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教案设计
展开5.1 设计旅游活动 学案(人教版选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理解影响出游决策的主客观因素。
2.了解旅游地的信息,学会收集旅游地的信息。3.初步形成正确的旅游观念,培养良好的旅游伦理道德。4.理解如何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1.影响出游的主观因素
旅游动机 | 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①______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 |
旅游②______ | 不同的人可能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因而对③________的选择也有差异 |
2.影响出游的客观因素
(1)经济承受能力
a.决定因素
b.影响结果: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2)闲暇时间:其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⑥______与⑦______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知识点二 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1.旅游资源的⑧________。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1)⑨__________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经济距离⑩____→旅游者的出游能力降低。
(2)居住地与旅游地⑪________________→两地⑫________________巨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
3.旅游服务⑬________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住宿条件、餐饮的种类和标准等。
知识点三 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1.选择⑭_________的旅游地: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⑮________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旅游者克服⑯________障碍的决心和可能也就⑰________。
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⑱________的旅游地:⑲________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⑳________性。
3.选择________旅游时间比
(1)旅游时间比: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____时间与旅游目的地________时间的比值。
(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________的旅游时间比。
知识点四 保证旅游安全
1.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2.出游准备: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__________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思维点击
1.影响人们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2.旅游地信息的收集渠道主要有哪些?
3.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类,通过下表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影响 因素
| 内容 | 决定 选择 | ||
主观因素
| 旅游动机
| 目 的 | 观光、购物、探亲访友、娱乐、学习、疗养、健身、宗教朝拜、会议、商务活动、考察、研究 | 决定 旅游 目的 地、旅 游线 路、旅 游内 容等 选择 |
影响因素 | 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各种信息 | |||
交通条件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的信息和旅游价格 | ||||
| 旅游偏好 | 性别、年龄、心理、兴趣、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常住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 | ||
客观因素 | 经济承受能力 | 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 | ||
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 ||||
闲暇时间 | 一般而言,旅游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出游时间就越长 |
主观因素是旅游活动成行的内在因素;而客观因素中要看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个人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条件的基础上,旅游者还必须具有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这样才能全面分析、理解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
典例剖析1 根据下列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规模、
区位条件与接待规模比较
瀑布名称 | 规模 | 相距最近的市级居民点 | 1997年接待规模(万人次) | |||
高度(m) | 宽度(m) | 名称 | 人口(万) | 距离(km) | ||
黄果树 | 66.8 | 81.2 | 贵阳 | 89 | 150 | 34.6 |
十丈硐 | 71.5 | 68.0 | 泸州 | 53.4 | 78 | 0.2 |
(1)从区位条件分析,黄果树瀑布靠近________市,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交通的可达性较好;靠近______铁路、________铁路。十丈硐瀑布靠近________市,距________铁路较近,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均比较好。由上可以看出两者在区位差异上不太明显。
(2)从接待规模看,黄果树瀑布明显地________十丈硐瀑布,二者差异明显,原因是黄果树瀑布开发早,________高,基础设施完善。
(3)两个瀑布之所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是其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赏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自己的旅游偏好,你会去哪个瀑布?
答案 (1)贵阳 贵昆 南昆 泸州 川黔
(2)大于 知名度
(3)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4)①愿意去黄果树瀑布,原因在于其知名度高;交通方便;服务设施齐全等。
②愿意去十丈硐瀑布,原因在于其开发晚,人为干扰少,游人少,新鲜刺激等。
思路剖析 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从规模上看差异不明显;从区位上分析,黄果树瀑布距离贵阳150千米,贵阳为贵州省省会,具有较好的交通通达性和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十丈硐瀑布距泸州78千米,泸州为四川南部重要地级市,其交通条件、旅游接待能力、服务设施均比较好,所以二者在区位条件上差异不大。二者同为瀑布景观,接待规模差异明显,主要是由旅游地的知名度等决定的。确定旅游目的地,人们往往选择知名度高的旅游景点,知名度高低又往往表明旅游资源的非凡性突出与否。
变式训练1 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完成(1)~(2)题。
年龄 | 旅游动机 |
65岁以上 | 爱好自然、人文历史,消磨时间 |
45~64岁 | 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欣赏艺术性景点 |
25~44岁 | 多重性 |
15~24岁 |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热爱探险 |
14岁以下 | 好动,好奇 |
(1)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A.个人知识
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
C.旅游地交通条件
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2)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
A.故宫 B.天坛
C.八达岭长城 D.北京欢乐谷
二、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
1.旅游活动的产生是一个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活动成行的前提条件下对旅游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通过下表我们可以推知该点。
2.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旅游资源(旅游价值)、与旅游可达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费用、时间或距离)等。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突出特色 旅游线路设计是组织管理者的一种导向性安排,应该突出所设计线路的主题。旅游线路所串联的旅游区、景区或景点,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共同烘托同一个主题。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才是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
(2)讲究韵律 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组织旅游活动既要使旅游者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又要做到有张有弛。
(3)“冷热”兼顾 不同季节和不同旅游者需要不同的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线路要从全局出发,做到“冷(不太知名、旅游者较少的点)热(著名、旅游者多的点)”兼顾。
(4)发展创新 旅游线路设计可以体现创新精神,可动态地反映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创新。
(5)安全可靠 旅游线路设计,一方面要保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旅游者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走得舒心;另一方面要遵守旅游区的安全保护规定,避开军事禁区、保密设施等。
典例剖析2 某开发商要在海边建疗养中心,计划在下图中的A、B、C三个区域中选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疗养中心最好建在A、B、C中的哪个区域?
(2)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3)据图上的信息分析,该地旅游发展的条件和旅游特色是什么?
答案 (1)C区域。
(2)A区域是沙滩,这是海滨主要景区和游人活动的主要区域。B区域是林地,它是海与陆的边缘地带,既有保护沙滩的作用,又是海滨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C区域是荒地,所以,在C处建疗养中心,既不破坏海滨风景,也不占用好地,附近有温泉又离海较近,且紧靠公路,便于出行以及人们欣赏海景和休养健身。
(3)条件:有优美的海滨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集群性好,游览价值高,有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旅游特色:海滨风光,观光度假,康体娱乐疗养等。
思路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区规划中,根据旅游景区发展的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在服务设施和景点区位规划中要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人文景观的设计既要突出自然又要保护自然兼顾方便游客,图中有沙滩、海洋,又有森林公园、温泉,还有公路,所以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集群性好,交通便利,宜开发海滨风光、观光度假、娱乐疗养等特色旅游产品。
变式训练2 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是( )
①符合自身特点 ②选择最佳路径 ③景观丰富多样 ④注意劳逸结合 ⑤追求最佳效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
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
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
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
易错易混点 旅游活动前应该做好的准备工作
错题诊断 由学生自己担任“导游”,开展一次体验性的导游活动。为了圆满完成这次旅游活动,请问他们在事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案 ①查阅有关资料(景观介绍、导游图),对风景区有个大概的了解,包括主要景点的特色及其分布,确定游览线路,了解景观形成原理及其美学价值,设计整个游览活动的安排;②查阅铁路时刻表,选定行走的路线和所乘车次,确定整个旅程的时间;③请教去过风景区的老师或家长,粗略计算往返车费、途中食宿费、旅游点门票及交通费、购买旅游纪念品费用、适当的应急备用金,准备好必备的旅游费用;④带好个人证件、替换衣服、登山球鞋、照相机、笔记本、笔、小收音机、通讯联络工具、少量常用药品、少量备用饮料与食品等。
错因分析 一是准备工作考虑得项目不全;二是准备工作考虑得简单。
纠错笔记 旅游准备工作
—
对点练习
1.读材料和图,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某旅游团计划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州交易会,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
请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从北京出发经__________到__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 再经________到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又经________到__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__;再经________到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然后经________到杭州市游览西湖;再经________到广州市参观出口商品交易会,最后经________到香港。
2.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
思考(P65)
1.从图5.2中可以看出,具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较强的求知欲,因而乐于参加人文内涵比较丰富的旅游活动,如游览西安碑林等;学历较低的人,一般相对比较喜欢健康欢乐的旅游活动,以娱乐和消遣为主要目的,因而倾向选择山地自然景点,如游览华山等。但是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
2.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比较年龄的差异对旅游偏好的影响。一般来说,年龄大些的人沉着老练,活动量不如年轻人,因而喜欢比较清静的地方,而年轻人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
3.个人的兴趣不同,爱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亦不同。让学生列举自己最想去的三个地方,并说出理由,了解不同人的出游愿望,并据此设计合适的旅游活动方案。
活动(P66)
设计步骤:
(1)以学校所在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
(2)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学生分组设计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模块)并进行讨论修订。
(3)布置学生分别对家长和周围邻居进行调查访问,讨论并初步决定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4)学生分别针对社区居民的个人情况(如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旅游偏好和旅游动机等问卷模块的具体问题及备选答案进行设计,注意备选答案应具有典型性和可选性。
(5)调查问卷初稿成稿。学生分批到社区进行小规模抽样调查,并以此检查调查问卷的合理性。
(6)修改调查问卷,并最终定稿。
(7)简要分析调查结果。
思考(P67)
1.从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景观规模上看,二者差异不明显。从区位条件看,黄果树瀑布距离贵阳150千米,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人口约89万人,具有较好的旅游可达性(贵昆铁路、湘黔铁路、贵阳机场等)和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十丈硐瀑布距离泸州78千米,虽然泸州人口只有53.4万,是四川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但其旅游交通条件(距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都比较近)和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均比较好。因此,区位条件差异也不太明显。
2.两者同为瀑布景观。旅游接待规模差异明显,主要是由旅游地的知名度、服务设施等因素决定的。黄果树瀑布知名度高,开发较早,接待设施比较齐全,其他服务如交通、住宿等条件较好。十丈硐瀑布在这些方面有差距。因而二者的旅游接待规模差异较大。
3.分两种情况:
(1)愿意去黄果树。原因在于其知名度高,交通方便,服务设施齐全等。
(2)愿意去十丈硐。原因在于其开发晚,人为干扰少,游人少,新鲜刺激等。
活动(P69)
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地旅游景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确定旅游目的地,然后选择旅游线路。
2.设计步骤:
(1)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自由组合分组,并推选出组长。
(2)各小组分头讨论。组员列举出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并通过新闻媒介、网络、旅行社、书籍、亲朋好友等,分头收集有关旅游地的信息。
(3)各小组信息汇总,进行组内讨论。比较各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并最终根据时间和费用的限制,共同确定旅游目的地,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
(4)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展板。
(5)在班级或校园内展出。
思考(P72)(上半部分)
1.从地形上看:雨季时山区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这些灾害能冲毁房屋、树木、阻断交通、破坏旅游景点,对游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风雪等也影响着游客的安全。由台风引起的海上风暴潮以及登陆时给沿海地区带来的狂风暴雨、寒潮带来的暴风雪等,都会给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水文条件:当河流水位暴涨、海况复杂时,也会对游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2.从案例中可以看到除了自然因素以外,旅游交通条件和设施、旅游娱乐服务设施、旅游地管理及游客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素质等也对旅游安全有影响。结合图5.9分析,旅游安全还涉及旅游餐饮条件、流行性疾病、旅游地居民的态度、战争和社会治安等因素。
3.在任何一个旅游区旅游时,都需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如何保障旅游安全,即旅行过程中的安全、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地的硬件设施条件(餐饮、娱乐、交通、医疗)和旅游地的软件条件(如当地居民的态度、有关政策、政府的管理等)。
思考(P72)(下半部分)
旅游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除携带图5.14所示的必备物品之外,还可携带一些水果、零食、充电器、饮用水、防蚊虫叮咬剂等物品。
答案
基础梳理
①心理 ②偏好 ③旅游线路 ④经济收入 ⑤愿意支付 ⑥淡季 ⑦旺季 ⑧特色 ⑨居住地 ⑩增加 ⑪相距遥远 ⑫环境差异 ⑬设施 ⑭最有名 ⑮非凡 ⑯空间 ⑰越大 ⑱较大 ⑲环境 ⑳互补 最小 旅行 游玩 最小 地形 气候 水文 气候条件
思维点击
1.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的影响。
2.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3.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和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
变式训练
1.(1)D (2)D [第(1)题,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的强烈影响,而且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人文环境、旅游价格的变化等不断变化。第(2)题,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游乐设施特别感兴趣。]
2.(1)D (2)D [(1)旅游活动设计的要求很多,本题的各个选项都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2)选择旅游线路时,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状,尽可能避免走重复线路,而不是堆砌旅游景点。]
对点练习
1.(1)京广线 武汉 黄鹤楼 长江 九江 庐山 长江 南京 中山陵 京沪线 苏州 拙政园 京杭大运河 浙赣线、京广线 广九线
解析 本题通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及旅游线路的选择,加深对旅游过程中线路选择倾向的理解。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旅游线路中既要乘火车又要乘船,并且不走重复线路,可把各旅游景点在图上标出,然后按顺序设计线路。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景区的分布位置和我国铁路分布知识,对学生要求较高,综合性较强,难度比较大。
2.(1)海水浴场适宜建在A地;滨海地质公园适宜建在B地。理由:A地:坡缓水浅、有沙(砾)滩。B地: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
(2)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陡崖设置护栏,对崖壁进行除险加固。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处是自然海湾,外力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有广阔的海滩,海水浅,特别有利于建海水浴场,从等深线也可以看出来。B地为伸入海洋的岬角,外力作用以海浪的侵蚀作用为主,海蚀地貌显著,利于建滨海地质公园。审题时注意指令性的词语“根据地质地貌条件”。第(2)题,安全防范措施应考虑全面、周到,既要考虑海滨浴场,又要考虑滨海地质公园。
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问题探究,归纳总结,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