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会使用“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掌握盐类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利用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盐类的化学性质,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复分解反应。
【难点】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盐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114页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归纳出常见盐的溶解性,填空并记忆:
钾、钠、铵盐都能溶;硝酸盐溶水影无踪;氯化物不溶银,硫酸盐不溶钡;碳酸盐基本都不溶(常见的碳酸盐沉淀CaCO3、BaCO3);可溶性的碱有KOH、NaOH、NH3·H2O。
2.请完成下列方程式:
(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eq \(=====,\s\up7( ))Na2SO4+Cu(OH)2↓;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eq \(=====,\s\up7( ))FeSO4+Cu;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aCO3+2HCleq \(=====,\s\up7( ))CaCl2+H2O+CO2↑;
(4)硝酸银溶液和盐酸反应:AgNO3+HCleq \(=====,\s\up7( ))HNO3+AgCl↓;
(5)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Na2SO4+Ba(NO3)2eq \(=====,\s\up7( ))2NaNO3+BaSO4↓。
3.请试着总结出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例如:Fe+CuCl2eq \(=====,\s\up7( ))FeCl2+Cu;
(2)盐+酸→新盐+新酸
例如:NaHCO3+HCleq \(=====,\s\up7( ))NaCl+H2CO3;
(3)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例如:CuSO4+2NaOHeq \(=====,\s\up7( ))Cu(OH)2↓+Na2SO4;
(4)可溶性盐+可溶性盐→两种新盐
例如:AgNO3+NaCleq \(=====,\s\up7( ))AgCl↓+NaNO3。
【教师点拨】
盐和碱(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要能溶于水。
【跟进训练】
1.将X溶液分别加入Ag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中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则X是( A )
A.BaCl2 B.HCl
C.NaOH D.Ca(NO3)2
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B )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3.为检验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展开探究:
(1)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他不能(填“能”或“不能”)成功,理由是NaOH变质会生成Na2CO3,而Na2CO3水溶液也显碱性。
(2)乙同学在三支试管中各放入少量的该瓶溶液,用酸、碱、盐三种物质分别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均获得成功。他所用的试剂依次是(写化学式):酸HCl;碱Ca(OH)2;盐CaCl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知识点二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74~7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双交换、价不变”(即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通式:AB+CDeq \(――→,\s\up7( ))CB+AD。
3.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气体或水,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4.填空。
【合作探究】
1.如何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SOeq \\al(2-,4)?
答:取少量待测液滴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入Ba(NO3)2溶液,如果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溶液中含SOeq \\al(2-,4)。
2.如何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Cl-?
答:取少量待测液滴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入AgNO3溶液,如果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溶液中含Cl-。
【教师点拨】
1.并不是所有的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如:CO2+Ca(OH)2eq \(=====,\s\up7( ))CaCO3↓+H2O,反应物间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是复分解反应;3NO2+H2Oeq \(=====,\s\up7( ))2HNO3+NO,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也不是复分解反应。
2.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Fe2O3+6HCleq \(=====,\s\up7( ))2FeCl3+3H2O。
【跟进训练】
1.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B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2.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它们的溶液中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则BaCl2溶液和NaNO3溶液混合后,不能(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H2SO4+Ba(OH)2eq \(=====,\s\up7( ))BaSO4↓+2H2O。
3.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表中内容补充完整。
【提出问题】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是否真的发生了反应?
【实验方案】小丽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请你和她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拓展】小丽结合所学知识,认为初中常见的酸碱之间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她判断的依据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复分解反
应的类型
反应物满足的条件
生成物满足的条件
举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酸+金属
氧化物
酸可溶
有水生成
Fe2O3+6HCleq \(=====,\s\up7( ))2FeCl3+3H2O
酸+碱
酸可溶
有沉淀或水生成
HCl+NaOHeq \(=====,\s\up7( ))NaCl+H2O
酸+盐
酸可溶
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HCl+AgNO3eq \(=====,\s\up7( ))AgCl↓+HNO3
碱+盐
都可溶
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3KOH+FeCl3eq \(=====,\s\up7( ))Fe(OH)3↓+3KCl
盐+盐
都可溶
有沉淀生成
BaCl2+Na2SO4eq \(=====,\s\up7( ))BaSO4↓+2NaCl
OH-
NOeq \\al(-,3)
Cl-
SOeq \\al(2-,4)
H+
-
溶、挥
溶、挥
溶
Na+
溶
溶
溶
溶
Ca2+
溶
溶
溶
微
Ba2+
溶
溶
溶
不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钾溶液
硝酸钡溶液
稀硫酸
能反应
不能反应
能反应
能反应
判断
依据
有水生成
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有气体和水生成
有沉淀生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②向①所得液体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红色逐渐变浅至消失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活动与探究1,提出问题,交流回答,演示实验1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教具准备,授课教案,教师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