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件PPT全册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辨别“偷换概念”,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某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省茶卡盐湖,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湖水清澈、大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认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到了几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他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 讨论
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
不是,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
如乱砍滥伐、乱捕滥杀、填湖造地、生物入侵等;有些人类活动会改善生态环境,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坏境?
边发展,边保护,边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在生物圈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存在紧密而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思考:为什么人口快速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人类生活和生产会消耗地球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如果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转换为:生产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一个人排放的CO2总量可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
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因此,为了减小生态压力,应 生态足迹的值。
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例如: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 生态足迹。
原因:增加的部分既包括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包括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等。
例如: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会 生态足迹,为什么?
原因: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资料1】18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十年的预测情况如右图。
【资料2】 有研究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数据可采集的第一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增长了约2倍,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右图)。地球早已进入生态超载的状态。
【资料3】17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只有大约0.028%,而2016年,这一数值已经超过0.04%。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等。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资料4】2010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约为世界人均值的85%,却是我国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而且,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球人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球人均值的1/3;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球人均值的1/4,等等。
讨论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讨论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生态超载状态。
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这将带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料3显示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
讨论3.研究表明,目前生态承载力比1961年增长的约30%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
讨论4.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请与同学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
保护耕地;通过发展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等等。
从整体上思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发展措施
①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人口增长快;②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③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
①实施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 (出生率和增长率明显下降)②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例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推进生态农业,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足迹增长很快,生态承载力(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增长较慢,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森林、草原等资源利用增多
人均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人口增长,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等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同时产生更多的污染物,加剧了环境污染。
(1)人类生存环境及条件适宜,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统治地位,受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干扰很小;(2)我国社会形势稳定,人民生活、医疗水平的有较大提高,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提高,总人口出生量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4、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
(1)减少生态足迹总量。
(2)提高生态承载力总量。
如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提倡素食、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等。
如加大农、林、牧、渔等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生产力,提高产量。
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
②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氟氯烃(CFCs)、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
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
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CFCs)、哈龙等物质。
在南北极附近甚至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植被的破坏(草原开垦,过度放牧)。
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地区的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
栖息地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目前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物种灭绝的速率是自然灭绝速率的1000倍。
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最常见的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
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发。
大量化石燃料燃烧,使大气CO2过多
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大气中SO2等过多
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大气中细颗粒物增多
水中富含N、P等无机营养
重金属、农药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
危害人类生活,危害植物生长。
呼吸道疾病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使大气中臭氧含量下降,地表紫外线增强
浮游藻类繁殖,水体缺氧,生物大量死亡
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
通过生物富集,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
常见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1.上述环境问题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个人的行为习惯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有怎样的关系呢?2.绿色出行、多吃植物性食物、少吃肉类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还有哪些可以缩小生态足迹、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个人生活
环境问题与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例如,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绿色出行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不浪费食物,节约用水、用电,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消费等等。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8、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
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对于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身体力行,而且要广为宣传,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几年前,某地建起一家金属冶炼厂,此后,工厂周边的水稻产量明显下降。农民该为治炼厂排放的废气导致了农作物减产。环境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冶炼厂周围的大气透明度明显下降。 冶炼厂方面认为,水稻产量下降的责任不在他们,因为他们排放的废气是经过处理的,检验报告显示,这些废气不会毒害人体,更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排放的废气对水稻有毒害作用。 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反驳冶炼厂方面的观点。
使农作物减产不一定要“毒害”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也可引起农作物减产;
不毒害“人体”的废气不一定也不危害水稻。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
揭示了生态系统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1)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会增大生态足迹( )(2)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 )(3)泥石流频发是由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4)碳足迹指的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所需的海洋和森林的面积( )(5)耕地表示用来种植粮食所需的农田面积( )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6)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7)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8)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盖融化( )(9)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下降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B.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C.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的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发生变化,产量下降D.降低人口数量的有效方法是,降低出生率和提高死亡率
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A.无节制使用水造成的水资源紧张B.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授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态足迹,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4生态足迹示意图,1我国的人口现状,2发展措施,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同步练习pptx、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同步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