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 物质的溶解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1课 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9课 能溶解的更快一些吗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7课 (1课时)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6课 (2课时)它们占据空间吗 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 水与溶解10 专题探究: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的物质是有限的,初步形成饱和溶液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亲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严格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实事求是地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亲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利用有效的材料设计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盐或糖的实验。
教具准备:食盐、白砂糖、水、烧杯、玻璃棒、课件。
学具准备:食盐、白砂糖、水、烧杯、玻璃棒、学习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生活情境,两位小朋友在实验室里开展食盐溶解的实验,他们正在搅拌杯中的食盐,发现一杯水,加入一勺盐,盐会溶解,如果继续加盐,盐会一直溶解下去吗?
问题:这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呢?
(二)活动探究
1.提出问题:在一定量的水中,食盐和白砂糖溶解的量会一样吗?
2.作出猜想:在一定量的水中,食盐和白砂糖溶解的量是一样的,食盐比白砂糖溶解的量大,食盐比白砂糖溶解的量小,
3.制定计划:
讨论:①确定多少水量合适?
②加入第一份盐(白砂糖)后可以立刻加入第二、三份盐(白砂糖)吗?
③什么现象代表水不能再溶解盐(白砂糖)了?可以停止加盐(白砂糖)了。
④还要注意些什么?(例如:每一份盐都要保障尽可能的相同的量)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
②加入一份质量为3克的盐(白砂糖),然后搅拌
③待盐(白砂糖)完全溶解后才能再加一份,直至不再溶解为止。计算出投放盐(白砂糖)的总量。
温馨提示:
①计算总量时,最后没有完全溶解的那一份盐(白砂糖)不算。
②投放盐(白砂糖)要小心,不要撒在桌面上。
③实验结束后把浓盐水(糖水)放好,留待下一个实验用。
4.收集证据:
活动:按照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
5.得出结论:
交流:汇报各组在30毫升水中溶解盐或白砂糖的总量。谁溶解得多一些?
小结:在一定量的水中都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或白砂糖,白砂但糖比食盐溶解的量大。
分析:为什么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会不一样,会是什么原因造成呢?【可能是做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把水洒出了一些,放入的每份盐(白砂糖)不同等】但如果是非常精确的操作的话,相同水量和水温溶解食盐(白砂糖)的量是非常接近的。
(三)拓展延伸
拓展:食盐(白砂糖)还能从盐水(糖水)里分离出来吗?
课后:提醒孩子们把这些溶液收集好,等到溶液静止后倒进新的烧杯中,注意不能倒入底部没有溶解的盐,并做好液面刻度记录,以备下一节课进行观察,避免浪费。
作业设计思考:食盐(白砂糖)还能从盐水(糖水)里分离出来吗?
板书设计
第10课 能溶解多少物质
结论:在一定量的水里,( )溶解得多。组别
溶解食盐的总量(克)
溶解白砂糖的总量(克)
平均值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教科版 (2017)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演示搅拌操作,教师演示搅拌操作,活动记录单,生实验,师指导,生1,展台,生2,展台,生,折滤纸实验,微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教科版 (2017)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