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演示和讲解,链接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水的利用与散失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
新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4.2.1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4.2.3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学业要求】
运用植物蒸腾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目标
1、说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
2、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3、练习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叶片的基本结构。
(2)蒸腾作用的意义。
2、教学难点
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设计思路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的参与,但这部分水与植物吸收的水分相比,差距很大,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都到哪里去了呢?有什么作用呢?
关于“植物对水的吸收与运输”,首先通过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以玉米为例,提出相关问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是通过根来完成的,这一点在第一章已有介绍,本次课重点放在运输上。植物是通过导管来运输水分的,为了增加学生对导管的感性认识,以图片形式展示显微镜下的南瓜茎纵切示意图与横切示意图,通过观察,了解导管的组成、特点以及在茎中的分布,并验证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首先直接给出概念,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要进一步了解蒸腾作用,就必须知道叶片的结构,因此安排了“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在观察叶片的结构时,侧重点是表皮及表皮上的气孔,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徒手切片以及使用显微镜创造条件。
最后介绍蒸腾作用的意义,对于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操作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植物的吐水现象。
【导入】有人计算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超过200千克,其中成为玉米植株组成成分的水还不到2千克。其余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这些水对植物体自身有什么意义呢?
欣赏视频。
思考,回答:其余的水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意义:①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被灼伤。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一、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展示】根尖结构图。
【讲述】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
根吸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提问】根吸收的水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的呢?
【播放视频】水在茎中的运输。
【展示图片】显微镜下的南瓜茎纵切与横切示意图。
【讲述】茎内运输水的结构——导管
导管属于输导组织,每根导管都由许多长形 、管状的死细胞组成,它们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了中中空的管道。
【提问】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是怎样的呢?
观察,思考。
观察图片,回忆根尖的结构及成熟区的结构特点。
根据教材P23内容回答,根吸收的水通过导管进行运输。
观察南瓜茎纵切与横切示意图,找到被染色的部分。
倾听、思考。
结合图片,回答: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中的导管→茎中的导管→叶等其他器官。
巩固已学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认同植物的茎中有导管,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通道。
学生初步感知导管。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分析判断中巩固理解所学知识。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讲述】蒸腾作用的概念: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播放视频】植物通过叶片散失水分。
【总结】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设疑】叶片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演示和讲解】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方法和步骤。
【设疑】叶片横切面上、下边缘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设疑】气孔是怎样工作的呢?
播放气孔开闭的动画。
用气球演示保卫细胞形状的变化。
【讲述】请同学们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几个表皮细胞图。
【设疑】叶片表面的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还是下表皮?
【讲述】蒸腾作用的意义:①促进根尖对水分的吸收;②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灼伤。
【链接生活】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思考、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
通过观看视频,理解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练习徒手切片。
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和永久切片,参照教材P25页图3-15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及横切面显微照片,总结叶片的结构。
以菠菜叶为材料,观察表皮细胞和气孔。
观察教材P26页图3-16,认识气孔和保卫细胞。
绘制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图。
观看视频,思考,认同陆生植物叶片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的意义。
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对于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不可或缺。
思考,回答。
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思考。
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尝试徒手切片,培养动手能力。
巩固临时切片的制作方法。
认识叶片的结构。
认识气孔的结构。
解释气孔开闭的机制,认同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
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生物图的绘制要求。
归纳总结,建构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使学生认同蒸腾作用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意识。
理论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
课堂小结
【展示】思维导图
【总结】用精简的语言高度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展示】堂堂清习题
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堂堂清及随堂检测。
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完成堂堂清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利用堂堂清及随堂检测巩固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一、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根吸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茎内运输水的结构——导管
水分运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中的导管→茎中的导管→叶等其他器官。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概念: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表皮
叶片 叶肉
叶脉
气孔——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堂堂清
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
2、根吸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茎内运输水的结构:导管,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4、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5、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6、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7、气孔: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8、通过保卫细胞形状和大小的调节,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
随堂检测
1、根从土壤中吸水的途径是( D )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细胞→各层表皮细胞
B.土壤水分→各层表皮细胞→根毛细胞→导管
C.土壤水分→根毛细胞→导管→各层表皮细胞
D.土壤水分→根毛细胞→各层表皮细胞→导管
2、2024年度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施工招标公告上说“曹妃甸区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规划总面积20209亩”,盐碱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C )
A.土壤容易板结,不利于根系生长
B.缺少无机盐
C.土壤溶液浓度高,不利于农作物吸水
D.缺少有机物
3、把带叶的冬青枝条插到红墨水中,并放到温暖有光的地方,当叶脉变得微红时,取出枝条,用清水洗掉枝条表面的红墨水,用刀片横切茎,看到许多红色小圆点,关于这些小圆点以及它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导管,功能是运输有机物
B.导管,功能是运输水及无机盐
C.筛管,功能是运输水及无机盐
D.筛管,功能是运输有机物
4、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B )
A.4、7为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7的表皮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C.5是叶脉,能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D.8是气孔,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图是某同学观察菠菜叶表皮的物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观察材料只能取自菠菜叶的上表皮
B.图中的气孔都处于关闭状态
C.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透过
D.叶片主要通过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6、刚学完植物的蒸腾作用,李老师让大家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谈一谈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以下四位同学积极发言,说法有误的是( C )
A.小明说: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向上运输
B.小月说: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有蒸腾作用的功劳
C.小东说:土壤中有许多无机盐,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D.小晶说:植物体内的水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可以降低叶面温度
教学反思
本次课的设计自始至终围绕本章的重要概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处于一种求知的状态和求知的渴望之中,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测量等自主学习途径,认同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和散失的事实。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调整、巧妙安排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是本次课的另一个亮点。从课前实验观察水分散失的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探究水分散失的结构,再追踪水分运输的通道,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意识。
不过,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对课堂进程要恰当把握,避免时间安排不当,成为只操作而无结果的空课,破坏教学的完整性,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提出问题,视频补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复习提问,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