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19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19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619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电器短路着火,立即切断电源
B.在冰箱里放入活性炭,除去冰箱里异味
C.室内烤火取暖,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
D.处理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2.王羲之是我国东晋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
A.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D.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下列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B. C. D.
4.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冰和干冰 B.氧气和液氧 C.红磷和白磷 D.汞和水银
5.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
A.CaOB.CaCl2C.Ca(OH)2D.CaCO3
6.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A.AB.BC.CD.D
7. 鉴别CO2、O2、H2、空气四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
A.分别测密度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别
C.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别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用来作燃料
B.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
9.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芝麻与大米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也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燃烧
10.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A.1∶1B.1∶2C.3∶8 D.3∶11
11.明代爱国诗人于谦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呤》)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无关的是( )
A、CaCO3高温CO2↑+CaO B、CaO+H2O=Ca(OH)2
C、CO2+Ca(OH)2=CaCO3↓+H2O D、CO2+H2O=H2CO3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降雨 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二氧化碳用于制碳酸饮料
二、填空题
13.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水等配制而成,但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合金比纯铝更广泛使用,其原因之一是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______(填“大、小”);钢铁是最容易发生锈蚀的金属之一,请你写一条防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措施_________。
(3)香烟燃烧时,会产生一种可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输氧能力降低的气体,这种气体是_____(填化学名称);“冰毒”是一种合成类毒品,对人们建康危害极大,化学式为C10H15N,“冰毒”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14.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2)灯泡制作过程中常充入氮气作保护气,其原因是_____。
(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采用的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15.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写出A、B两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A装置:现象 ;验证的性质 。
B装置:现象 ;验证的性质 。
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小明同学欲用它们完成以下的探究实验。
(1)小明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用 E 装置而不用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②若用 F 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之一) 。
③C 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2)小明在实验室探究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①小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两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 1:溶质为 NaCl 和 Na2CO3 猜想 2:溶质为 NaCl 和HCl
猜想 3:溶质为 ;
②小明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用两种方法验证了猜想 2 成立,填写下表:
③你认为方法二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你的理由是 。
17.如右图所示,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液体、气体和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1)若A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为空气,将金属固体C倒人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A是(填化学式) ,金属固体C是(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B为空气,将黑色固体C倒人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A是(填化学式) ,黑色固体C是(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A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C倒人试管中,气球很快被吸人试管中,则气体B是(填化学式) ,固体C是(填化学式) 。
三、推断题
18.A、B、C、D四种物质是初中已学过的主要物质,B、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A是固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燃烧可生成B或C;D是实验室制取C的原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由此可得出:
(1)若D是固体药品,则它是_______;(填写名称)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A、B、C、D、E为单质和氧化物中的五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关系。已知其中A、B、E为氧化物,且A与B反应、B与C反应均生成一种红色物质。请你根据图示和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C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只生成一种有毒的物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四、实验题
20.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AE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是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常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选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___。
21.某中学化学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下列装置可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装置B、C组合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装置按照a→c连接后,关闭K1,打开K2收集气体,则所收集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5)可以利用了B、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有关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6)探究燃烧条件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1:在C、D中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再分别放入80℃和20℃的水至没过长导管口下端,观察到C、D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2:将装置按照a→b→c→d连接后,关闭K2,打开K1,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仪器①中,观察到C、D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3:立即……,观察到以C中白磷燃烧,D中白磷不燃烧。
①步骤1中D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中使C中白磷燃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中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五、计算题
22.某同学去我市的道场山风景区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求:
(1)6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______;
(2)m=______;
(3)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
(4)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_
序号
实验操作(或方案)
实验结论
A
把澄清石灰水滴入充满某气体的集气瓶里,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B
蜡烛熄灭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
白烟的成分就是蜡烛的成分
C
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观察,无明显现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生成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
点燃一支蜡烛,用烧杯将其罩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m
0.6
0.6
参考答案
1.C2.D3.D4.C5.D6.A7.D8.B9.B10.D11.D12.A
13.(1)Fe+CuSO4═FeSO4+Cu
(2)大 在铁制品表面涂刷油漆(合理给分)
(3)一氧化碳 8 : 1
14.吸附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肥皂水 加热煮沸
15.A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16.(1)①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② a ③ NaHCO3+HCl═NaCl+H2O+CO2↑
(2)① NaCl(或氯化钠) ②气泡 ③ 不正确
NaCl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盐酸
17.(1)A 稀硫酸(或稀盐酸), C 锌, Zn+H2SO4 === ZnSO4+H2↑
(2)A 过氧化氢溶液, C 二氧化锰, 2H2O2 2H2O+O2↑
(3)B CO2 C NaOH
18.石灰石(或大理石) CO2+Ca(OH)2=CaCO3+H2O
19.CO O2 2CuO+C2Cu+CO2↑ CO2+C2CO
20. 铁架台 长颈漏斗 2KMnO4△ K2MnO4+MnO2+O2↑ 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 挥发性 CO2+Ca(OH)2=CaCO3↓+H2O B E
21. 锥形瓶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或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2H2O2 2H2O+ O2↑ 小 紫色石蕊溶液 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也没有接触到氧气 打开K2,关闭K1 步骤3中C中白磷燃烧,D中白磷不燃烧
22.0.6 2.0 90% 14.6%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9页。
初中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