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静女》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714227/0-17396165430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静女》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714227/0-17396165430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静女》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714227/0-1739616543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静女一等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静女一等奖教案,共6页。
古往今来,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有的轰轰烈烈,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催人泪下。
你们知道《诗经》中有哪些描写爱情的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邦风·击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任务情境
近日,某校举行艺术文化节活动,学生会准备拍摄一部以《静女》为原型的微电影,以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导学自探:《诗经》相关知识
活动一:
假如你是配音演员,请你诵读诗歌,为电影配画外音。
正字音,明节奏。
古韵新声:播放《静女》的演唱视频。
观看完演唱视频,让我们再读,读出这首诗的美好。并邀请学生代表诵读诗歌,教师点评。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的口吻,叙述了“我”与静女的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
活动二:
听了配音演员的朗诵后,大家对诗歌有了自己的认识,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幅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拍摄哪几个场景呢?请你概括这几幅场景中所呈现的画面。
明确:情人约会图-情人赠物图-赠荑赞人图
情人约会图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是什么描写?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细节描写, “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性格。“搔首踟蹰” 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的诚挚痴情。
情人赠物图
“说怿女美”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女子怎样的感情?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既可以看作是小伙子当时的心理活动,也是双关语,小伙子托物抒情,表面上赞美彤管,实际上是赞美赠彤管给他的姑娘。“彤管”美好爱情的象征。静女借“彤管”表达爱意,含蓄内敛,别具一格。男子借赞颂“彤管”的美丽,表达出对静女的爱恋。
赠荑赞人图
“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美且异”?
爱屋及乌,凸显单纯的爱恋之情。运用“荑”托物抒情。一语双关,表面是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对女子的赞美、喜爱之情。
彤管与荑草分别象征了什么?
彤管如火,象征爱情真挚热烈;荑草如雪,象征爱情质朴纯洁。
情感梳理如下:
活动三:
这是一幅青年男女约会的美好画面,电影开拍在即,导演急于选角。假如你是影视演员,想争取到电影的主角,你在试演的时候该表现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点呢?请你仔细揣摩,并向导演说明你分析的根据。
女主人公:①娴静美丽:从“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等词可以看出这是个娴静美丽的女子。
②调皮活泼。运用动作描写,约会时女子故意躲起来,说明她活泼调皮。
③心思细腻、情感含蓄:女子未直接表达爱意,而是通过赠送“彤管”“荑”来委婉地表达。
④大胆开放:女主人公不仅没有遵守当时社会制度,待字闺中,反而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之角楼,由此可见,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反抗性。
男主人公:①憨厚、朴实。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女主人公没有出现,男子并没有离开,而是“搔首踟蹰”,急得挠头又抓耳,憨态可掬。
②痴情。心爱的女子没有出现,他着急担忧;面对女子所赠的礼物,即使只是一根野外的茅草,他也爱不释手,觉得美得与众不同。
活动四:
思想情感是电影作品的灵魂。假如你是导演,你希望该影片寄寓什么思想主旨来影响观众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主旨:《静女》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直接叙述了“我”与静女的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表现了他们美好纯真的感情,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活动五:
拍摄完成后,影片在该学校高中部的媒体上火热放映,作为高中生的你观看后,对于爱情有怎么样的感想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爱情是这样的纯真而朴实、甜蜜而美好。通过学习本诗,你有什么收获?在爱情还没来敲门之前,为了一生的甜蜜与幸福,我们现在该如何修炼?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女生应该具备——善良贤惠、孝顺懂事、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充满自信、热爱生活……
男生应该具备——有责任感、胸怀宽广、勤奋进取……
请同学们齐读下面这首诗:
早开花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正在冬天里做梦,
一阵暖风把梦儿吹醒。
它误认为春天已经来临,
急匆匆把枝头点红。
是你根部积蓄了过多的养分,
还是失去理智过于冲动?
也许是你羡慕春的美好,
竟忘记遵循时令……
冻僵的花瓣伴着残梦,
瑟缩的在寒风中飘零。
多么得不偿失啊——
减了春的光彩,毁了秋的收成。
教师寄语:
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品味每一首诗,珍惜每一份情!让我们生活在爱里,诗意地栖居,以正确的爱情观去获得人生的硕果吧!
对接高考,巩固训练
1.【2020-2021学年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一阶段考】《邶风·静女》中点明女子与男子约会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度高一阶段考】《诗经・静女》中描写女子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男子着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年广州市天河区高一上校级月考】《诗经·邶风·静女》中写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2021年湖北荆门高一下期中联考】《邶风· 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男子对恋人赠物“爱屋及乌”式的反应。
考点: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或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简析下面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说明通过这一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规范:
(1)概括特征及身份;
(2)(重点手法)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3)点明意义或表达效果。
当堂检测: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蹴(cù) :踩,踏。这里指导(秋千)。 (2)慵整:懒洋洋地收拾。
(3)袜刬(chǎn) :即划袜。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 (4)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
问: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参考答案: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步骤一 )
2、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第一句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被看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步骤二)
3、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 (步骤三)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
课 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静女》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直接叙述了“我”与静女的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表现了他们美好纯真的感情。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和提升:鉴赏诗歌中的细节描写、象征等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和创造:把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其真挚的感情。
文化传承和理解:感受我国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感受我国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把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其真挚的感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虞美人一等奖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一等奖教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一等奖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诵读经典,理清思路,精读文章,感悟学习之道,绘思路导图,明写作特色,对接高考,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