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2) 学案 学案 22 次下载
- 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2)同步练习 学案 13 次下载
-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1)同步练习 学案 15 次下载
-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2) 学案 学案 24 次下载
-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2)同步练习 学案 15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优质学案及答案
展开核心知识点一:
一、钠的性质及应用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
与O2反应
(2)与水的反应
①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②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实验现象及解释:
(3)与盐溶液的反应
①金属钠与盐(如FeCl3)溶液反应的解题技巧
金属钠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NaOH再与溶液中的溶质(如FeCl3等)发生复分解反应: 3NaOH+FeCl3===Fe(OH)3↓+3NaCl。
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②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流程
3. 钠的制取及保存
(1)制取:电解熔融NaCl,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eq \(=====,\s\up7(通电))2Na+Cl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4. 钠的用途
(1)制取Na2O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
如4Na+TiCl4eq \(=====,\s\up7(熔融))4NaCl+Ti。
核心知识点二: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2. 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
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
(1)强氧化性的五个表现
(2)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eq \a\vs4\al(O2)。
(3)遇CO2、H2O、H+则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3. Na2O2与H2O、CO2反应的四个关系
(1)气体体积关系
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或原混合气体体积的即为生成氧气的量。
(2)转移电子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1 ml Na2O2转移1 ml电子;每产生1 ml O2转移2 ml电子。
(3)固体质量关系
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m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m g。或者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上述条件。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①无机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
②有机物:CH3OH(甲醇)、HCHO(甲醛)、CH3COO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C6H12O6(葡萄糖)等。
核心知识点一:
取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 ③燃烧时火星四射 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⑤D. ①③⑤
【考点】钠的性质
【答案】B
【解析】由于其着火点高于其熔点,所以对钠加热过程中先熔化,后燃烧,燃烧产物为淡黄色的Na2O2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
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B. 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Na2O
C. 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考点】钠的性质
【答案】C
【解析】钠可用小刀切割,硬度小,A错误;钠放置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生成白色的Na2O,B错误;Na能与H2O、CO2反应,故钠着火时只能用细沙盖灭,D错误。
核心知识点二:
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
B. 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的产物不同
【考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答案】B
【解析】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和具有助燃物质,A正确;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产物不同,D正确。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 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H2O和CO2的质量相等
C. 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 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考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答案】C
【解析】Na2O2中的离子为Na+和O,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A错误;生成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H2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但质量不等,B错误;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C正确;Na2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SO2易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原理不同,D错误。
(答题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C. 钠与熔融的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钛
D. 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2.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
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3. 如下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A. U形管内红水褪色
B. 试管内溶液变红
C. 气球a被吹大
D. U形管水位:d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
⑤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A. 都正确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④⑤
5. 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5 g,在150 ℃时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充分引燃,在相同状况下再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中,测得过氧化钠固体增重的质量为3.4 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A. 75% B. 25% C. 88% D. 32%
6. 使5.16 g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增重1.96 g,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质量为( )
A. 7.8 g B. 3.9 g C. 3.2 g D. 15.6 g
7.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询资料时得知,干燥的CO2与Na2O2不能反应,只有在水蒸气存在下二者才能发生反应。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上述结论。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Ⅰ中的试剂的最佳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小苏打 D. 石灰石
(3)实验时,甲同学认为先关闭K1、打开K2,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此时Ⅲ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4)乙同学认为可以分别按“先关闭K1、打开K2,再关闭K2、打开K1”的方式进行操作,并在a处收集所得气体,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气体,但他发现两种情况下木条均没有复燃。
①丙同学经过观察分析,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即使采纳丙同学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最终反应后Ⅲ中所得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B 【解析】A. 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通常少量的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故A正确;B. 金属钠着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这样会使或燃烧得更旺,故B错误;C. 钠的还原性强,可用钠和熔融状态下的四氯化钛反应制取金属钛,故C正确;D. 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瓶,故D正确;故答案为B。
2. B 【解析】A.金属钠失电子均变成+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A错误;B.金属钠失电子均变成+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B正确;C、23g金属钠变成氧化钠质量为31g,23g金属钠变成过氧化钠质量为39g,等质量的两块钠,即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生成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即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C错误;D. 根据C的计算可以知道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B。
3. C 【解析】由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产生O2使气球膨胀,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广口瓶中空气受热膨胀,U形管中水位d>c。
4. D 【解析】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①错误;Na2O2与CO2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②错误;Na2O是白色固体,Na2O2为淡黄色固体,③错误;④⑤正确。
5. C 【解析】由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 ml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时,固体增重相当于1 ml一氧化碳的质量;由①2H2+O2===2H2O,②2H2O+2Na2O2===4NaOH+O2↑相加可得:H2+Na2O2===2NaOH,即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的质量。
设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①44 g·ml-1x+2 g·ml-1y=5 g;②28 g·ml-1x+2 g·ml-1y=3.4 g,
解得:x=0.1 ml,y=0.3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8%。
6. D 【解析】由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时,固体增重相当于一氧化碳的质量,放出氧气的质量=44 g-28 g=16 g;由2H2O+2Na2O2===4NaOH+O2↑可知,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时,固体增重相当于氢气的质量,放出氧气的质量=18 g-2 g=16 g。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16 g-1.96 g =3.2 g,其物质的量为0.1 ml,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0.1 ml×78 g·ml-1x×2=15.6 g。
7. (1)2Na2O2+2CO2===2Na2CO3+O2
(2)bc
(3)Ⅲ中固体颜色是否由淡黄色变成白色(回答出要点即可)
(4)①除去未反应的CO2、H2O(g) ②水蒸气与Na2O2反应也能产生O2
(5)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Na2O2、CO2的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2)盐酸易挥发,挥发的HCl会对后面的实验产生干扰,稀硫酸与CaCO3反应会生成微溶的CaSO4,导致反应很快停止,故用稀硫酸与小苏打最佳。(3)实验中先行关闭K1、打开K2,使干燥的CO2与Na2O2接触,通过观察Ⅲ中Na2O2颜色有无变化判断CO2在干燥条件下能否与Na2O2反应。(4)①当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CO2时,带火星的木条无法复燃,用碱石灰可以除去未反应的CO2及水蒸气。②收集到的氧气也可能是由水蒸气与Na2O2反应生成的。(5)若要最终达到实验目的,还应对反应后Ⅲ中所得的固体进行检验,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1. 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 掌握钠的化合物之间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 .了解钠及其常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鉴别
填空
6-10分
难点
1. 掌握钠的化合物之间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 了解钠及其常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鉴别
颜色
熔点
硬度
密度
导电性、导热性
银白色
低
小
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
良好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电子式
阴、阳离子个数比
1∶2
1∶2
化学键类型
只有离子键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是否为碱性氧化物
是
不是
与H2O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与盐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2H2O
稳定性
不稳定
较稳定
主要用途
可制烧碱
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思考与讨论,实验2-3,实验2-4,实验2-5,实验2-6,实验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优秀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优秀第1课时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堂总结,学习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知识,考点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