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下跟踪检测: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7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下跟踪检测: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7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下跟踪检测: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7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下跟踪检测: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展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下跟踪检测1.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弱B.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有保温作用C.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可见光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大气吸收D.臭氧强烈吸收可见光,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解析:选B 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A错误;大气增温是因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即红外线),大气增温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有保温作用,B正确;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的散射作用,C错误;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D错误。(2018·广西师大附中质检)某综艺节目曾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进行拍摄。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第2题。2.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①弱、⑤强 B.①强、③弱C.⑦强、⑤弱 D.①强、③强解析:选B 根据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可知,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地面辐射,⑦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昼夜温差大说明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原因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使得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使得夜晚的气温低,即①强、③弱,故选B。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浙江省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3.图中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太阳辐射4.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解析:第3题,塑料薄膜的主要作用是太阳辐射很容易通过塑料薄膜,而塑料薄膜传导性很差,致使热量很难通过塑料薄膜向外散发,隔热保温,减少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从而提高温度,直接影响的辐射是地面辐射。夏季气温高,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不会太高,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直接影响的辐射是太阳辐射。故选D。第4题,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应该是在夏季午后,气温高的时段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故选B。答案:3.D 4.B(2019·甘肃武威十八中高一月考)读图,完成5~7题。5.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6.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a>b>c>dB.气压:d>a>b>cC.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a为陆地,b为海洋D.若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则a为郊区,b为城区7.若此图是城区与郊区间环流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解析:第5题,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因此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存在着热量差异,故选B。第6题,热力环流形成的基础是地面的冷热不均。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a处气流下沉,说明其近地面气温较低,故气温应为b>a,A错误;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的a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b处高,即气压为a>b;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高空的d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c处低,即气压为c>d;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以气压分布应为a>b>c>d,B错误;因无法从图中判断季节和昼夜情况,所以无法判定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方向,C错误;若为城郊间热力环流,因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故城区以上升气流为主,b处为城区位置,a处为郊区,D正确。第7题,若此图表示的是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a处表示的是郊区,b处表示城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区。①处绿地对流经空气会起到净化、增湿的作用,故选B。答案:5.B 6.D 7.B下图示意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8~10题。8.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C.④或⑧ D.③或④9.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C.③或⑦ D.⑥或⑦10.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解析:第8题,PM>PN时,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⑦为北半球高空风向,⑥为近地面风向。第9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PM<PN时,③为北半球风向,⑦为南半球风向。第10题,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答案:8.A 9.C 10.D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地区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1~12题。11.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12.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解析:第11题,根据气温分布曲线可知,凌晨东、西两侧地区气温较低,水库中心区气温较高;下午水库中心区的气温较低,东、西两侧地区气温较高,C、D错误;水库中心区气温日变化最小,B正确,A错误。第12题,白天水库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较低,形成下沉气流,周边地区升温快,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由水库吹向四周;夜晚水库降温慢,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周边地区降温快,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流由四周吹向水库。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11.B 12.C读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回答13~14题。13.下列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 ③此时风向由Q到P ④此时风向由P到Q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4.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B.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解析:第13题,图中的等压面向上凸,可知P处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两侧高,进而可以判断出P处(山谷)气压高、气温低,为白天,②正确;大气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故此时风向为由P到Q,④正确。选D。第14题,夜间形成逆温,与太阳辐射无关,B、C错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是对流层气温的正常分布规律,与逆温的形成无关,D错误;夜晚,谷地气温较山坡气温高,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为上升运动,近地面气压较低,而山坡气温较低,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山坡的冷空气下沉到谷底,故形成下冷上热的气温分布状况,形成逆温现象,A正确。答案:13.D 14.A15.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推出①~④的含义。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然后运用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2)③(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4)沙漠地区白天明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所以昼夜温差大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材料二: 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概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直接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结合冬季博斯腾湖与湖岸的温差及冬季风的影响分析原因。第(2)题,结合夏半年陆、湖热力性质差异及温差转变分析原因。第(3)题,结合城市热岛效应判断影响并分析原因。答案:(1)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3)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