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陋室铭当堂检测题
展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德馨 ( )
西蜀( ) 陋室( )
2.词语解释。
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斯是陋室:
菊,花之君子者也: 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调素琴:
谈笑有鸿儒: 山不在高: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3.翻译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点明全文主旨): , 。
(2)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 , 。 , 。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 。
(5)用典故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 。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
(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 。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9)统领全文的一句是 , 。
(10)本文主旨句是 , 。
(11)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 , 。(正面) , 。(反面)
(12)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 , 。
(13)文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
(14)文中有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写法的句子
实写:
虚写:
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苔痕 / 上阶/ 绿 B.谈 /笑 有 / 鸿儒
C.无 / 丝竹 / 之乱耳 D.可以 / 调 / 素琴
6.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B.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在文章最后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品质。
D.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二.简答题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2.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4.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6.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
8.“往来无白丁”包含什么感情?
9.全文首尾句有何关系?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之道,你如何让看?
12.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13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1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15.本文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16.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三.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⑵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6.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3分)
17.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分)
阅读训练二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7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①,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②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③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④,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释]①漉:漏下。②垣墙:筑围墙。③冥:静悄悄。④三五之夜:每月十五日夜晚。
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有仙则名 (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 (4)以当南日
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小鸟时来啄食 食不饱,力不足
B.可容一人居 居无何
C.可以调素琴 吴玠素服飞
D.室始洞然 冥然兀坐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
8.根据要求填空。(3分)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①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②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③ 的手法。
9.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分)
阅读训练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案牍之劳形
11.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臣不胜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里
B、朔气传/金柝 D、水/不在深
12.翻译(2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1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德馨 ( )
西蜀( ) 陋室( )
2.词语解释。
笑有鸿儒:大 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
有仙则名:出名,著名 有龙则灵:(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
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 斯是陋室:是
菊,花之君子者也:的 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何陋之有?:何:什么。 调素琴: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山不在高:在于
惟吾德馨:只、只要。 苔痕上阶绿:长到、爬到。
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陋/之有: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3.翻译句子。略
4.理解性默写: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孔子云:何陋之有?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句)
(9)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1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第二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B 6.D
二.简答题
1.以山水作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虽陋室而不陋。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3.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4.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陋室自然环境别致优雅,宛如世外桃源。)
6.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 ,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8.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9.首句用了比兴手法,尾句与首句互相呼应。
10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反映了作者以古名贤自况的思想境界,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
11.(1)可取。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不可取。因为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12.表现作者对官宦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反衬作者生活情趣高雅,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情趣。
13.(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以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有力的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14.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15.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16.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三.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14.(1)名:出名。 (2)素:不加修饰。
15.(1)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孔子说:“有什么筒陋的呢?”
1 6.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17.文辞蕴藉、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 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
阅读训练二
二.(17分)5.(1)出名;著名 (2)使……劳累 (3)桌子 (4)挡、挡住
6.D7.(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8.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③对比9.示例①: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 示例②: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评分意见:第5题4分,每小题1分。
阅读训练三
10.(1)出名 (2)这 (3)弹 (4)使……劳累
11 、D(2分)
1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解释了“陋”1分,注意了句式和语气1分)
13、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答出“类比”或“以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1分,答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突出陋室不陋”1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018)陋室铭/刘禹锡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018)陋室铭/刘禹锡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活用词,解释句中加点词,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