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ppt课件
展开施用农药DDT 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分析、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说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3
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碳是地球上 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分布 ;同时,碳又是构成生物体 的元素;碳是生物大分子的“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1.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6.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C、H、O、N、P、S等化学元素
这里的“物质”指的是什么?
循环的范围有多大?
概念中的“生态系统”指的是任一生态系统?
所以这种物质循环又叫 。
冰 川 融 化
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节约纸张、不践踏草坪、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节约用电提倡公交出行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1.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 合成与分解等过程.反之亦然
2.物质为能量流动提供______; 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______。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四、能量流动VS 物质循环
——指环境中的一些 (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 的过程。
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沿着 进行富集的,所以,生物营养级越高,物质富集量 。
事例: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有的物质(如DDT)不易分解,因此通过食物链传递,在生物体内集聚,不易排出。
1、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 B.分解者不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密切相关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2、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3.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会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A.使大气中的CO2增加 B.使大气中的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的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的含氧量减少
4.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 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物的光合作用 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
如果全中国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29642200000kg碳排放量,约合3×107吨。
如果全世界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 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1058650000000kg碳排放量,约合11×108吨。
牲畜养殖业占人类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
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
多步行,乘公交,绿色出行才环保。
多吃素,少吃肉,低碳饮食更长寿 。
多自备,少“一次”,减少垃圾你我事。
2021学年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学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种群数量,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决定大小,预测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分类,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学,①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②大兴安岭火灾前后,目标导学,导思点拨,演替的类型,思考讨论,群落的动态发展,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