶烧开水,离壶口稍远处有水雾
【答案】D
【解析】用水壶烧开水,离壶口稍远处的水雾是壶内水变成水蒸气后,在空气中又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并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汽。
11.在夏日滚滚热浪中,分析城市及城市郊区的气温分布时,市区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高温区,该区的气温明显地要比周围郊区的气温高,气象上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甲说:城市这么热,风肯定从城市吹向郊区。
乙说:从气压来分析,近地面风应该从郊区吹向城市。
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原因是 。
【答案】乙 城市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中心,风是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的
【解析】风是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的。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D
A.地面的冷热不均 B.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
【答案】D
【解析】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就形成了风,所以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C)
A.冰雹 B.降雪 C.降雨 D.大雾
【答案】C
【解析】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某同学测量了当地12时的降雨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C)
A.降雨量为4mm B.降雨量为82cm C.降雨量为8.2mm D.降雨量为8.2cm
【答案】C
【解析】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来,观测时把雨量筒内的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中,读出的刻度就是降雨量。
4.下列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B.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
C.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高
D.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答案】B
【解析】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5.小明为了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的实验。小明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然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并在表面皿中放置了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水蒸气上升,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水蒸气下降,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水蒸气下降,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答案】C
【解析】锥形瓶中温水蒸发出的水蒸气上升,遇到放有冰块温度低的表面皿底部而液化成小水珠,最终下落到瓶内。
6.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这是由于 C
A.空气的温度比水缸壁低
B.空气中的水汽绝对含量太小
C.空气的相对湿度很大
D.屋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100%
【答案】C
【解析】水缸的外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说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大,遇到冷的水缸壁液化成小水珠。
7.如图为近地面某地中午气压图。假设此时你要去放风筝,你最好向着哪个方向放 C)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答案】C
【解析】风是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的,此时风向为东风,放风筝应该是逆风放。
8.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风,风速是 米/秒。
【答案】西 5
【解析】由题意可知,李明同学和雨滴之间水平方向相对静止,李明是由西向东跑,所以雨滴的方向也是由西向东,速度为18千米/时,所以风向为西风,大小是18千米/时,即为5米/秒。
9.图甲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图乙为风向标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风向指的是风 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转动的电扇,发现纸飞机的 (填“尖端”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 (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如图乙的风向标,表示此时刮的是 风,风速为 米/秒。
【答案】(1)吹来 (2) 尖端 箭头 (3)东南 10
【解析】根据风速风向规定答题。
10.根据表中所列的观测数据回答问题。
(1)填出表中各时间点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表参考教材69页):
7日8:00 ;7日18:00
8日8:00 ;8日18:00
(2)两天中哪一天降水的可能性大?
【答案】(1)66% 61% 82% 92% (2)8日
【解析】相对湿度主要反映现有空气中的水汽和当时气温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差距。相对湿度越大,降水的可能性越大。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4节 风和降水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4节 风和降水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24风和降水-重难点优化与提高解析卷docx、24风和降水-重难点优化与提高原题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教案,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44变阻器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44变阻器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第1节 大气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第1节 大气层教案设计,文件包含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21大气层学生版docx、精品讲义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21大气层教师版含解析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