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1)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576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1)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576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1)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576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7页。
2021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1)一.选择题(共18小题,满分54分,每小题3分)
1.(3分)正常情况下,人每呼吸1次的时间大约( )
A.1秒 B.5秒 C.10秒 D.20秒
2.(3分)火车时刻表上标明某次列车由甲地发车的时刻为13:35,到达乙地为次日9:50,则火车运行时间为( )
A.3时35分 B.20时25分 C.23时5分 D.20时15分
3.(3分)春节摆放年桔是广东的一个传统,花农往往用种植年桔盆栽的花盆直径来区分盆栽的型号大小,图是一位身高170cm的花农站在一盆型号为“60分”的年桔旁边,则你可以估计该年桔花盆的直径d为( )
A.60m B.60dm C.60cm D.60mm
4.(3分)小明同学在测量细铜丝直径的实验中,他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是其剖面图,根据刻度尺的测量值,下列关于细铜丝直径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34.0mm B.96.0mm C.0.16cm D.4.7 mm
5.(3分)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6.(3分)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根条形木块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木块的长度分别是( )
A.1cm、8.30cm B.1cm、2.30cm C.1mm、2.80cm D.1mm、2.30cm
7.(3分)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B.使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只能减小无法避免
D.认真细致测量,正确使用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9.(3分)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雪花纷飞 B.雄鹰翱翔 C.飞机起飞 D.桂花飘香
10.(3分)如图所示,小球和小车先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相机先后拍下了甲、乙两图片,拍照过程中小车可能( )
A.向东加速 B.向东减速 C.向西加速 D.向西减速
11.(3分)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
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
C.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
12.(3分)如图所示,跳伞员匀速下降阶段,观察到无人机是静止的,则相对地面来说,无人机所做的运动是( )
A.相对静止 B.减速下降 C.加速升高 D.匀速运动
13.(3分)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是1: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14.(3分)如图显示了在陆地、水中、空中运动最快的三种动物,它们的速度大小(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15.(3分)下列s﹣t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6.(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为15m/s
B.第5s时甲乙相遇
C.乙一直以5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图中可看出甲比乙运动得快
17.(3分)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18.(3分)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1~3s内的平均速度为0.5m/s
C.物体在0~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D.物体在0~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9.(1分)一本200页的书,厚度为8mm,每张纸厚度是 mm。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如图甲所示的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 cm。图乙停表示数为 s
20.(1分)图中木块的长度是 cm。
21.(1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中,人眼所在位置正确的是 (A/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22.(1分)误差是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若五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8.38cm、8.36cm、8.368cm、8.39cm、8.37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
23.(1分)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再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完成了“送货上门”服务,飞船直冲云霄中,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分,每小题1分)
24.(1分)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 、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补全表格中的数据。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1)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9分)
25.(9分)张老师元旦放假驾车从郑州到白云山游玩,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3h到白云山,休息18min后,再以85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2h到天然氧吧。求:
(1)张老师从郑州到白云山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张老师从郑州到天然氧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9分)最近,我们看到人民日报八一(2018年)推出的微视频《军人一分钟》,微视频中说歼20在1分钟内可以战斗巡航52公里!你没有听错,真的是1分钟内战斗巡航52公里!1公里=1千米
(1)歼20在这1分钟内速度等于多少m/s?
(2)若用这个速度飞行,1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2021年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1)一.选择题(共18小题,满分54分,每小题3分)
1.(3分)正常情况下,人每呼吸1次的时间大约( )
A.1秒 B.5秒 C.10秒 D.20秒
【解答】解:
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的次数在15次次左右,所以呼吸一次的时间在4s左右,5s符合实际。
故选:B。
2.(3分)火车时刻表上标明某次列车由甲地发车的时刻为13:35,到达乙地为次日9:50,则火车运行时间为( )
A.3时35分 B.20时25分 C.23时5分 D.20时15分
【解答】解: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
t=(24:00﹣13:35)+9:50=10h25min+9h50min=19h75min=20时15分。
故选:D。
3.(3分)春节摆放年桔是广东的一个传统,花农往往用种植年桔盆栽的花盆直径来区分盆栽的型号大小,图是一位身高170cm的花农站在一盆型号为“60分”的年桔旁边,则你可以估计该年桔花盆的直径d为( )
A.60m B.60dm C.60cm D.60mm
【解答】解:成年人的步幅约75cm,由图知,花盆直径略小于此数值,在60cm左右。
故选:C。
4.(3分)小明同学在测量细铜丝直径的实验中,他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是其剖面图,根据刻度尺的测量值,下列关于细铜丝直径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34.0mm B.96.0mm C.0.16cm D.4.7 mm
【解答】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6.40cm对齐,右侧与9.6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9.60cm﹣6.40cm=3.20cm;已知细铜丝的圈数为n=20;故d===0.16cm;故C正确。
故选:C。
5.(3分)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解答】解:
测量的四次测量结果为18.12cm,18.13cm,18.11cm,18.14cm,为了减小误差,取四次的平均值:≈18.13c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3分)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根条形木块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木块的长度分别是( )
A.1cm、8.30cm B.1cm、2.30cm C.1mm、2.80cm D.1mm、2.30cm
【解答】解: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5.50cm对齐,右侧与8.3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8.30cm﹣5.50cm=2.80cm。
故选:C。
7.(3分)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测量的始端未与0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
B、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故B错误;
C、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部分,故C错误;
D、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8.(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B.使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只能减小无法避免
D.认真细致测量,正确使用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解答】解:A、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因此误差不是错误,故A错误;
B、使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
C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3分)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雪花纷飞 B.雄鹰翱翔 C.飞机起飞 D.桂花飘香
【解答】解:
A、雪花纷飞,雪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雄鹰翱翔,雄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飞机起飞,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桂花飘香,是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3分)如图所示,小球和小车先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相机先后拍下了甲、乙两图片,拍照过程中小车可能( )
A.向东加速 B.向东减速 C.向西加速 D.向西减速
【解答】解:由图知,以灯泡为参照物,甲、乙两图比较,小车是靠近灯泡的,所以小车向东运动;
甲图中小球位于小车的左侧,乙图中小球位于小车的右侧,已知小车向东运动,而小球突然从小车左侧运动到了小车右侧,可能原因是小车突然减速,小球由于惯性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造成的。
综合分析可知,小车可能向东做减速运动。
故选:B。
11.(3分)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
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
C.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
【解答】解: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和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诗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细细品味古诗,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B错误;
CD、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3分)如图所示,跳伞员匀速下降阶段,观察到无人机是静止的,则相对地面来说,无人机所做的运动是( )
A.相对静止 B.减速下降 C.加速升高 D.匀速运动
【解答】解:跳伞员匀速下降阶段,观察到无人机是静止的,说明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即它们的运动状态相同,因此,则相对地面来说,无人机所做的运动与跳伞员相同,都是匀速下降。故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13.(3分)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是1: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解答】解:已知甲乙通过的路程比和时间比,根据公式v=可得:
甲乙的速度比==×=×=。
故选:D。
14.(3分)如图显示了在陆地、水中、空中运动最快的三种动物,它们的速度大小(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解答】解:猎豹的速度是40m/s,也就是144km/h;
旗鱼的速度是108 km/h;
褐海燕的速度:v===300km/h;
因此,速度最快的是褐海燕。
故选:C。
15.(3分)下列s﹣t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故A符合题意;
B、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越来越大,但是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物体不做匀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越来越大,但是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物体不做匀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为15m/s
B.第5s时甲乙相遇
C.乙一直以5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图中可看出甲比乙运动得快
【解答】解:
A、由图像可知,5s内甲通过的路程为15m,则甲的速度:v===3m/s,故A错误;
B、已知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由图像可知,5s时,甲乙通过的距离相等,所以第5s时甲乙相遇,故B正确;
CD、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前3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3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前3s,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所以前3s乙比甲运动得快;3s后,甲比乙运动得快,故CD错误。
故选:B。
17.(3分)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解答】解:由图知,甲车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甲车做匀速运动;乙车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运动,速度为2m/s。
A、由图可知,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开始速度不为0,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
BD、由图甲可知,甲车的速度为v甲===2m/s;由乙图可知,v乙=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D正确、B错误;
C、不知道甲、乙两车的出发地点、运动方向,无法判断5s后是否相遇,故C错误。
故选:D。
18.(3分)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1~3s内的平均速度为0.5m/s
C.物体在0~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D.物体在0~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解答】解:A、物体在1~3s内路程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物体在1~3s内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故C正确;
D、物体在0~5s内的平均速度为:v===0.4m/s,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9.(1分)一本200页的书,厚度为8mm,每张纸厚度是 0.08 mm。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如图甲所示的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 0.18 cm。图乙停表示数为 275.1 s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纸的张数为张=100张,总厚度为8mm,则每张纸厚度为:=0.08mm;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60cm对齐,估读为9.60cm,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9.60cm﹣6.00cm=3.60cm;已知细铜丝的圈数为n=20;故d===0.18cm;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240s,在秒表的外面表盘上,1s中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秒针指针指在35.1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5.1s,停表示数为:240s+35.1s=275.1s。
故答案为:0.08;0.18;275.1。
20.(1分)图中木块的长度是 3.75 cm。
【解答】解:
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木块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6.7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75cm﹣3.00cm=3.75cm。
故答案为:3.75。
21.(1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中,人眼所在位置正确的是 (A/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 cm,该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
【解答】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B正确;
相邻两条刻度线所表示的长度为0.1c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该物体的长度是2.50cm。
故答案为:B;0.1;2.50,。
22.(1分)误差是 不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若五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8.38cm、8.36cm、8.368cm、8.39cm、8.37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8.38cm 。
【解答】解: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测量时存在的,是不可以避免的。
8.368cm的分度值与其它四个数据不同,是错误的数据;测量长度最终的记录结果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故记录结果为:
L=≈8.38cm。
故答案为:不可以;8.38cm。
23.(1分)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再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完成了“送货上门”服务,飞船直冲云霄中,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运动 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 静止 的。
【解答】解: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分,每小题1分)
24.(1分)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实验器材】小车、 刻度尺 、 停表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补全表格中的数据。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1)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变速 (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解答】解: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测量路程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要用停表;
实验数据:
小车在AB段的速度为:vAB===15cm/s;
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20cm/s;
小车在AC段的速度为:vAC==≈17.41cm/s。
实验分析:
(1)由上面实验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故答案为:v=;刻度尺;停表;
实验数据: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5
20
17.41
(1)变速;(2)减小。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9分)
25.(9分)张老师元旦放假驾车从郑州到白云山游玩,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3h到白云山,休息18min后,再以85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2h到天然氧吧。求:
(1)张老师从郑州到白云山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张老师从郑州到天然氧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答】解:(1)根据v=可得,从郑州到白云山行驶的路程:
s1=v1t1=90km/h×3h=270km;
(2)白云山到天然氧吧的路程:
s2=v2t2=85km/h×1.2h=102km,
张老师从郑州到天然氧吧的总路程为:
s=s1+s2=270km+102km=372km,
总时间为:
t=t1+t2+t3=3h+1.2h+h=4.5h,
张老师从郑州到天然氧吧的平均速度为:
v==≈82.7km/h。
答:(1)张老师从郑州到白云山行驶的路程是270km;
(2)张老师从郑州到天然氧吧的平均速度是82.7km/h。
26.(9分)最近,我们看到人民日报八一(2018年)推出的微视频《军人一分钟》,微视频中说歼20在1分钟内可以战斗巡航52公里!你没有听错,真的是1分钟内战斗巡航52公里!1公里=1千米
(1)歼20在这1分钟内速度等于多少m/s?
(2)若用这个速度飞行,1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解答】解:(1)歼20在1分钟内可以战斗巡航52公里,故在1min的速度是:
v==≈867m/s;
(2)若用这个速度飞行,1小时可以飞行的路程是:
据v=得:
s=vt=867m/s×3600s=3.12×106m=3120km;
答:(1)歼20在这1分钟内速度等于867m/s;(2)若用这个速度飞行,1小时可以飞行3120km。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0/20 13:45:34;用户:科学账号;邮箱:yjpxxx15@xyh.com;学号:304792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关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