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教案 教案 28 次下载
-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 教案 28 次下载
-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教案 29 次下载
-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案 30 次下载
-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教案 29 次下载
初中湘教版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②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
①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②能够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3.情感目标: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讲述法,探究性学习
【教学工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学生间进行调查:1请问这位同学,你住在哪里?那里热不热闹?环境怎样?2这位同学,请问你老家在哪里?那里人口多吗?环境怎样?……(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
[承转] 大家的答案中既有城市也有乡村,可你们知道吗,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板书]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承接] 那什么是聚落呢? 请同学们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聚落的含义。教师适时给予纠正,使学生们理解聚落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聚落的例子。
[承转] 刚才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聚落例子,从这些聚落的例子可看出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那我们就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板书:一、聚落的形态)而城市和乡村各自的特色如何呢?
[启发] 教师利用课件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人口的密集程度,有无农田、果园、鱼塘,是否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师生小结] 教师展示城市与乡村差别表格,师生合作完成表格:
[过渡] 同学们请你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以及刚刚看过的图片,讨论一下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的确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城市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设问]请同学们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讨论城市又会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启发]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教师提问]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那么,结合人口的分布情况,分析讨论: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呢?
[板书] 聚落与地理环境
[启发] 世界人口密集区域分布在哪些区域?这些地区的地形如何?气候如何呢?海陆位置如何呢?(学生回答略)下面请同学们读图分析。
[思考分析] 看下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各属于哪种类型的聚落?
2.上排聚落的选址有什么共同点?
3.根据以上分析,说说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因素?
[小结]:聚落的形成受水源、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
[举例]:深圳的变化、海口的变迁,讲述城市的发展过程是由最初人口较少的乡村慢慢演变成集镇,从而向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化发展起来的。
[承转] 由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房屋)风格不同。利用课件依次展示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傣族的竹楼、蒙古高原的蒙古包、北极地区的冰屋,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各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讨论] 把学生分成2组,分别代表“东南亚的民居”和“北非的平顶屋”,讨论各自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结] 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后,展示下表,要求学生归纳各组的意见。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进而启发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投影] 北京的四合院等图片,并简单介绍他们的建筑风格
[教师小结]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和建筑都与自然环境有关。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热带丛林、荒漠、高山地区分布稀疏。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聚落形态的发展过程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过程,它们既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又与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
[承转]那么,如果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无视自然环境发展,那将会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呢?
[举例]楼兰古国的消亡,说明如果忽视自然环境的发展,那自然界可能也会给予人类惨痛的教训。所以必须建立起和谐的人地关系,才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 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板书]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设问] 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文化遗产吗?(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
[投影]各地著名的文化遗产
[教师总结]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活动] 下面的做法正确吗?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节知识要点
[课堂巩固]部分习题
[课外延伸] 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就叫聚落。那么,全世界的人们都集中生活在地球村上,对于这个最大的聚落,假如你是地球村的村长,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学生讨论,师肯定答案)
附【板书设计】
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
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3. 聚落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交通
特点
人口分布
建筑特点
生产
方式
城市
便利
密集、
密集、多高楼
非农业
生产
乡村
不发达
分散、
稀疏、低层建筑
农业
生产
民居建筑风格
当地气候特点
东南亚的
高脚屋
下部空、防浸;
门窗大,通风
高温多雨
北非的
平顶屋
墙厚、少窗,
防日晒、防风沙、保温
干旱、气温日夜
变化大
初中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问题,研究分享,深度构建,巩固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案及反思,共4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