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当堂检测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十五)
(建议用时:40分钟)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可能位于震中附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A 2.D [第1题,根据图示和表格信息可知,①处烈度最小,等震距应最大。第2题,图中④处烈度最大,可能位于震中附近。]
北京时间2016年4月16日0时25分,日本九州岛发生了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震源附近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日本此次地震处(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②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③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④地壳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此次地震可能( )
A.导致大阪工业生产全部停产
B.诱发九州岛雪崩
C.威胁附近核电站安全
D.诱发强烈的台风灾害
3.A 4.C [第3题,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第4题,此次地震位于九州岛,距离大阪工业区有一段距离,不一定会导致其工业生产全部停产;九州岛纬度较低,4月份积雪融化,因此不会导致雪崩;地震会威胁附近核电站安全;地震会诱发海啸,但不会诱发台风。]
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西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6.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
5.C 6.D [第5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新疆、西藏、华北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第6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地震灾害中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滑坡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下图为某地9月13日形成的堰塞湖,其物质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震 B.滑坡
C.火山喷发 D.洪涝灾害
8.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7.B 8.C [第7题,结合图中堰塞体的位置和左侧等高线的变化可知,山体滑坡形成堰塞体拦截了河流是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故B选项正确。第8题,堰塞湖对上游地区的村庄影响较小;形成堰塞湖的堰塞体松散,极易再次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不合理;防御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加强监测,并制定应急方案以减轻生命和财产损失;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会造成下游地区水量猛增,出现洪涝灾害。故C选项正确。]
读某年5月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回答9~10题。
9.由材料可知,我国的地质灾害特点是( )
A.除上述19个省区外,其他省份从没有发生过地质灾害
B.5月份地质灾害造成广西91人死亡
C.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布,相对集中
D.我国的地质灾害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10.按发生数量看,广西多于广东。但是从造成经济损失看,广东远大于广西,其主要原因是( )
A.广东地势低洼,受灾严重
B.广东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侵袭,受灾严重
C.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D.喀斯特地貌可以减缓地质灾害的影响
9.C 10.C [第9题,材料只表明该年5月份其他省份没有发生地质灾害,而不是从没有发生过。材料中的数据是指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而不是死亡人数,从发生地质灾害的省份上看,多个省都有发生,尤其广西、广东、湖南、四川、湖北居多。第10题,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发生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严重。]
11.读我国部分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高原中,滑坡、泥石流灾害最多的是哪里?为什么?
(2)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约24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人民币)。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截至4月17日,地震已造成1 144人遇难,损失预计达8 000亿元。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解析] 第(1)题,可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归纳说明。第(2)题,可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方面回答。
[答案] (1)云贵高原。夏季暴雨诱发;坡陡谷深(山区)、岩石破碎;地震导致岩石松散破碎引发泥石流;人类不当的活动破坏植被、开挖山脚、乱采滥挖乱堆等。(答三点即可)
(2)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灾情严重;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地震引起的死亡人数不断下降,而经济损失上升。
下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1949~2000年)图(有些年份数据缺失),据此,完成12~13题。
12.从上、下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
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
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
C.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
D.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地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
13.下列省份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
A.广东省 B.台湾地区
C.湖南省 D.云南省
12.C 13.B [第12题,从两图对应关系看,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并不成正比或反比关系,但很明显1976年之后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明显减少,而经济损失较大,说明地震发生次数并未减少,但由于抗震能力的提高,导致死亡人数减少。第13题,台湾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多发,且经济发达,财富集中,产生的经济损失最大。]
读下面长江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区域长江干流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
15.长江干流与大宁河口交汇水域(位于巫山县)发生滑坡对长江干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堵塞河道、引发洪水 B.影响长江航运
C.影响长江三峡发电 D.影响沿岸工农业发展
14.C 15.B [第14题,在气候条件和地质基础一致的情况下,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与植被覆盖状况和坡度的陡缓有关;在三峡谷地,“越接近水面线”坡度越陡,主要是河流的下切侵蚀强烈;植被的覆盖情况和“越接近水面线”这个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滑坡和泥石流的情况有所不同,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有可能会促进滑坡体的滑动。第15题,紧扣对长江干流产生的主要影响,即主要影响长江航运。]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什么特点?
(3)由于图示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解析] 第(1)题,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一的图可以看出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广泛性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第(3)题,图示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工程建设要加固以应对地震灾害,同时应该尽量不要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带施工。
[答案] (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流水汇集;断层发育,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等。
(2)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3)大型工程建设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尽量不要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施工。
烈度
破坏程度
Ⅵ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Ⅷ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Ⅸ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省份
广西
广东
湖南
四川
湖北
江西
浙江
数量
91
44
21
20
16
9
7
省份
甘肃
山东
辽宁
云南
重庆
福建
青海
数量
6
5
5
5
4
3
3
省份
山西
新疆
黑龙江
贵州
西藏
其他省份为0
—
数量
2
2
1
1
1
—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解析,D 2,C 4,B 6,C 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若甲地为震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