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一滴水经过丽江一课一练
展开学习关键词:游踪 叙述角度(物) 语言洗练 思想感情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跳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chù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模(mú)样 chù(矗)立 频(pín)频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远跳 ”,正确写法是“ 远眺 ”。
(3)“晶莹夺目”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形容玉龙雪山光亮耀眼 。
(4)请把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潭水映照雪山,怎能不让人目眩神迷呢?
2.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寻徽州民居”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晓东在车站拾到一张车票,写了一个启事寻找失主。启事中有些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寻物启事
本人在车站拾到由合肥南开往黄山北的车票一张,车票上显示的开车时间是5月18日上午8点20。请失主速来认领。
晓 东
2021年5月17日
①启事的内容有一处错误,应将“ 寻物启事 ”改为“ 招领启事(或:失物招领) ”。
②启事内容中缺少重要信息,请指出: 应交代清楚认领的地点和联系方式 。
(2)活动小组搜集到一副徽州民居的楹联,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B)
上联:襟怀旷达云中鹤
下联:
A.人情练达即文章B.品德清高崖上松
C.历尽艰难好做人D.花能解语还多事
【解析】对联要考虑词性相同,结构相应。“云中鹤”是名词,只能对应“崖上松”,因此选B项。
(3)下面是张红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的一段介绍徽州民居的文字,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徽州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甲】那些典雅的明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制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乙】村落独特的水系是实用和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卓越智慧。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①【甲】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制造 ”改为“ 创造 ”。
②【乙】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调换位置 。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分值:22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荫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有删改)
3.阅读全文,补全作者的游踪。(6分)
参观古墓 →走进静莲庵堂→ 坐车览沿途景色 → 从留下上船 →到了交芦庵
4.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难度的俗物”?这里的“俗益”指的是什么?(4分)
因为作者没有从松木场下船,慢慢儿地品赏沿途景色,而是坐汽车去西溪(游赏),缺少一种雅兴。(2分)“俗益”指坐车所看到的美景。(2分)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青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青山突然出现又快速消失的景象,表现游船之轻快,风景之宜人,心情之愉悦。(3分)
6.有人认为第①段所写的西湖景色与西溪的景色没有关系,可以去掉。你是否同意?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不同意。(1分)将西湖湖光山色的整齐、小巧与西溪晴雨景色的变化多姿对比,更突出西溪景色的够味儿;(1分)使情感跌宕起伏,充满情趣;(1分)引出下文游览西溪的记叙。(1分)
7.本文记叙了雨中和晴日两次游玩西溪的经历,都让人感受到了诗情画意。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体会。(雨中和晴日各写出一例)(4分)
示例:在微雨的背景下,营造了湿风吹冷、野草飘香的氛围,为全文增添了朦胧素淡的诗意。
示例:微雨西溪:高坐车上,所见的是“一派空明”“渺渺茫茫,青青绿绿”的雨中山水图;乘船游览,又以一幅少女摇舟图叙写出摇船少女的风姿,竹西歌吹般的闲情,既让人感受到一种文人的浪漫情怀,又让人感受到悠然的诗意。(2分)
晴日西溪:午后斜阳里流连于弹指楼上,观景、挥毫、饮酒,晚烟中的洞箫,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闲情诗意;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勾勒出一幅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的夕阳芦荡图,营造了浓重的诗意氛围,让人在品读文人雅趣中产生美的艺术感受。(2分)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7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一滴水经过丽江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用简练的文字概况选文的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赏析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