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4(无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一氧化碳易溶于水
C.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2、“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产物是否是二氧化碳
B.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C. 将燃烧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 先往试管内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4.下列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 大理石和稀硫酸
B. 石灰石和稀盐酸
碳酸钠和稀盐酸
D.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7、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B.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
C.防毒面具用活性炭吸收有毒气体
D.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
8、木炭燃烧的产物是( )
A.一定是.CO B.一定是CO2
C.可能是CO,也可能是CO2 D.一定是CO和CO2的混合物
9、石墨可以作高温电炉的电极,是因为( )
A.能燃烧 B.能传热 C.很软 D.耐高温能导电
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焦炭用于炼铁
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
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
二、填空题
11、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CO2,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将A改为B,其优点是________
(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 , 除杂装置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1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氧化铜,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这样做的目的是 。
1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实验前必须对该装置进行________ 操作。反应后,要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的________装置(填编号)。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其中收集装置应选用 ________(填编号);收集装置若选E,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E装置内装满水收集氧气时,还可用于测定气体的体积,此时氧气应由________(填“a”或“b”)进入E中。
15、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浸有磷钼酸溶液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 。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装置中浸有磷钼酸溶液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 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CO;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③原因三:……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 。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 装置。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