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834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834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834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9分 , )
1. 如图所示,是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加受油机编队,则(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2. 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 )
A.课桌的高度为1.6mB.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为7.1m/s
C.人的脉搏跳动为60次/秒D.教室高约为1.5m
3. 如图所示是通过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5s闪拍一次,小汽车的车身长约为3m,则此段时间内小汽车的运动速度约为( )
A.3m/sB.6m/s
4.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那个数据是可能的( )
A.24cm
5. 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哪个是正确的( )
A.B.
C.D.
6. 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如图所示,国产歼−15舰载机以80m/s的水平速度降落在静止的“辽宁号”航母水平甲板上,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经历2.5s速度减小为零.若将上述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关于舰载机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为32m/s2
B.平均速度为32m/s
C.此次运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40m/s
D.位移为100m
8. 如图所示的工具可直接用于测量( )
A.长度B.时间C.质量D.体积
9. 龟兔在赛跑的冲刺阶段路遇小河,乌龟便驮起兔子过河,体现了团队合作实现双赢的精神。此时说兔子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河岸B.乌龟C.天空D.终点牌
10. 在新型汽车的研制过程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迎面吹来,可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空气相对于模型是静止的
C.汽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D.汽车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1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某人身高182dm
B.物理课本宽18.2cm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10m/s
D.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4s
1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13.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中学生行走一步D.人打一个哈欠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9 小题 ,每题 1 分 ,共计9分 , )
14. 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________m/s,合________km/h.
15.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__的;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是________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________而言的.
16.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测得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17. ________是表示物体快慢程度的物理量,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对于运动员奔跑快慢的比较,看台上的观众是采取________的方法,而裁判是采取________的方法.
18. 物理学中,把物体间________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②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我们在观看长跑比赛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些,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而裁判员认定,到达终点用时间少的运动员跑得快些,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填写序号)
20.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21.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s。
22.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________,简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32分 , )
23. 小王骑共享单车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再步行原路返回家中,其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
(1)小王去学校时的速度为多少.
(2)小王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4. 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4s时间,后一半路程也是匀速运动,速度为12m/s,若全程长为48m,求:
(1)前半路程的速度?
(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
(3)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
25.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6. 某列车由商丘开往郑州,已知商丘到郑州的铁路长200km,该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问题:
(1)列车从开封到郑州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列车由商丘到郑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中途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9分 , )
27.(9分)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用公式表示)
(2)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3)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4)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________.
A.B.
C.D.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1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9分 )
1.
【答案】
D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C.加油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战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故AC错误.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战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2.
【答案】
B
【考点】
长度的估测
时间的估测
【解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学校课桌的高度为学生身高的一半约为0.8m=80cm,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速度一般在7m/s左右,选项B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C左右,感觉温暖舒适的温度在25∘C左右,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3.
【答案】
D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先根据车身长估算出每一次曝光汽车行驶的路程,然后根据照片计算出小汽车行驶的总路程和所用的总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汽车的速度。
【解答】
已知车身长3m,则相邻两车的间隔约为6m,
那么每一次曝光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6m+3m=9m;
因此汽车的速度为v===18m/s=64.8km/h。
4.
【答案】
C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在刻度尺分度值之后应再估读一位,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
【解答】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结果应准确到1mm,在1mm之后还应再估读一位;
A、24cm,记录结果准确到1dm,故A不符合题意;
B、24.1cm,记录结果准确到1cm,故B不符合题意;
C、24.12mm,记录结果准确到1mm,故C符合题意;
D、24.122m,记录结果准确到0.1mm,故D不符合题意。
5.
【答案】
D
【考点】
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图可知,A物体的距离不随时间变化,因此A物体是静止的;B物体的路程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即B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图中A物体匀速运动,B物体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B.图中A物体加速运动,B物体减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C.图中A、B两个物体都做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D.图中A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故选D.
6.
【答案】
D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③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解答】
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
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
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
7.
【答案】
D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加速度;根据x=v+v02t求解位移;由v¯=v+v02求解平均速度;采用逆向思维,由速度位移的关系式可求得中间位置的速度.
【解答】
解: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Δt=0−802.5m/s2=−32m/s2,故A错误;
B.根据推论,v¯=v+v02=802m/s=40m/s,故B错误;
C.采用逆向思维,中间位置的速度v′2=2ax2,解得:v′=402m/s,故C错误;
D.根据x=v+v0t=802×2.5m=100m,所以能求出战斗机在甲板上运动的位移,故D正确.
故选:D.
8.
【答案】
B
【考点】
质量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量筒的使用
时间的测量
【解析】
首先明确图中是一块秒表,然后明确每个选项中的物理量的测量工具即可做出选择.
【解答】
解:已知图中是一块秒表,
A.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故A错误.
B.秒表可以直接测量时间,故B正确.
C.质量的测量仪器是天平,故C错误.
D.测量体积的仪器是量筒或量杯,故D错误.
故选B.
9.
【答案】
B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D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B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
时间的估测
长度的估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C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
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故B错误;
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C正确;
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D错误;
故选:C.
13.
【答案】
B
【考点】
时间的估测
【解析】
在这些经历中,同学只要对一秒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就不难找到答案,如果实在搞不清,可以现场做一下小实验,比较,然后排除错误答案。
【解答】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比心脏跳得快,约为0.3秒。
B、心脏正常跳动一次,大约需要0.8秒。
C、中学生平均行走一步,大约需要0.5秒。
D、人打一个阿欠,大约需要4∼7秒。
通过比较:B最接近一秒,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9 小题 ,每题 1 分 ,共计9分 )
14.
【答案】
200,720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已知s=1000m,t=5s,根据速度公式v=st即可求出飞机飞行的速度,再根据m/s和km/h之间的进率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v=st=1000m5s=200m/s,
1m/s=3.6km/h,
200m/s=200×3.6km/h=720km/h.
15.
【答案】
运动,静止,地面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被选作标准的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就是静止的。
【解答】
解: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16.
【答案】
1,3.00
【考点】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最小刻度间的刻度值;读数时一定要估读,物体的长度为图示中的末刻度值减去初始刻度值。
【解答】
解: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被测物体的长度L=3.00cm−0cm=3.00cm.
17.
【答案】
速度,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慢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速度是表示物体快慢程度的物理量,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对于运动员奔跑快慢的比较,看台上的观众是采取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的方法,而裁判是采取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慢的方法.
18.
【答案】
位置,自己或飞机
【考点】
机械运动
【解析】
(1)物理学中,把物体间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
解:物理学中,把物体间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被研究的物体是指挥员,指挥员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指挥员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做参照物,并且选择一个与指挥员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的物体为参照物.选择自己或飞机都可以.
故答案为:位置;自己或飞机.
19.
【答案】
①,②
【考点】
运动快慢的比较
【解析】
了解观众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员的比较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
【解答】
运动员同时起跑,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众认为跑在前面跑的快,即相同的时间比路程,所以是上述第①种方法;
裁判员在终点,他们是通过相同的路程看谁用时少来比较快慢,即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所以是上述第②种方法。
20.
【答案】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1.
【答案】
2.50,337.5
【考点】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解析】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首先明确其零刻线和分度值,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停表的使用:①先按下复位按钮,使分针和秒针都指在零刻线处;②按一下开始按钮,指针开始转动,再按一下就停止;③读出分针、秒针的读数,就是两次按按钮的间隔时间。
【解答】
(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向6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停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2.50;337.5。
22.
【答案】
机械运动,运动
【考点】
机械运动
【解析】
在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宇宙间的运动是绝对的.
【解答】
解: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体的普遍规律,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故答案为:机械运动;运动.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32分 )
23.
【答案】
(1)小王去学校是的速度为6m/s.
(2)小王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4m/s.
【考点】
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小王去学校时的速度:v1=s1t1=1800m5×60s=6m/s.
(2)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st=3600m25×60s=2.4m/s.
24.
【答案】
(1)前半路程的速度是6m/s;
(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是2s;
(3)全程平均速度为8m/s.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
(1)求出物体通过前一半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st求平均速度;
(2)先根据速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后半程的运动时间;又知道物体运动路程,根据公式v=st求平均速度.
【解答】
解:(1)前半路程的速度v前=s前t前=24m4s=6m/s;
(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t后=s后v后=24m12m/s=2s;
(3)全程平均速度v=st=48m6s=8m/s.
25.
【答案】
【考点】
平均速度的测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6.
【答案】
(1)列车从开封到郑州所用的时间为40min;
(2)列车由商丘到郑州的平均速度为80km/h;
(3)这列火车的长度是100m.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列车由B发车的时间与到达C的时间差就是列车的运行时间;
(2)已知由A到D的路程S,先求出列车由A到D的运行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火车的平均速度.
(3)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火车长的差,知道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就会求出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路程;
而火车在隧道中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火车长度的差,据此求解.
【解答】
解:(1)根据列车在开封的出发时间为20:08,抵达郑州的时间为20:48,可得列
车所用时间为t=40min.
(2)商丘到郑州的路程s=200km,列车18:18由商丘出发,20:48到达郑州,则它运行的
时间t=2.5h,
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v=st=200km2.5h=80km/h.
(3)列车全部在隧道行驶的路程为
s′=v′t′=36×13.6m/s×150s=1500m,
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列车长度的差,即s′=l隧道−l车,
则列车的长度为l车=l隧道−s′=1600m−1500m=100m.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9分 )
27.
【答案】
(1)v=st
(2)变速
(3)0.75,0.50
C
【考点】
平均速度的测量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st.
(2)由图,根据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判断小球的运动状态.
(3)根据速度公式算出BC段和AC段的平均速度.
(4)根据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出小球的运动图象.
【解答】
解:(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st;
(2)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变速运动;
(3)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
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sBCtBC=,
AC段的距离:sAC=sAB+sBC=5cm+15cm=20cm=0.2m,
AC段所用的时间: tAC=tAB+tBC=0.2s+0.2s=0.4s,
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sACtAC=;
(4)由图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A.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不符合题意;
B.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C.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题意;
D.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C.
故选C. 车站
商丘
开封
郑州
到站时间
--
20:02
20:48
发车时间
18:18
20:08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机械运动(B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B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1章 机械运动(A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A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章机械运动A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