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考试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 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O:16 N:14 Cl:35.5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在实验室进行分液操作,下列仪器一定不需要的是( )
A. 分液漏斗 B. 温度计 C. 烧杯 D. 铁架台
【答案】B
【解析】
在实验室进行分液操作时需要的仪器有锥形瓶、分液漏斗、铁架台等,其中的锥形瓶是接收仪器,可用其他的仪器如烧杯来代替锥形瓶,用不到温度计,故选B。
2.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得上的是( )
A. 配制480mL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48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B. 从碘水中提取碘(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C. 钠的焰色反应(铂丝、硫酸钠溶液、稀盐酸)
D. 除去自来水中的Cl-(铁架台、玻璃棒、漏斗)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仪器和试剂,并判断合理性。
【详解】A项:没有480mL容量瓶,配制480mL溶液应选用500mL容量瓶,A项错误;
B项:因碘易升华,从碘水中提取碘不能使用蒸发溶液的方法,B项错误;
C项:进行钠的焰色反应实验时,用铂丝蘸取含钠试样(硫酸钠溶液),用稀盐酸洗涤铂丝,C项正确;
D项:自来水中溶有多种可溶性氯化物,无法用漏斗等仪器过滤除去Cl-,D项错误。
本题选C。
3.分类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B.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 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 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氧化剂不一定有氧元素,所以错误,不选A;B、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成溶液或胶体或浊液,错误,不选B;C、物质必须是化合物才能可能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错误,不选C;D、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电子转移,正确,选D。
考点:物质的分类标准
【名师点睛】分散系的分类是根据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划分的,微粒直径小于1纳米的为溶液,大于100纳米的为浊液,在1纳米到100纳米的分散系为胶体。溶液是稳定体系,胶体是介稳体系,浊液不稳定。溶液和胶体能通过滤纸,而浊液中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溶质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胶体。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下层溶液呈紫色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 往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 酒精的密度比水小,酒精与水混合后,酒精浮在水的上层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性质判断实验现象是否正确。
【详解】A项: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故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后下层溶液呈紫色,A项正确;
B项: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等,它们都不溶于盐酸,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B项错误;
C项:往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是氢氧化铁胶体,C项错误;
D项:酒精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它们混合后不会出现分层现象,D项错误。
本题选A。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40g氢氧化钠溶解在1L水中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B. 气体摩尔体积指l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 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
D. 3.01×1023个O2分子的质量是16 g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分析判断。
【详解】A项:40g氢氧化钠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溶液浓度不是1mol/L,A项错误;
B项:气体摩尔体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标准状况时约为22.4L/mol,B项错误;
C项: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而不是g,C项错误;
D项:3.01×1023个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是16 g,D项正确;
本题选D。
6.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顺序分类正确的是( )
A. 硫酸、纯碱、小苏打、铁红
B. 硝酸、烧碱、纯碱、过氧化钠
C. 碳酸、熟石灰、硫黄、三氧化硫
D. 氯化铵、苛性钠、明矾、生石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以及有关物质的化学成分分析判断。
【详解】A项:纯碱是Na2CO3,属于盐而不是碱,A项错误;
B项:硝酸、烧碱、纯碱、过氧化钠依次是酸、碱、盐、氧化物,B项正确;
C项:硫黄是单质硫,不是盐,C项错误;
D项:氯化铵是盐而不是酸,D项错误。
本题选B。
7.化学物质丰富多彩,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盐酸、碘酒和液氯都属于混合物
B. 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不可作为氧气来源
C. 熔融氯化钠,盐酸和铜都能导电,所以都属于电解质
D. 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该现象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混合物、电解质的概念,过氧化钠、胶体的性质分析回答。
【详解】A.液氯中只有氯分子,属于纯净物,A项错误;
B. 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作为氧气来源,B项错误;
C. 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盐酸是混合物、铜是单质,盐酸和铜都不属于电解质,C项错误;
D. 夏日傍晚的万丈霞光,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
本题选D。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足量Fe与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B. 22.4 L 氧气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D. 0.1 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3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分析回答。
【详解】A. 据2Fe+3Cl22FeCl3,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mol,A项错误;
B. 未知温度压强,22.4 L 氧气不一定是1 mol,B项错误;
C. 28 g氮气含氮分子1mol,含氮原子数为2NA,C项正确;
D. 未知溶液体积,不能计算Cl的数目,D项错误。
本题选C。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 + SO42-=BaSO4↓
B. 铁与稀硫酸反应: 2Fe + 6H+ =2Fe3+ + 3H2↑
C. 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2H+ +C1- + ClO-
D.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Al(OH)3↓+ 3 NH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分析其是否正确。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极弱电解质水,A项错误;
B. 铁与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Fe2+,离子方程式应为Fe + 2H+ =Fe2+ + H2↑,B项错误;
C. 氯气与水反应可逆,且生成的次氯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应为Cl2 + H2OH+ +C1- + HClO,C项错误;
D. NH3·H2O为弱碱,氢氧化铝不溶于水和过量的氨水,D项正确。
本题选D。
10.0.3L 1mol·L-1FeCl3溶液与0.2L 1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比是( )
A. 9:2 B. 3:2 C. 3:1 D. 1:1
【答案】C
【解析】
0.3L 1mol·L-1FeCl3溶液中Cl-浓度是3mol/L,0.2L 1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1mol/L,所以0.3L 1mol·L-1FeCl3溶液与0.2L 1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比是3:1,故选C。
点睛:本题是关于某溶液中Cl-浓度的计算、比较,与溶液体积没有关系。
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 MnO4-,K+,Na+,SO42- B. Na+,K+,HCO3-,Cl-
C. Na+,NH4+,Cl-,NO3- D. Ba2+,K+,S2-,SO4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溶液的性质和离子间的相互反应分析判断。
【详解】A.MnO4-为紫红色,不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A项错误;
B. HCO3-能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B项错误;
C. Na+、NH4+、Cl-、NO3-四种离子无色,与氢离子不反应,且彼此间不反应,C项正确;
D. Ba2+与SO42-生成BaSO4沉淀,S2-也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D项错误。
本题选C。
12.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NH4Cl六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 盐酸 B. 烧碱溶液 C. 氨水 D. KSCN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查物质的检验。A和它们都不反应。D只能鉴别氯化铁。氨水只能鉴别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不反应,和氯化亚铁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迅速转化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铁直接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有又溶解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13.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 )
A. 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制取铁
B. 用溴和碘化钾溶液反应制取碘
C. 用碳和高温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
D. 用氢气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制取铜
【答案】B
【解析】
A.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铁,铝是还原剂,氧化铁是氧化剂,故A错误;B.化合物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B正确;C.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C错误;D.化合物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D错误;答案为B。
14.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
①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④氨气和硫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铁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
⑥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A. 只有③⑤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③④⑥ D. 全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有关变化的本质,分析判断其是否相似。
【详解】①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是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纤维素脱水炭化,氢氟酸在玻璃上刻字是HF与SiO2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不同;②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化合反应,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易分解恢复红色,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是次氯酸的强氧化性,生成的无色物质不能恢复红色,实质不同;
③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都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质相似;④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是因为氨气是碱性气体,硫化氢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是因为硫化氢气体有还原性,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不同;⑤常温下用铁容器存放浓硫酸是因为发生钝化、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相似;⑥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硫酸吸收水汽使浓度减小,浓盐酸会挥发出HCl使浓度均减小,实质不同。
本题选A。
【点睛】对于相似的现象,要从实质上仔细分析比较,找出异同,这样才能很好把握本质。
15.某溶液中除Na+外,还含有SO42—、HCO3—、SO32—和CO32—等离子,通入足量Cl2,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是( )
A. SO42— B. HCO3— C. SO32— D. CO3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氯气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又能与水反应使溶液呈酸性,使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存在。
【详解】溶液中通入氯气时,发生Cl2 +SO32—+H2O=2Cl-+2H++SO42—,使SO32—浓度减小,SO42—浓度增大;又有Cl2 + H2OH+ +C1- + HClO,生成的H+使HCO3—、CO32—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HCO3-、CO32-浓度减小。
本题选A。
16.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A与bg气体B的分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
B. 同温同压下,A和B的原子数之比为b:a
C. 同质量的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a
D.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a:b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解:A、由n=m/M可知,分子数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摩尔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即A与B摩尔质量之比为ag:bg=a:b,所以两种气体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A正确;B、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同质量时由n=m/M可知,分子数之比等于1/a:1/b=b:a,但原子数之比不一定,B错误;C、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同质量时由n=m/M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a:1/b=b:a,C正确;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A与B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a:b,D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名师点晴】明确同温、同压、同体积,则气体的分子数相同、物质的量相同及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又叫四同定律,也叫五同定律(五同指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个数、同物质的量)。其推论有(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时,M1/M2=ρ1/ρ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金属和非金属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
(1)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含有小苏打的药品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透明牙膏摩擦剂SiO2是工业制备晶体硅的原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2,会出现胶状沉淀,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4)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对上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氧化剂
C.维生素C被氧化 D.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来增白纸浆、草帽辫、食品等
B. 酸雨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标引起的
C.工业上合成氨气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制得
D.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E.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答案】 (1). H++HCO3-=H2O+CO2↑ (2). SiO2+2C Si+2CO↑ (3). 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4). C (5). E
【解析】
【分析】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运用中学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详解】(1)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HCO3-=H2O+CO2↑;
(2)工业上用SiO2制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SiO2+2C Si+2CO↑;
(3)碳酸的酸性较硅酸强,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是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4)亚硝酸盐能将Fe2+变成Fe3+使人中毒,亚硝酸盐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维生素C能将Fe3+变成Fe2+而解毒,维生素C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选C。
(5)A. 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漂白食品;
B. 酸雨是空气中二氧化硫或氮的氧化物的含量超标引起的;
C.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制氨气;
D.浓硫酸使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E.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能转变成次氯酸,次氯酸用于消毒杀菌,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选E。
【点睛】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时生成HCO3-,通入少量CO2时生成CO32-。注意物质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的区别。
1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Fe2O3)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即FeCl3溶液。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用浓盐酸配制250mL 0.2mol•L-1稀盐酸,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铁屑用盐酸处理后,还含有不溶性杂质,为获取澄清的A溶液,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3)若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Cl3溶液,现要加入一种试剂除去FeCl3,请写出除杂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250mL 0.2mol•L-1稀盐酸时,下列操作会造成结果偏高的是( )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转移溶液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E.容量瓶洗涤干净后,瓶内壁有少量水滴。
【答案】 (1). 转移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 (2). 应选用250 mL容量瓶 (3). 过滤 (4). 2Fe3++Fe=3Fe2+ (5). BD
【解析】
【分析】
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分析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并据c=n/V进行误差分析。根据除杂的原则分析除杂的方法和试剂的选择。
【详解】(1)配制250mL 0.2mol•L-1稀盐酸,应选用250 mL容量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
(2)除去不溶性杂质,以获得澄清的A溶液,应进行过滤。
(3)使用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杂质,除杂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Fe2+。
(4)A.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溶液,也吸出了部分溶质,使浓度偏低;
B.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至容量瓶,自然降温后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E.容量瓶洗涤干净后,瓶内壁有少量水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选BD。
19.实验室里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以下反应: KClO3+6HCl = KCl + 3 Cl2↑ +3 H2O此反应不需要加热,常温下就可以迅速进行,而且对盐酸的浓度要求不高。
(1)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KClO3+6HCl =KCl + 3Cl2↑ +3H2O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若生成4.48L Cl2,则所含氯原子数目为_______个(用NA表示)
(4)当有0.5molHCl被氧化时,则 有_____________mol KClO3被还原。
(5)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答案】 (1). (2). KClO3 (3). 0.4NA (4). 0.1 (5). ②
【解析】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间的反应符合归中规律,由此经过分析计算,回答有关问题。
【详解】(1)据归中规律,反应 KClO3+6HCl = KCl + 3 Cl2↑ +3 H2O中, KClO3中+5价氯得5电子变成0价,5HCl中-1价氯失5电子变成0价。“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
(2)KClO3中+5价氯得电子,KClO3是该反应的氧化剂;
(3)标准状况下,4.48LCl2为0.2mol,含氯原子数目为0.4NA;
(4)据电子转移可知,反应中每6molHCl参加反应(其中5molHCl被氧化),同时有1molKClO3被还原。故当有0.5molHCl被氧化时,则0.1mol KClO3被还原;
(5)反应中每6molHCl参加反应,其中5molHCl作还原剂,被氧化成2.5molCl2,另外1molHCl作酸,变成1molKCl。故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选②。
【点睛】将反应中含氯物质,按氯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据化合价归中可知,氯酸钾中的氯原子得5电子生成了氯气。
20.某化学小组欲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图装置研究铜与浓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铁,在常温下进行,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加热条件下,实验的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的漏斗边沿有气体冒出,该气体可能为_______。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Al2O3及不溶于强酸的SiO2)可制备Fe2O3。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步骤②中滤液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防倒吸 (3). 在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4). 氢气或H2 (5). Al3++4OH-=AlO2-+2H2O (6). 将Fe2+氧化为Fe3+
【解析】
【分析】
应用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合浓硫酸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1)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SO2是有毒气体,装置C中溶液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SO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装置C中倒置漏斗可防倒吸;
(3)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会钝化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能持续进行,使硫酸浓度减小。反应后期,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放出氢气;
(4)a.过量NaOH溶液将Al3+变成AlO2-,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2-+2H2O。
b.炉渣中FeO在酸溶时生成了Fe2+,而产品是Fe2O3。故滤液氧化的目的将Fe2+氧化为Fe3+。
【点睛】铁与浓硫酸,常温时会钝化,加热时会放出二氧化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会降低。铁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2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他们利用该反应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B中装淀粉KI溶液,C中装Na2SO3溶液,D中装FeCl2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_(填标号)。
(2)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
(3)请设计实验验证装置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______。
(4)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______。
【答案】 (1). b (2). 淀粉KI溶液变蓝 (3). 取样,先加HCl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试样中Na2SO3已被氧化 (4). 2Fe2++Cl2=2Fe3++2Cl- (5). 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应在D后增加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
【解析】
【分析】
根据制氯气的反应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又据氯气的强氧化性回答相关问题。
【详解】(1)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制氯气应使用固液加热制气装置,选b装置;
(2)装置B中发生反应Cl2+2I-=2Cl-+I2,生成的碘遇淀粉变蓝;
(3)通氯气时,装置C中发生反应Cl2 +SO32—+H2O=2Cl-+2H++SO42-。需先用过量的盐酸除去可能未反应的SO32-,再用BaCl2溶液检验生成的SO42-。故反应后取C中少量溶液,加HCl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试样中Na2SO3已被氧化;
(4)实验时D中溶液从淡绿色变成棕黄色,反应为2Fe2++Cl2=2Fe3++2Cl-;
(5)氯气是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实验装置末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应在D后增加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
【点睛】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I-、SO32-、Fe2+等很多还原性的化合物,而本身被还原成Cl-。据此分析氯气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