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模块过关检测(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大量制造出反物质中的反氢原子,认为反物质研究领域的前景“正前所未有的光明”。反原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假若发现反氯离子,请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大胆设想反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答案 D
解析 反原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因为是反氯离子,因此原子核应带有17个负电荷,核外电子应带18个正电荷,因此氯离子显正价,故D正确。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主族中都存在非金属元素
B.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C.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D.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答案 D
解析 第ⅡA族元素均是金属元素,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错误;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C错误;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为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正确。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答案 A
解析 NH4SCN用于检验Fe3+,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A错误;KAl(SO4)2·12H2O溶于水电离出的Al3+形成Al(OH)3胶体,B正确;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eq \(=====,\s\up17(△))CaCl2+2NH3↑+2H2O,C正确;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D正确。
4.一种粒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与另一种粒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于两种粒子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互为同位素
B.可能是两种分子
C.可能是两种离子
D.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答案 D
解析 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是不同的微粒,符合题意,A正确;CH4与H2O是不同的分子,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B正确;Na+、NHeq \\al(+,4)都是离子,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C正确;分子是中性微粒,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微粒,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的电子数一定不相同,D错误。
5.下列关于26Al和10B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Be和9Be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
B.10Be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
C.5.2 g 26Al3+中所含的电子数约为6.02×1024
D.26Al和26Mg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不相同
答案 C
解析 10Be和9Be互为同位素,二者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A正确;10Be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中子数为10-4=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B正确;5.2 g 26Al3+中所含的电子数为eq \f(5.2,26)×(13-3)×NA≈1.2×1024,C错误;26Al和26Mg的质子数分别为13、12,中子数分别为13、14,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二者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D正确。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
Ca2++COeq \\al(2-,3)===CaCO3↓
B.向稀盐酸中加入适量铁粉:
2Fe+6H+===2Fe3++3H2↑
C.氨气通入盐酸中:
NH3+H++Cl-===NH4Cl
D.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
Mg(OH)2+2H+===Mg2++2H2O
答案 D
解析 A项,石灰乳中Ca(OH)2应写成化学式;B项,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Fe2+;C项,NH4Cl为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写成离子形式。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答案 B
解析 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A正确;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分别反应生成Mg(OH)2、Al(OH)3,无法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B错误;Na2CO3溶液中加入H2SO4,有气体CO2生成,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以判断出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C正确;利用Fe、Cu与盐酸反应现象的不同即可判断出Fe、Cu的金属性强弱,D正确。
8.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 D
解析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B正确;HNO3可以将磷酸亚铁锂滤渣中的Fe2+氧化为Fe3+,得到含Li、P、Fe等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C正确;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
9.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 mg,则( )
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
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A
答案 C
解析 砒霜(As2O3)转化为AsH3,被还原,A错误;根据2AsH3eq \(=====,\s\up17(△))2As+3H2↑,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eq \f(1.50×10-3 g,75 g/ml)×eq \f(3,2)×22400 mL/ml=0.672 mL,B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As2O3~6Zn,则和砒霜反应的锌的质量为eq \f(1.5×10-3 g,75 g/ml)×eq \f(1,2)×6×65 g/ml=3.90×10-3 g=3.90 mg,C正确;由As2O3―→2AsH3―→2As知,1 ml As2O3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共18 ml,因As2O3为1×10-5 ml,故转移电子总数为1×10-5×18×NA=1.8×10-4NA,D错误。
10.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eq \\al(-,3)+2M3++4H2O===M2Oeq \\al(n-,7)+Cl-+8H+,M2Oeq \\al(n-,7)中M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D.+7
答案 C
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1+3×2=-n+(-1)+8×1,解得n=2。设M2Oeq \\al(n-,7)中M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7=-2,解得x=6,即M2Oeq \\al(n-,7)中M的化合价为+6,C正确。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答案 D
解析 由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可推知,X是Mg,Y为Al,Z为N,W为O。金属性:Mg>Al,A错误;在一定条件下,N2和O2直接化合生成NO,不能直接生成NO2,B错误;Al(OH)3不溶于稀氨水,C错误;NH3可被O2氧化生成N2,D正确。
12.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
A.CO2+2OH-===COeq \\al(2-,3)+H2O
B.Al2O3+2OH-===2AlOeq \\al(-,2)+H2O
C.2Al+2OH-+2H2O===2AlOeq \\al(-,2)+3H2↑
D.Al3++4OH-===AlOeq \\al(-,2)+2H2O
答案 D
解析 向集满CO2的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易拉罐渐渐凹瘪,是由于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压强减小,发生了A反应。铝制易拉罐表面的氧化铝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了B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能与铝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使易拉罐凸起,发生了C反应。由于溶液中没有Al3+,故未发生D反应。
13.从某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的仪器完全相同
C.试剂c是氯气,相应的离子反应为2Fe2++Cl2===2Cl-+2Fe3+
D.用KSCN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有Fe2+
答案 C
解析 试剂a是铁,加入过量的铁,可把铜全部置换出来,并把FeCl3还原为FeCl2,则通过过滤(操作Ⅰ)得到的滤液X为FeCl2溶液,滤渣Y为铜和过量的铁;由于最终得到的产品是FeCl3晶体,故试剂b是稀盐酸,铜不与盐酸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通过过滤(操作Ⅱ)可得到铜单质,滤液Z为FeCl2溶液,在两次过滤得到的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将FeCl2转化为FeCl3,然后通过操作Ⅲ(蒸发结晶)便可得到氯化铁晶体,蒸发结晶与过滤所使用的仪器不完全相同,故A、B错误,C正确;KSCN溶液不可用来检验Fe2+,D错误。
14.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现代无机化学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如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B.该物质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C.该物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9个N—S键
答案 B
解析 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为单质,而硫氮化合物为化合物,A错误;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N—S键)又有非极性键(S—S键),B正确;从题给信息知该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不是离子化合物,C错误;由题图知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8个N—S键,D错误。
15.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为W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答案 D
解析 黄绿色气体为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YZW为NaClO,再根据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别为O、F、Na、Cl。同周期主族元素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Na(Y)的原子半径最大,A错误。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X(F)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B错误。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C错误。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D正确。
16.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 )
A.0.80 B.0.85 C.0.90 D.0.93
答案 A
解析 铁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n(FexO)=eq \f(1.52,56x+16) ml,其中n(Fe)=eq \f(1.52x,56x+16) ml,n(O)=eq \f(1.52,56x+16) ml。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由消耗Cl2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n(Fe2+)=0.01 ml,则氧化物中n(Fe3+)=eq \f(1.52x,56x+16)-0.01 ml。最后根据电荷守恒得2n(Fe2+)+3n(Fe3+)=2n(O2-),即0.01×2+3×eq \f(1.52x,56x+16)-0.01=eq \f(1.52,56x+16)×2,解得x=0.80。
17.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O2>SOeq \\al(2-,4)>IOeq \\al(-,3)>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答案 D
解析 反应①中硫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反应②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错误;反应①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②中碘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错误;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MnO2>I2,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IOeq \\al(-,3)>SOeq \\al(2-,4),C错误;由反应①得,生成1 ml I2转移2 ml e-,由反应②得,生成1 ml I2转移10 ml e-,所以当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D正确。
18.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Xm+、bYn+、cZp-、dWk-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若p>k,则还原性:cZp-
B.若m>n,则碱性:X(OH)m>Y(OH)n
C.若半径aXm+>bYn+,则X的单质一定能从含Y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
D.若半径aXm+>bYn+,则a
答案 D
解析 离子aXm+、bYn+、cZp-、dWk-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m=b-n=c+p=d+k,且X、Y为同周期金属元素,Z、W为同周期非金属元素,X、Y在Z、W的下一周期。若p>k,则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
19.(11分)Ⅰ.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仪器B上标记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质量 ②温度 ③刻度线 ④浓度 ⑤容积
Ⅱ.现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cm3)来配制480 mL 0.2 ml/L的稀H2SO4。
有关操作为:①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冷却;④转移、洗涤;⑤定容;⑥摇匀。
(3)应用量筒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________ mL,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
(4)第③步中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实际浓度大于0.2 ml/L。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烧杯中稀溶液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烧杯未进行洗涤
F.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 Ⅰ.(1)量筒 容量瓶 温度计
(2)②③⑤
Ⅱ.(3)5.4 500 mL容量瓶
(4)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5)ACF
解析 Ⅰ.(1)仪器A是量筒(由下到上读数越来越大,并无“0”);仪器B是容量瓶(有刻度线);仪器C是温度计(“0”在中间位置)。
(2)容量瓶标有刻度线、温度和容积。
Ⅱ.(3)根据稀释规律: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保持不变;
c(H2SO4)=eq \f(98%×1.84 g·cm-3×1000 mL·L-1,98 g·ml-1)=18.4 ml/L;配制480 mL溶液只能用500 mL容量瓶;因此18.4 ml/L×V L=500×10-3 L×0.2 ml/L,得V≈0.0054,即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为5.4 mL。
(5)A项,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量取浓硫酸体积偏大,溶质偏多,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项,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C项,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所标示的体积,所配溶液浓度偏大;D项,将烧杯中稀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有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小;E项,烧杯未进行洗涤,溶质有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小;F项,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造成容量瓶内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所标示的体积,所配溶液浓度偏大;G项,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造成容量瓶内溶液的体积大于容量瓶所标示的体积,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综上所述,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A、C、F。
20.(12分)将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
(2)气体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A与Cl2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生成________(填化学式),A在该反应中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溶液B中的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
(5)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溶液D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写出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滤 (2)H2 (3)HCl 还原剂
(4)AlOeq \\al(-,2) Fe2+ (5)2Al+2OH-+2H2O===2AlOeq \\al(-,2)+3H2↑ Fe+2H+===Fe2++H2↑
(6)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只有Al与NaOH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eq \\al(-,2)+3H2↑,则气体A是氢气,溶液B是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固体C为Fe,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1)实现金属铁和偏铝酸钠、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
(3)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
(6)溶液D为FeCl2溶液,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Fe(OH)2生成,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其中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21.(13分)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
(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________(填“快”或“慢”)。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锥形瓶'b
(2)慢
(3)吸收Cl2
(4)4H++5ClOeq \\al(-,2)===Cl-+4ClO2↑+2H2O'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5)稳定剂Ⅱ'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解析 (1)根据“长进短出”的原则可知应该选装置b。
(2)滴加盐酸速率应该慢,这样产生ClO2的速率也会慢,ClO2通过D时才能被充分吸收。
(3)关闭B的活塞后,ClO2被完全吸收,而装置F中淀粉KI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没有I2单质生成,推知装置A中生成的Cl2被装置C中的药品吸收,可见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
(4)ClOeq \\al(-,2)在酸性条件下(H+)反应生成ClO2,同时生成Cl-、H2O,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ClOeq \\al(-,2)+4H+===Cl-+4ClO2↑+2H2O。ClO2具有强氧化性,根据实验目的,若释放出了ClO2,则ClO2与淀粉KI溶液反应生成I2,F中会出现蓝色,所以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5)根据变化曲线,稳定剂Ⅰ释放出ClO2的速率快,保鲜时间相对较短,稳定剂Ⅱ释放出ClO2的速率缓慢平稳,保鲜时间更长,所以选稳定剂Ⅱ。
22.(10分)X、Y、Z、W是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Z、W可分别与氢元素组成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Y与氧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Y2O和Y2O2。
(1)写出Y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X和Z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会导致温室效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Z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由X、W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X、W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该化合物遇水可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eq \\al(·,·)eq \(O,\s\up6(··),\s\d4(··))eq \\al(·,·)eq \(O,\s\up6(··),\s\d4(··))eq \\al(·,·)]2-Na+ 离子键、共价键
(2)三 ⅥA S4N4
(3)NCl3+3H2O===3HClO+NH3
解析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Y与氧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Y2O和Y2O2,则Y为钠元素,X、Z、W与氢元素可分别组成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X原子序数小于钠,所以X为氮元素,Z、W原子序数大于钠,则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
(1)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eq \\al(·,·)eq \(O,\s\up6(··),\s\d4(··))eq \\al(·,·)eq \(O,\s\up6(··),\s\d4(··))eq \\al(·,·)]2-Na+,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所属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2)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X和Z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Z的质量分数约为70%,因此含有的硫原子个数介于eq \f(170×0.7,32)≈3.7和eq \f(190×0.7,32)≈4.2之间,所以S原子个数为4,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eq \f(4×32,0.7)≈183,则N原子个数为eq \f(183×0.3,14)≈4,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4N4。
(3)由X、W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X、W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该化合物为NCl3,NCl3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漂白性物质,应生成HCl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另一种产物可能为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l3+3H2O===3HClO+NH3。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Na2CO3溶液中加入稀H2SO4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
Fe、Cu分别与盐酸反应
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模块过关检测二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本册综合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中化学模块过关检测2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l,2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中化学模块过关检测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 ml B.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