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复习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生物酶牙膏备受人们青睐,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C.物质的跨膜运输、CO2的固定都需要酶的参与
D.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解析: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低温不会使酶永久失活。物质的自由扩散不需要酶的参与。
答案:D
2.下列与ATP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表示含有氮元素的腺苷
B.蓝藻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也是ATP
C.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会使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D.细胞内Na+浓度偏高时,ATP消耗会增加,以维持Na+浓度稳定
解析:甘油属于脂溶性物质,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ATP,因此不会使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答案:C
3.下列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
解析:在某种恒温动物(如人)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在37 ℃左右,A项正确;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B项错误;低温有利于酶的保存,C项正确;高温下酶空间结构破坏导致酶失活,D项正确。
答案:B
4.有氧呼吸的实质是( )
A.在线粒体中进行
B.反应底物为葡萄糖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氧气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并释放能量
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全部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等均可通过有氧呼吸分解供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细胞呼吸的实质。氧气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并释放能量是有氧呼吸的实质。
答案:D
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形成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D.细胞呼吸过程中,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其中的能量
解析:任何活细胞时刻不停地进行细胞呼吸,但含线粒体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根瘤菌等需氧型微生物。叶绿体的光反应能把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在暗反应中ATP中的能量最终储存在有机物中,由此可见,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但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仍由细胞呼吸提供。有氧呼吸需要水和氧气的参与,无氧呼吸不需要。
答案:C
6.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参与ATP的合成
B.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既可以是叶绿体也可以是线粒体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助于有机物的积累
D.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延长光照时间只是增加了有机物的合成总量,并没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剧烈运动时,人体的主要呼吸方式也是有氧呼吸。
答案:B
7.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类囊体薄膜
答案:C
8.下面是人体细胞内常见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过程1: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过程2: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A.过程1只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B.过程1的CO2中的O来自C6H12O6和O2
C.过程2与过程1完全不同
D.人体内葡萄糖的最终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过程1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其产生的CO2中的O来自C6H12O6和H2O;过程2为无氧呼吸,其第一阶段和过程1的第一阶段相同。
答案:D
9.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对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解析:镁主要用于合成叶绿素,叶绿素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条件。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因此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答案:B
10.导学号78190067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解析:曲线表示净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横坐标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所以甲植株在A点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乙植株在6~18时积累有机物,18时积累有机物最多;BC段乙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是由于温度太高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而DE段则是由于光照强度降低所致;甲植株在温度最高的中午也没有出现光合作用强度的下降,是由于气孔不能关闭。
答案:D
11.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O2释放。此实验证明( )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
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解析: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有O2释放,说明该过程有O2产生。
答案:C
12.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ATP、AD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株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多于光反应产生的ATP
B.植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既消耗水,又产生水
C.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ATP与ADP的转化
D.光照增强,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升高
解析:有氧呼吸只消耗部分有机物,所以一株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少于光反应产生的ATP;植物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该阶段不消耗水;光照增强,光反应加快,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降低。
答案:C
13.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钟罩内,下列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证明不同浓度CO2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解析:由于NaHCO3溶液能够释放CO2,而NaOH溶液能够吸收CO2,故二氧化碳浓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所以可用于探究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答案:A
14.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 h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 mL,CO2增加48 mL,则在1 h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
A.1/3B.1/2C.2倍D.3倍
解析: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容器中O2减少24 mL 就等于有氧呼吸消耗O2 24 mL,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推出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等于其产生CO2的量,这样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24 mL。容器中CO2增加量为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总量,则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24 mL。综上所述,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有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24/2)/(24/6)=3。
答案:D
15.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C6H12O6(葡萄糖)2CH3COCOOH(丙酮酸)+4[H]+能量
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
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
解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A、B两项错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线粒体内只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16.下列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解析: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叶绿素,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叶绿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但吸收的峰值不完全相同;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由于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基本不吸收而表现出绿色。
答案:D
17.导学号78190068右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为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产生的O2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基粒上进行
C.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基粒
解析:图中a是光反应过程,b是暗反应过程,c是有氧呼吸过程。光反应产生的O2可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水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X代表的物质为ATP,从叶绿体的基粒移向叶绿体的基质。
答案:C
18.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则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
C.升高CO2浓度
D.降低CO2浓度
解析:C5的来源和去路如下图:
若①过程受阻,②过程正常,则C5含量上升。若②过程受阻,①过程正常进行,C5含量下降。若①②都正常进行或都受阻,则C5含量基本不变。
答案:D
19.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解色素
解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应用尼龙布过滤研磨液;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剪成滤纸条用于层析;画滤液细线后,待滤液干后,再画第二次,重复2~3次;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答案:B
20.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箭头所指为处理开始时间)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解析:水的光解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A项错误;t2→t3,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暗反应阶段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B项错误;t3→t4,光强充足且不变,光合速率提高是因为CO2浓度提高,暗反应增强,此时,光反应也增强,C项错误;t4后,由于无光照,光反应停止,[H]和ATP不再生成,C3的还原仍在进行,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而且光反应停止,还原的C3化合物的量减少,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的含量也降低,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分,每空2分)下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消耗CO2的场所是 ,在强光下ATP的移动方向是
。
(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图甲中的C3的含量将 ,C5的含量将 。
(3)图乙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 部位。
(4)若用18O标记图乙中参与②过程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 ,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 。
(5)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将该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测定开始时CO2量是5.0 g,12 h后CO2量是1.9 g,那么12 h内可积累葡萄糖约 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Ⅰ~Ⅶ分别代表[H]、O2、CO2、葡萄糖、[H]、O2、CO2,①~③分别代表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3)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进行乳酸发酵。丙酮酸分解为CO2、[H]被O2氧化为H2O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4)H2O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分解丙酮酸),若用18O标记图乙中参与②过程的H218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C18O2。(5)12 h CO2的吸收量为5.0-1.9=3.1 (g)。吸收的CO2用于积累葡萄糖,6分子CO2参与合成1分子C6H12O6,据此可以算出,3.1 g的CO2吸收量对应2.1 g的葡萄糖积累量。
答案:(1)叶绿体基质 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2)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不全不得分) 减少 增加 (3)②③ 线粒体的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或线粒体) (4)二氧化碳(或C18O2) Ⅰ与Ⅴ、Ⅱ与Ⅵ、Ⅲ与Ⅶ (5)2.1
22.导学号78190069(12分,每空2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一)所示,细胞呼吸如下图(二)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如果P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 %,此时影响图(一)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2)若此植物为阴生植物,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生长良好的阳生植物,则图(一)a曲线的L点向 方向移动。
(3)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必须在什么条件下测得? 。
(4)图二中Q点进行的呼吸方式是 。
(5)在图(二)中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解析:图(一)中P点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的,所以氧气浓度由图(二)知应该大于15%,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影响有氧呼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比阳生植物弱,达到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比阳生植物小,所以L点应该向右上方移动。Q点,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所以此时进行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
答案:(1)15 温度
(2)右(或右上)
(3)无光(或黑暗)
(4)有氧呼吸
(5)参见下图。
23.(8分,每空2分)韭黄是利用绿色韭菜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研究韭黄叶片呈黄色的原因,其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 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1.分别称取5 g韭菜叶片和韭黄叶片,剪碎,放入两个研钵中。
2.向两个研钵中各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再加入10 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步骤二 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此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步骤三 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细线,并迅速再画一两次。
步骤四 分离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进行层析。
步骤五 观察、记录
待层析液上缘扩散至接近滤纸条顶端时,将滤纸条取出,风干。观察滤纸条上所出现的色素带及其颜色,并记录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中有2处错误,请指出错误步骤并改正。
①
;
②
。
(2)该同学纠正错误后重做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色素带颜色①和⑤相同、②和⑥相同。
甲 韭菜叶片色素分离结果
乙 韭黄叶片色素分离结果
由结果分析可知,韭黄叶片呈黄色的原因:在避光条件下,韭黄不能合成 (填色素名称),叶片中只含有 (填色素名称)。
解析:(1)①步骤一中提取色素时,应该加入少量的碳酸钙防止叶绿素被破坏。②步骤三中在画滤液细线时,为了保证色素的含量所以要多画几次,但必须等到前一次的滤液干燥后。
(2)韭黄是在无光照的条件下形成的,不能形成叶绿素,所以③④分别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而①与⑤、②与⑥分别对应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答案:(1)①步骤一,提取叶片中的色素还应该加入少许碳酸钙 ②步骤三,画滤液细线要等滤液干燥后再画一两次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