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物质的分类
授课人
谭宗芹
课时安排
2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第8周
第1节
课标依据
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教材分析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在初中“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在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之后,引入了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学情分析
高一3班: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储备上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可以通过物质分类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在学习特点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
高一5班:在知识储备上和1班情况相同,课堂较不活跃,但有几个积极分子可以带活班级学习气氛。
高一6班:在知识储备上和前两个班情况相同,课堂较活跃,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较好。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
2.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教法
与
学法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视频、微观模型动画让学生自主总结电解质的定义,通过第电离方程式的联系书写,总结出酸、碱、盐的新定义。最后通过联系巩固新知识。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批注
新课导入:
引言: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 离子反应
投影: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导电吗?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
讲: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动画演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
视频演示:熔融NaCl导电。
讲: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
讲:把氯化钠投入水中,我们观察到的是氯化钠溶解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质上是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并结合生成水合离子。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就是他们能够导电的本质原因。
过渡:现在我们不仅知道溶液里面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么产生的,也知道了溶液导电的原因。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另一个问题的产生。
追问: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也就是说那些物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导电呢?
板书: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讲:很好,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板书:
2.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练习: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 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 溶液是电解质
B、固态NaCl 不导电,但NaCl 是电解质
C、HCl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 是电解质
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E、Cu 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F、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投影:注意事项:
③ 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①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应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而Cu则是单质(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或金属),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 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电解质。例如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如氨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H2CO3 H2SO3NH3. H2O 是电解质
④ BaSO4 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
⑥ 电解质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水溶液还是熔融状态下均可导电,如盐和强碱。共价化合物是只有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如HCl
过渡:明确了什么是电解质,我们回头想想,刚才氯化钠的溶解,其根本的原因是氯化钠在水中发生电离,由于水分子作用减弱了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使NaCl 发生电离并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与水合氯离子,为了方便,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
板书:NaCl == Na+ + Cl―
讲: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板书:3、电离方程式
投影并分析: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
讲: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大家能不能一起回答?
投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讲:非常好,现在大家动手练一下:写出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练习: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
KCl = K+ + Cl― Na2SO4 = 2 Na+ +SO42―
AgNO3 = Ag+ + NO3― BaCl2 = Ba2+ + 2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讲: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总结:注意
1、 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当堂检测
有效练习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 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 溶液是电解质
B、固态NaCl 不导电,但NaCl 是电解质
C、HCl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 是电解质
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E、Cu 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F、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2.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
3.课后习题:1、2、3、4
作业布置
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
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2、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3、电离方程式:
KCl == K+ + Cl― Na2SO4 == 2 Na+ +SO42―
AgNO3 ==Ag+ + NO3― BaCl2 == Ba2+ + 2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教学反思
对于电解质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非电解质还有不清楚的同学。对于酸碱盐的新概念的得出没有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得到结论,对于盐的定义比较模糊,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
课时安排略显紧张,原因在于对学生已有知识预估不到位,花了太多时间在旧知识的复习之上,需要在新课前做好铺垫工作。
备注
化学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讲授新课,思考讨论,归纳原因,讲述板书,探究实验,归纳板书,指导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1课时教案,共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