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年单元测试卷 (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19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年单元测试卷 (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19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2019年单元测试卷 (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19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2019年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 灭火B. 制汽水C. 人工降雨D. 填充探空气球
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 )
A. 可作催化剂B. 疏松多孔,吸附性强
C. 无毒D. 可以吸附水中的不洁物质
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 长期未用而难以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里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
C. 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
D. 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一定是石墨
C. 可能是化合物
D. 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最近科学家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结构的一种分子,化学式是C6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C60和石墨是不同的碳单质
C. C60是一种新的碳单质D. C60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区分O2、H2、C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C.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 )
A. 木炭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C. 金刚石D. 铅笔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 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Cl4是一种化合物D. 这个反应是化学变化
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 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B. 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
C. 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D. 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 )
A. 生成碳酸钙B. 生成碳酸氢钙
C. 二氧化碳不溶水D. 分离出氢氧化钙固体
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拉开帷幕,主要讨论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及各个国家、地区的二氧化碳减排问题,下面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并非导致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
B. 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 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
D. 二氧化碳能致人死亡,说明它有毒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铬耐磨、耐腐蚀,可镀在钢铁制品表面防生锈
B. 石墨很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电极
C. 乙醇易挥发、易溶于水,可掺入汽油中作燃料
D. 聚四氟乙烯塑料密度小,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作钻头
B. 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 C60具有稳定结构 ,不能燃烧
D.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
绿色植物体主要由C、H、O等元素组成,在戈壁沙漠中绿色植物无法生长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中缺少( )
A. O2B. H2OC. CO2D. N2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 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C. 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 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 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 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 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B.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C. C与CO2反应放出热量D. 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能用于急救病人
B.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C. 二氧化碳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 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气体肥料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
B.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C. 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应物相同但条件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1)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______,为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______,同时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______,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______气体的排放。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0分)
C、O、C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石墨______;(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
(3)能燃烧的气体______;(4)不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
(5)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固体______;(6)金属氧化物______.
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
(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都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硅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物.
(2)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_____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______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______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______。
(5)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数据如下表: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请结合如图中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c______。
(2)若要制取CO2,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稀盐酸应从______加入,若要获得干燥CO2,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E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_(填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b”或“c”)。
(3)E 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A、E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 装置的应是______口(选填“a”或“b”)。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属于二氧化碳用途,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属于二氧化碳用途,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属于二氧化碳用途,故选项错误;
D、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能用于填空探空气球,故填充探空气球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
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作净水剂,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正确。
故选: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才能对活性炭净化水方面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3.【答案】C
【解析】解: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正确;
B、长期未用而难以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里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正确;
C、铅笔芯不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铅笔芯是由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错误;
D、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正确;
故选:C。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
C、铅笔芯主要是用石墨和粘土混合制成的;
D、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4.【答案】D
【解析】解:A、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错误,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等,故选项错误;
B、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一定是石墨错误,可能是石墨,故选项错误;
C、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可能是化合物错误,因为化合物有两种和两种以上元素,故选项错误;
D、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A
【解析】解: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C60和石墨的物质性质不同,是不同的碳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C60是一种新的碳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0=72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结合C60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C60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的定义判断.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是对一种新型的碳单质的考查,掌握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分方法、碳的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的特征、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答案】D
【解析】解:A、只有二氧化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其它两种气体不反应,故A错;
B、三种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变黑的是氧气,另外两种物质不反应,故B错;
C、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是黑色的氧化铜变黑,故C错;
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这三种物质,故D对。
故选:D。
A、石灰水只和二氧化碳反应;
B、通过灼热的铜网只有氧气会反应;
C、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和氧化铜反应;
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三种物质.
熟练掌握二氧化碳、氢气、氧气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会根据它们的化学特性来鉴别它们,其中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根据这三种气体的化学性质可以解答本题.
7.【答案】C
【解析】解:A、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灰分、还有氢、氧、氮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属于混合物,故A错;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B错;
C、金刚石是由碳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铅笔芯中含有石墨和黏土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8.【答案】A
【解析】解: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故A理解不正确。
B、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理解正确。
C、CCl4是一种化合物,故C理解正确。
D、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氯化钠,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
故选:A。
可以根据制取金刚石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答案】D
【解析】解:A、人口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还有其他含碳的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
C、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故C错误。
D、含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人口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分析.
B、根据不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还有其他含碳的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C、根据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分析.
D、根据含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室效应问题,要知道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源它们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
10.【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出现变浑浊的现象。故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不生成碳酸氢钙。故错误;
C、二氧化碳溶与水,不会出现变浑浊的现象。故错误;
D、反应过程中没有熟石灰析出。故错误;
故选:A。
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不溶于水.
解答本题要理解溶液变浑浊是因为反应中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答案】A
【解析】解:A、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利昂等,二氧化碳并非导致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故错误;
C、硫酸与碳酸钙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使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致人死亡,但是无毒;
故选:A。
A、根据温室气体的种类判断,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
B、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等.
C、硫酸与碳酸钙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阻止反应的发生.
D、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但是无毒.
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温室效应等,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12.【答案】A
【解析】解:A.铬耐磨、耐腐蚀,可镀在钢铁制品表面防生锈,故正确;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极,故错误;
C.乙醇具有可燃性,能与汽油互溶,可掺入汽油中作燃料,故错误;
D.聚四氟乙烯塑料无毒、性质稳定,耐高温,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石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乙醇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塑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难度不大。
13.【答案】C
【解析】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作钻头,正确;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正确;
C、C60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点燃条件下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错误;
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正确;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碳的不同单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掌握程度。
14.【答案】B
【解析】解:绿色植物体主要由C、H、O等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环境中的物质中必须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戈壁沙漠环境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但缺少的是水。
故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难度不大.
15.【答案】D
【解析】解:A、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正确;
B、CO2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可作为气体肥料,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
故选:D。
A、根据CO有毒分析解答;
B、CO2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可作为气体肥料;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6.【答案】B
【解析】解: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
本考点考查了单质碳的性质和用途,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17.【答案】A
【解析】解:A、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都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石墨很软,故选项说法错误。
C、C与CO2反应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具有还原性,CO2不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B
【解析】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急救病人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干冰变成气体时吸收环境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正确;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误。
D、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B。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9.【答案】B
【解析】解:A、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等,A正确;
B、能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酸,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的干花变红,二氧化碳能使湿的紫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其变红,B不正确;
C、C与CO2在高温条件下能反应生成CO,C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故正确。
故选:B。
根据碳以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碳以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等即可顺利解答。
20.【答案】碳酸(或H2CO3) 紫色石蕊试液 葡萄糖(或C6H12O6) 氧气(或O2)
【解析】解:(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会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的共性能使石蕊变红.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故答案为:(1)碳酸(或H2CO3);紫色石蕊试液(2)葡萄糖(或C6H12O6);氧气(或O2)
(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2)利用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此题是对反应条件的不同其生成物不同的考查,主要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的产物不同的分析,属于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1.【答案】 6 C60 二氧化碳或CO2
【解析】解:(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
(2)由分析可知,C为大量的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二氧化碳CO2气体的排放。
故答为:(1);6;(2)C60;(3)二氧化碳或CO2。
(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碳原子的核电荷数;
(2)由题目中的碳的单质的结构可知,A由碳原子构成,B由碳原子构成,C为大量的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掌握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掌握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2.【答案】C O2 CO CO2 CaCO3 CaO
【解析】解:(1)石墨是碳的一种单质,其化学式为:C;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分子是个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O2;
(3)由以上三种元素组成的能燃烧的气体时一氧化碳,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O;
(4)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O2;
(5)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其由钙元素和碳酸根组成,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2价,根据花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aCO3;
(6)金属氧化物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以上三种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钙,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aO;
故答案为:
(1)C (2)O2 (3)CO (4)CO2(5)CaCO3 (6)CaO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3.【答案】原子 属于 2NaOH+SiO2=Na2SiO3+H2O
【解析】解:(1)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二氧化硅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硅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根据题意,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
故答案为:(1)原子;属于;(2)2NaOH+SiO2=Na2SiO3+H2O.
(1)根据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根据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进行二氧化硅的组成分析判断.
(2)根据题意,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吸附 疏松多孔 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O2−点燃CO2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大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
【解析】解:
(1)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因为需要长期保存,说明碳的性质稳定,具体描述为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 ;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大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
(5)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2CuO−高温CO2↑+2C。
设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x。
C+2CuO−高温CO2↑+2Cu
12 160
x 80g
12160=x80g
x=6g
故答案为:
(1)吸附; 疏松多孔;
(2)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C+O2−点燃CO2;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4)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大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
(5)6g。
(1)根据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答;
(2)根据给出的物质的用途分析对应的性质;
(3)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性质;
(4)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确定用途;
(5)根据氧化铜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5.【答案】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2g-157.6g=4.4g;
(2)设l2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100x=444.4g
解得:x=10g
l2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12g×100%=83.3%
答:(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4.4g;
(2)l2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3.3%.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此题是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已知量,此题则是利用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而后根据它的质量求出其它的需要的物质的质量解答即可.
26.【答案】锥形瓶 长颈漏斗 浓硫酸 a a
【解析】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c是锥形瓶;
(2)制取CO2,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稀盐酸应从长颈漏斗加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E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如果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则气体从a端进入;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A、E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 装置的应是a口。
故答案为:(1)锥形瓶;
(2)长颈漏斗,浓硫酸,a;
(3)a。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制取CO2,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稀盐酸应从长颈漏斗加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推断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