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183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单元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183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单元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8183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分)
1.下列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 )
A.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0s
B.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5s
C.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s
D.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1s
2.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
D.课桌的高度为1.2m
3.下列常见数据的估测合理的是( )
A.中学生身高约为160dm
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4.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3.81cm
B.3.68cm
C.3.80cm
D.3.8cm
5.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错误无法消除
C.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无法减小误差
D.误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减小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人为产生的,完全可以避免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从而消除了误差
C.多次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B.空中飞行的小鸟
C.一杯热水变凉D.地球绕太阳公转
8.小明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发现运动员们始终在屏幕内部,但是为什么他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关于这个现象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们在进行机械运动
B.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C.我们看到运动员始终在屏幕内部是因为现场的摄像机也在运动
D.我们感觉某位运动员跑的很快是以电视屏幕为参照物的
9.如图所示是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小明同时拍下了固定的旗杆上随风飘动的五星红旗和附近的甲、乙两个火炬的照片,根据照片中火焰的飘动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乙火炬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C.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10.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
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
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11.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
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更远
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可能运动更慢
1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1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C.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D.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没有关系
14.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3m/s和1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南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2m/s;向南B.2m/s;向北C.4m/s;向南D.4m/s;向北
15.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地同时在条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是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正确的是( )
①t可能是20秒
②t可能是30秒
③t可能是50秒
④t可能是150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P点18米的Q处,时间差为△t,则( )
A.甲比乙先到达Q处,△t=12s
B.甲比乙先到达Q处,△t=18s
C.乙比甲先到达Q处,△t=12s
D.乙比甲先到达Q处,△t=18s
1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A物体运动了3m后停止
B.B物体做加速运动
C.vA<vB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18.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5 m/s;5 m/sB.5m/s;6.67 m/s
C.20 m/s;3.33 m/sD.1.67m/s; 5 m/s
1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人做一次深呼吸D.人跑50m
20.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21.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2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1.2m/s
B.唱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为50s
C.教室内普通课桌的高度为1.4m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m
23.2019年12月份,莘县连续多日雾霾天气,“PM2.5”颗粒物是造成阴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毫米B.纳米C.微米D.厘米
24.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9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
A.36km/hB.60km/hC.82km/hD.108km/h
25.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
26.下列几种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运动员100m赛跑
B.汽车开出后行驶的一段路程
C.苹果以3m/s的恒定速度竖直下落
D.飞出炮口后在空中飞行的炮弹
27.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
A.来来往往的行人B.迎面而来的车辆
C.他所骑的电动车D.街道两边的房屋
28.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动,在河面上的A、B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动,两条船运动状态是( )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
29.小雨和妈妈一起在街道上自东向西行走,一位快递小哥骑着摩托车从她们后面向西快速行驶,则快递小哥看到小雨和妈妈的运动情况是( )
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
30.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且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32.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分别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在同一桌面同一起点同时向右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4s时甲、乙运动的路程之差为16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右运动
二.多选题(共1小题,每题8分)
33.如图1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00N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3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3m/s
B.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33W
C.0﹣8s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750J
D.0﹣10s内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990J
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2分)
34.某校运动会上,裁判在1000m长跑比赛的终点处用停表记录下某同学的成绩,如图所示,这位同学的此次长跑的成绩是 s。
35.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32cm、9.81cm、9.33cm、9.34cm,则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为 cm。
36.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宽度是 cm。小明测量某物体长度的五次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
37.一大桥长为1120m,一列280m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 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 的。用一把金属材料制成的刻度尺,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把它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8.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a)所示,乙的v﹣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甲 v乙(选填“<”、“=”或“>”)其中v甲=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39.在物理学中时间测量仪器是 。
四.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每题4分)
40.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其工作原理是液体的 性质。
4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 ,所需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 。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 (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
(3)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3与路程s3,计算得到v3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3,再测量路程s3,计算得到v3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3=t1﹣t2,s3=s1﹣s2,再计算得到v3
(4)实验中全程s1的平均速度v1,上半程s2的平均速度v2,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三者间的大小关系是 。
(5)若选用的刻度尺是用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的金属材料做成,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速度的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2.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便于减小 (选填“时间”或“路程”)的测量产生的误差。
(3)如图,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如图,小组的成员分别画了小车从A运动到C的几个图象,其中与实验相符的是
43.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
(1)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两种观测刻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是 cm。
(2)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选填“甲”或“乙”)。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44.小明在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将一个滴水器(如图甲,每隔0.2s滴一滴红墨水)固定在长为12cm的小车上,让小车从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倾角的铺有白纸带直轨道上由静止下滑,如图乙所示:
(1)如图丙所示是纸带上留下的红墨水轨迹(A点是第一个点)及测得的小车运动的路程数据,分析可知小车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AE段的平均速度为 m/s。若斜面、纸带和刻度尺足够长,则E点后下一个印记点应位于刻度线 cm处。
(2)取下滴水器,小明将纸带放回轨道并适当降低倾角,使小车以0.09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并通过纸带上的所有印记点,则小车完全通过CE段需要 s。
45.在图1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长些,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大/小)
(3)实验中测得AB段的路程如图为SAB= cm,如果测得时间为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4)图2是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车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46.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20cm、40cm、60cm和80cm处所用的时间;
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1s、2s、3s和4s所通过的距离为便于操作,应选方案 。
(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的较 (选填“快”或“慢”),实验中,在如图玻璃管上应选择 线(选填“甲”或“乙”)作为起点O更合理。
(3)小明在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比。
(4)小明进一步研究“直线运动的规律”,他让可调速电动玩具车沿某一平直跑道运动,如图乙所示,该车在0到第2s末内通过的路程为20m,在第2s末到第5s末通过的路程为30cm,在第5s末到第9s末通过的路程为40cm。则关于该车在0~9s内的运动过程图象描述一定错误的是 。
五.计算题(共4小题,每题5分)
47.小明家车的车长4m,车宽2m,最高车速为180km/h,星期一小明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富川中学上学,途经阳新大道某路段时,从路边突然跑出一条小狗,小狗沿AB方向以1m/s的速度垂直横穿公路。如图,当小狗处于开始穿越的A点时,小车车头到AB的垂直距离为60m,已知A、C间的距离为8m,车靠近中线行驶,且该路的限速为40km/h,试计算小明爸爸的驾车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才不会撞到小狗?
48.某工程队在一次爆破中,用来填装炸药的炮孔横截面积12.5cm2,深2m,使用炸药密度为1.2×103kg/m3,用一条长1m的引火线引爆,此引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9cm/s。
(1)若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否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495m远的安全区?
(2)若此炮孔全部用炸药填满,需要这种炸药多少kg?
49.如图是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关系图象。求:
(1)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兔子到达终点时,乌龟距离终点还有多远?
50.小明从家中赶往汽车站要乘车去往云州区,去往车站的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小明骑车的是图甲中哪一段?(请计算说明)
(2)小明乘车经过某处时,发现一个交通指示牌,如图乙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云州区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分)
1-32DCBCDDCDDBADCADCDABBABCCDCCCDBBB
二.多选题(共1小题,每题8分)
33.AD。
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2分)
34.217.5。
35.0.1;9.33。
36.1mm;1.40;1mm;2.52。
37.20;运动;偏大。
38.<;4;运动。
39.秒表。
四.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每题4分)
40.(1)量程;5.25;(2)﹣4;热胀冷缩。
41.(1)v=;停表;(2)较小;时间;(3)C;(4)v3>v1>v2;(6)偏大。
42.(1)v=;(2)小;时间;(3)40.0;0.2;(4)B。
43.(1)1;B;4.40;(2)乙;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44.(1)加速;1;125;(2)8。
45.(1)v=;(2)小;(3)40.0; 0.25;(4)C。
46.(1)一;(2)慢;乙;(3)正;(4)C。
五.计算题(共4小题,,每题5分)
47.当汽车的速度大于28.8km/h且小于40km/h或小于21.6km/h时,不会撞到小狗。
48.(1)能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495m远的安全区。
(2)若此炮孔全部用炸药填满,需要这种炸药3kg。
49.(1)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4m/s;
(2)兔子到达终点时,乌龟距离终点还有24.24m远。
50.(1)AB段是骑车的;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云州区至少需要的时间为0.5h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4
2.51
3.75
5.02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机械运动(B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机械运动(B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B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机械运动(A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机械运动(A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A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A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