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5.1设计旅游活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二、教学重点
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
选择不同旅游地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 通过展示图片、问题进行新课的导入 |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问题。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知识点一 | 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探究问题: 1.旅游动机与旅游偏好有何不同? 2.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 4.比较一下父母与自己喜欢的旅游活动有没有区别?为什么? 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 学生读图,思考,组内讨论,互纠。旅游动机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满足。旅游偏好指不同的人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父母作为成年人,比较沉着老练,活动量相对比青年人小,喜欢到清静幽雅的地方去旅游;孩子则活泼好动、体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对新奇的地方比较感兴趣。 |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
知识点二 | 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探究问题: 1. 读图5.3西藏布达拉宫和图5.4云南香格里拉 2. 读图5.5收集旅游目的地的有关信息 结合以往的实际经验,讨论旅游地的各种不同信息对选择不同旅游地有什么影响 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 学生读图,思考,组内讨论,互纠。图5.3和图5.4显示了西藏布达拉宫、云南香格里拉与众不同的优美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近年来国内旅游的热点。图5.5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收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各种媒介,如电脑网络、书报、旅行社广告、电视广播等,另外还可以向亲朋好友或有经验的旅游者了解信息。二是收集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 |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
本课小结 | 从主观上来说,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旅游内容等的选择都会不同。本节课重点掌握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收集旅游地的信息为出游做准备。 | ||
板书设计 | 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一)旅游者的主观愿望 1、旅游动机 2、旅游偏好 (二)旅游者的客观条件 1、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 2、闲暇时间 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 2、应该收集的信息 旅游资源的特色 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 大致的旅行费用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为宗旨”,用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首先建立起感性认识,之后再回归教材,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进而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的良性循环。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寓学习于实践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馈良好。 |
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教学设计,共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