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十一(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300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十一(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300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十一(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300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五(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四(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十(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十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三(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十一(含答案)
展开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x的方程ax2﹣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
A.a>0 B.a≠0 C.a=1 D.a≥0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内装有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两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白球”这个事件是( )
A.必然事件 B.随机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以上都不正确
4.下列图象中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是( )
A. B. C. D.
5.若△ABC∽△DEF,△ABC与△DEF的相似比为2:3,则S△ABC:S△DEF为( )
A.2:3 B.4:9 C.: D.3:2
6.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7.在下列四个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
A.y=3x B.y=(x<0) C.y=5x+2 D.y=x2(x>0)
8.关于x的二次函数y=﹣(x﹣1)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象的开口向上 B.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
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2)
9.如图,PA、PB是⊙O的切线,AC是⊙O直径,∠c=55°,则∠APB等于( )
A.55° B.60° C.65° D.70°
10.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和BC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关于x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则a+b+c= .
12.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若∠AOB=15°,则∠AOB′的度数是 .
13.将抛物线y=2x2先沿x轴方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14.一元二次方程x2﹣5x+3=0的两根为m,n;则m+n的值为 .
15.观察下列一组数:,…,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 .
16.如图,四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O是小正方形顶点,A、B、P是⊙O上的点,则tan∠APB= .
三、解答题
17.解方程:x2﹣3x+2=0.
18.如图,△ABC与△ADE中,∠C=∠E,∠1=∠2;
(1)证明:△ABC∽△ADE.
(2)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C≌△ADE.你补充的条件为: .
19.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2)、B(1,3).△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OB1.
(1)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点A1的坐标为 ;
(3)求线段OB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图形面积(写过程).
20.我校开展“文明小卫士”活动,从学生会“督查部”的3名学生(2男1女)中随机选两名进行督查.
(1)请补全如下的树状图;
(2)求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的概率.
21.为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居者有其屋”,某市加快了廉租房的建设力度.2013年市政府共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廉租房12万平方米,2015年投资6.75亿元人民币建设廉租房,若在这两年内每年投资的增长率相同.
(1)求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
(2)若这两年内的建设成本不变,问2015年建设了多少万平方米廉租房?
22.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
(1)若∠AOD=52°,求∠DEB的度数;
(2)若OC=3,OA=5,求AB的长.
23.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y=的图象交于点A﹙﹣2,﹣5﹚C﹙5,n﹚,交y轴于点B,交x轴于点D.
(1)求反比例函数y=和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
(2)连接OA,OC.求△AOC的面积.
(3)直接写kx+b﹣>0的解集.
24.如图1,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C为圆弧上一点,AD垂直于过C点的切线,垂足为D,AB的延长线交直线CD于点E.
(1)求证:AC平分∠DAB;
(2)若AB=4,B为OE的中点,CF⊥AB,垂足为点F,求CF的长;
(3)如图2,连接OD交AC于点G,若=,求sin∠E的值.
25.如图,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
(3)有一个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AB上向点B运动,另一个点N从 点D与点M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到达点B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N运动到何处时,△MNB面积最大,试求出最大面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x的方程ax2﹣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
A.a>0 B.a≠0 C.a=1 D.a≥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依据一般形式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要使ax2﹣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必须保证a≠0.
故选B.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3.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内装有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两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白球”这个事件是( )
A.必然事件 B.随机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以上都不正确
【考点】随机事件.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是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可得答案.
【解答】解: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内装有大小和形状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两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白球”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
故选:B.
4.下列图象中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是( )
A. B. C. 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双曲线进而判断得出即可.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是C.
故选:C.
5.若△ABC∽△DEF,△ABC与△DEF的相似比为2:3,则S△ABC:S△DEF为( )
A.2:3 B.4:9 C.: D.3:2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因为两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所以.
【解答】解:因为△ABC∽△DEF,所以△ABC与△DEF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所以S△ABC:S△DEF=()2=,故选B.
6.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
【解答】解: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故选:A.
7.在下列四个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
A.y=3x B.y=(x<0) C.y=5x+2 D.y=x2(x>0)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A、3>0,增函数,错误;
B、2<0,减函数,正确;
C、5>0,增函数,错误;
D、对称轴为y轴,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
故选B.
8.关于x的二次函数y=﹣(x﹣1)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象的开口向上 B.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
C.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2)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分别根据抛物线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及抛物线的增减性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解答】解:A、∵二次函数y=﹣(x﹣1)2+2中,a=﹣1<0,∴此抛物线开口向下,故本选项错误;
B、∵当x=0时,y=﹣(0﹣1)2+2=1,∴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故本选项错误;
C、∵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且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
D、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9.如图,PA、PB是⊙O的切线,AC是⊙O直径,∠c=55°,则∠APB等于( )
A.55° B.60° C.65° D.70°
【考点】切线的性质.
【分析】连接OB,利用切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得到三个角为直角,根据OC=OB,利用等边对等角及外角性质求出∠AOB度数,即可求出∠APB度数.
【解答】解:连接OB,
∵PA、PB是⊙O的切线,AC是⊙O直径,
∴∠OAP=∠OBP=∠ABC=90°,
∵∠C=55°,OC=OB,
∴∠OBC=55°,
∴∠AOB=110°,
则在四边形AOBP中,∠APB=70°.
故选D.
10.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P从A点出发,按A→B→C的方向在AB和BC上移动.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1)当点P在AB上移动时,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不变,恒为4;(2)当点P在BC上移动时,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PAB∽△ADE,即可判断出y=(3<x≤5),据此判断出y关于x的函数大致图象是哪个即可.
【解答】解:(1)当点P在AB上移动时,
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
y=DA=BC=4(0≤x≤3).
(2)如图1,当点P在BC上移动时,,
∵AB=3,BC=4,
∴AC=,
∵∠PAB+∠DAE=90°,∠ADE+∠DAE=90°,
∴∠PAB=∠DAE,
在△PAB和△ADE中,
∴△PAB∽△ADE,
∴,
∴,
∴y=(3<x≤5).
综上,可得
y关于x的函数大致图象是:
.
故选: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已知关于x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则a+b+c= 0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根据题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即x=1时,ax2+bx+c=0成立,将x=1代入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
即x=1时,ax2+bx+c=0成立,
即a+b+c=0,
故答案为0.
12.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若∠AOB=15°,则∠AOB′的度数是 30° .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图形全等以及对应边的夹角等于旋转角,进而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
∴∠A′OA=45°,∠AOB=∠A′OB′=15°,
∴∠AOB′=∠A′OA﹣∠A′OB=45°﹣15°=30°,
故答案是:30°.
13.将抛物线y=2x2先沿x轴方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y=2x2+8x+5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变化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解答】解:按照“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规律,向左平移2个单位,将抛物线y=2x2先变为y=2(x+2)2,
再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3个单位抛物线y=2(x+2)2,即变为:y=2(x+2)2﹣3.
故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2x2+8x+5.
14.一元二次方程x2﹣5x+3=0的两根为m,n;则m+n的值为 5 .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直接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5x+3=0的两根为m,n,
∴m+n=5.
故答案为5.
15.观察下列一组数:,…,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 .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由分子1,2,3,4,5,…即可得出第10个数的分子为10;分母为3,5,7,9,11,…即可得出第10个数的分母为:1+2×10=21,得出结论.
【解答】解:∵分子为1,2,3,4,5,…,
∴第10个数的分子为10,
∵分母为3,5,7,9,11,…,
∴第10个数的分母为:1+2×10=21,
∴第10个数为:,
故答案为:.
16.如图,四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O是小正方形顶点,A、B、P是⊙O上的点,则tan∠APB= 1 .
【考点】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PB=∠AOB=45°,然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
【解答】解:∵∠AOB=90°,
∴∠APB=∠AOB=45°,
∴tan∠APB=tan45°=1.
故答案为1.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7.解方程:x2﹣3x+2=0.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分析】把方程的左边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为(x﹣1)(x﹣2),再利用积为0的特点求解即可.
【解答】解:∵x2﹣3x+2=0,
∴(x﹣1)(x﹣2)=0,
∴x﹣1=0或x﹣2=0,
∴x1=1,x2=2.
18.如图,△ABC与△ADE中,∠C=∠E,∠1=∠2;
(1)证明:△ABC∽△ADE.
(2)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C≌△ADE.你补充的条件为: AB=AD(答案不唯一)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由∠1=∠2,证出∠BAC=∠DAE.再由∠C=∠E,即可得出结论;
(2)由AAS证明△ABC≌△ADE即可.
【解答】(1)证明:∵∠1=∠2,
∴∠1+∠DAC=∠2+∠DAC,
∴∠BAC=∠DAE.
∵∠C=∠E,
∴△ABC∽△ADE.
(2)补充的条件为:AB=AD(答案不唯一);理由如下:
由(1)得:∠BAC=∠DAE,
在△ABC和△ADE中,,
∴△ABC≌△ADE;
故答案为:AB=AD(答案不唯一).
19.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2)、B(1,3).△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OB1.
(1)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点A1的坐标为 (﹣2,3) ;
(3)求线段OB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图形面积(写过程).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根据所画图形得出点A1的坐标;
(3)利用扇形面积公式进而得出线段OB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图形面积.
【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O即为所求;
(2)点A1的坐标为:(﹣2,3);
(3)点B扫过的图形为扇形BOB1,
∵旋转角为90°,
∴∠BOB1=90°,
∵点B(1,3),
∴OB=,
∴S扇形BOB1===π.
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0.我校开展“文明小卫士”活动,从学生会“督查部”的3名学生(2男1女)中随机选两名进行督查.
(1)请补全如下的树状图;
(2)求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的概率.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补全树状图;
(2)由(1)中的树状图可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补全如下的树状图:
(2)∵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的有2种情况,
∴P(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
21.为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居者有其屋”,某市加快了廉租房的建设力度.2013年市政府共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廉租房12万平方米,2015年投资6.75亿元人民币建设廉租房,若在这两年内每年投资的增长率相同.
(1)求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
(2)若这两年内的建设成本不变,问2015年建设了多少万平方米廉租房?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设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为x,由3(1+x)2=2015年的投资,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2015年的廉租房=12(1+50%)2,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1)设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
3(1+x)2=6.75,
解得:x=0.5,或x=﹣2.5(不合题意,舍去),
∴x=0.5=50%,
即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为50%;
(2)∵12(1+50%)2=27,
∴2015年建设了27万平方米廉租房.
22.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
(1)若∠AOD=52°,求∠DEB的度数;
(2)若OC=3,OA=5,求AB的长.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
【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得到=,再根据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得知∠E=∠O,据此即可求出∠DEB的度数;
(2)由垂径定理可知,AB=2AC,在Rt△AOC中,OC=3,OA=5,由勾股定理求AC即可.
【解答】解:(1)∵AB是⊙O的一条弦,OD⊥AB,
∴=,∴∠DEB=∠AOD=×52°=26°;
(2)∵AB是⊙O的一条弦,OD⊥AB,
∴AC=BC,即AB=2AC,
在Rt△AOC中,AC===4,
则AB=2AC=8.
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23.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y=的图象交于点A﹙﹣2,﹣5﹚C﹙5,n﹚,交y轴于点B,交x轴于点D.
(1)求反比例函数y=和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
(2)连接OA,OC.求△AOC的面积.
(3)直接写kx+b﹣>0的解集.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首先求得B的坐标,然后根据S△AOC=S△AOB+S△BOC求解;
(3)kx+b﹣>0的解集就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边时对应的x的范围.
【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2,﹣5﹚,
∴m=(﹣2)×(﹣5)=10.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点C﹙5,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n==2.
∴C的坐标为﹙5,2﹚.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C,将这两个点的坐标代入y=kx+b,得
解得,
∴所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3.
(2)∵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交y轴于点B,
∴B点坐标为﹙0,﹣3﹚.
∴OB=3.
∵A点的横坐标为﹣2,C点的横坐标为5,…
∴S△AOC=S△AOB+S△BOC=OB•|﹣2)+OB×5=OB(2+5)=.
(3)x的范围是:﹣2<x<0或x>5.
24.如图1,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C为圆弧上一点,AD垂直于过C点的切线,垂足为D,AB的延长线交直线CD于点E.
(1)求证:AC平分∠DAB;
(2)若AB=4,B为OE的中点,CF⊥AB,垂足为点F,求CF的长;
(3)如图2,连接OD交AC于点G,若=,求sin∠E的值.
【考点】圆的综合题;平行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切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1)连结OC,如图1,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C⊥DE,而AD⊥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OC∥AD,所以∠2=∠3,加上∠1=∠3,则∠1=∠2,所以AC平分∠DAB;
(2)如图1,由B为OE的中点,AB为直径得到OB=BE=2,OC=2,在Rt△OCE中,由于OE=2OC,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OEC=30°,则∠COE=60°,由CF⊥AB得∠OFC=90°,所以∠OCF=30°,再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OF=OC=1,CF=OF=;
(3)连结OC,如图2,先证明△OCG∽△DAG,利用相似的性质得==,再证明△ECO∽△EDA,利用相似比得到==,设⊙O的半径为R,OE=x,代入求得OE=3R;最后在Rt△OCE中,根据正弦的定义求解.
【解答】(1)证明:连结OC,如图1,
∵DE与⊙O切于点C,
∴OC⊥DE,
∵AD⊥DE,
∴OC∥AD,
∴∠2=∠3,
∵OA=OC,
∴∠1=∠3,
∴∠1=∠2,
即AC平分∠DAB;
(2)解:如图1,
∵直径AB=4,B为OE的中点,
∴OB=BE=2,OC=2,
在Rt△OCE中,OE=2OC,
∴∠OEC=30°,
∴∠COE=60°,
∵CF⊥AB,
∴∠OFC=90°,
∴∠OCF=30°,
∴OF=OC=1,
CF=OF=;
(3)解:连结OC,如图2,
∵OC∥AD,
∴△OCG∽△DAG,
∴==,
∵OC∥AD,
∴△ECO∽△EDA,
∴==,
设⊙O的半径为R,OE=x,
∴=,
解得OE=3R,
在Rt△OCE中,sin∠E===.
25.如图,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
(3)有一个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AB上向点B运动,另一个点N从 点D与点M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到达点B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N运动到何处时,△MNB面积最大,试求出最大面积.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代入A(1,0)和C(0,3),解方程组即可;
(2)求出点B的坐标,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当△PBC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CP=CB;②BP=BC;③PB=PC;
(3)设AM=t则DN=2t,由AB=2,得BM=2﹣t,S△MNB=×(2﹣t)×2t=﹣t2+2t,运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解决问题;此时点M在D点,点N在对称轴上x轴上方2个单位处或点N在对称轴上x轴下方2个单位处.
【解答】解:(1)把A(1,0)和C(0,3)代入y=x2+bx+c,
解得:b=﹣4,c=3,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4x+3;
(2)令y=0,则x2﹣4x+3=0,
解得:x=1或x=3,
∴B(3,0),
∴BC=3,
点P在y轴上,当△PBC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如图1,
①当CP=CB时,PC=3,∴OP=OC+PC=3+3或OP=PC﹣OC=3﹣3
∴P1(0,3+3),P2(0,3﹣3);
②当PB=PC时,OP=OB=3,
∴P3(0,﹣3);
③当BP=BC时,
∵OC=OB=3
∴此时P与O重合,
∴P4(0,0);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3+3)或(0,3﹣3)或(0,﹣3)或(0,0);
(3)如图2,设A运动时间为t,由AB=2,得BM=2﹣t,则DN=2t,
∴S△MNB=×(2﹣t)×2t=﹣t2+2t=﹣(t﹣1)2+1,
即当M(2,0)、N(2,2)或(2,﹣2)时△MNB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