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课件+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66711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词三首》课件+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66711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词三首》课件+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66711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词三首》课件+视频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667117/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词三首》课件+视频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66711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词三首》课件+视频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667117/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词三首》课件+视频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667117/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古诗词三首》课件+视频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667117/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1《草原》课件+视频素材 课件 130 次下载
- 2《丁香结》课件+视频素材 课件 120 次下载
- 4《花之歌》课件+视频素材 课件 106 次下载
- 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课件+范文 课件 121 次下载
-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件 课件 94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综合与测试精品ppt课件
展开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孟浩然(689—740) 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资料吧!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即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
地点,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诗题: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谁来借助注释,说一说诗歌大意?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读通诗句后,我们再来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客”?作者心里为什么会涌起“新愁”?
诗人漫游吴越,远离家乡,把自己当做了异乡的客人。
远离家乡,仕途失意,暮宿小洲,这样的氛围勾起了诗人思乡的乡愁。
假如你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起了从前,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和朋友,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在一个火热的夏夜, 。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西瓜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 。
朋友们围坐在火炉旁闲聊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
与好友登高望远,把酒言欢
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 。
与家人到田中劳作,收获果实
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飞远,他的心飞到( )去了。
再读第三、四句,一边读一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显得明月和人很近。
人在旅途,漂泊不定,许多诗人都留下了满怀愁绪的诗句,你能说一句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置身这样的情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股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像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只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安慰。
诗句体现了淡淡的愁绪,我们在朗读时可以把节奏稍微放慢,语调轻缓悠长。
我们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也可以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 的诗。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 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的 。
孟浩然夜宿建德江时写下了《夜宿德江》表达愁绪,北宋诗人苏轼登上望湖楼喝酒时也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1037-1101)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登上望湖楼喝酒,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湖畔。
诗题:六月二十七日登上望湖楼饮醉时写下的作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大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雨点,形容雨点大,杂乱无序。
大意: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平静。
这首诗的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吧!(课后第三题)
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讨论:云、雨、风、水在这四幅画面中有什么特点?
动静之间,一场暴雨戛然而止。
用比较轻快的节奏,读出天气骤变时诗人惊奇的感觉。
语速可放缓,读出雨后湖面的平静之感。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醉!一起结合插图背诵诗句,把画面留在心间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到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 、 、 ,写得 , , , ,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首诗中易写错的字吧!
一、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烟渚:雾气笼罩的江中小块陆地。日暮:傍晚。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平静。
二、读诗句,展开想象,请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画面。
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词,这首词也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与《宿建德江》不同。让我们一起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到上饶居住,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诗题:夜里经过黄沙岭时创作的一首词。
地点: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西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回忆一下,你还知道“见”在什么地方读“xiàn ”?
这首词中的两个会写字你知道怎么写吗?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读懂每句的意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大意: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理解了词的大意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的上阙,想象画面: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惊飞,可见夜间的黄沙道分外幽静。
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让我们一起结合插图和配乐,读出乡村月夜的美吧!
正当诗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喜悦中时,浑然不觉天气起了变化。等他猛抬头,发生了什么呢?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于是,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明明记得——
诗人因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邻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
他有没有找到那家茅店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你从“忽见”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回忆一下,陆游写的哪句诗,表达的也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
想象一下,作者看到旧时茅店社林后的神态、动作和语言。齐读下阙,感受作者的喜悦。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对比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宿建德江》,想一想:虽然它们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是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课后第二题)
学完这首词,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对词人夜行黄沙道时内心轻松愉悦的情感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们一起来结合画面背诵这首诗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绘的画面好美呀,一边想象一边默写下来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默写时,要把字写正确,不增、不漏、不颠倒字词,还要注意标点符号。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 , , , 。全词从 、 和 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1. 野旷天低树, 。
2. ,听取蛙声一片。
3.黑云翻墨未遮山, 。
二、请把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第3课时案课件pptx、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第3课时教案docx、视频素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第1课时课件pptx、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第1课时教案docx、宿建德江孟浩然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3《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第2课时课件pptx、3《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第2课时教案docx、视频素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