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小练6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苏教版20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708175/0-17394537117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小练6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苏教版20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708175/0-17394537117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小练6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苏教版20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708175/0-17394537117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化学 必修二 苏教版 基础小练 重难提优 单元检测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课后复习题,共10页。
【夯实基础】
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 B. 锂离子电池 C. 太阳能集热器 D. 燃气灶
2. (2022无锡天一中学期中)下列各装置露置在空气中,能在外电路获得电流的是( )
A. B. C. D.
3. (2023南通如皋调研)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n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 Cu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是H2
C. 电子经导线由Cu电极流入Zn电极
D. 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 (2022徐州沛县调研)下列与原电池原理无关的是( )
A. 船体上挂Zn
B. 铁板上的铜螺丝处易锈
C. H2在O2中安静地燃烧
D.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5. (2023扬州期末调研)某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总反应为Zn+2NH eq \\al(+,4)===Zn2++2NH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锌为电池的正极
C. 电子由石墨电极经外电路流向Zn电极
D. 电路中每转移2 ml电子,生成33.6 L的气体
6. (2023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期中)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片作负极
B. 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C.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7. (2022盐城响水中学期中)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D. 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乙小
8. (2023宿迁期末)将金属M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在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B. 金属M的活动性比Fe的活动性弱
C. 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
D. 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
9.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简易的原电池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 如图甲,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乙,电流表的指针也会偏转,则电流流出的一极为________(填“Fe”或“Cu”,下同),溶液中的NO eq \\al(-,3)向________极移动。
(3) 如图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素养】
10. W、X、Y、Z四种金属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甲中X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
B. 装置乙中Y电极上的反应式为Cu2++2e-===Cu
C. 装置丙中溶液的pH增大
D.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W>X>Y>Z
11. (2024连云港期末)钢铁在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为电池负极,X离子为Fe3+
B.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 电子由铁流向碳,再经海水流向铁
D. 钢铁的腐蚀速率:在河水中>在海水中
12. (2024连云港赣榆期中)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和②中,Al电极的作用相同
B. 实验③中,电流表指针偏向Al
C. 实验④中,Mg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
D. 以上实验说明,铝在原电池中的作用,与另一个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有关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基础小练6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 D 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
2. B A、D中电极材料没有活泼性差异,没有电势差,不能构成原电池,不能产生电流,A、D错误;金属活动性Zn>Cu,Zn和硫酸铜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Zn作负极,Cu作正极,可构成原电池,能在外电路获得电流,B正确;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不能构成原电池,C错误。
3. B 锌与硫酸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Zn+2H+===H2↑+Zn2+,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Zn为负极,Cu为正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A错误;溶液中的H+移动到铜电极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B正确;Zn失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入Cu电极,C错误;该装置为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4. C 船体上挂锌,锌比铁活泼,铁、锌与海水可以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A不符合题意;铁与铜构成原电池,铁比铜活泼,更易腐蚀,B不符合题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不涉及原电池原理,C符合题意;燃料电池是化学电池,显然与原电池的原理有关,D不符合题意。
5. A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由总反应Zn+2NH eq \\al(+,4)===Zn2++2NH3↑+H2↑可知,Zn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石墨为正极,B错误;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电子由Zn电极经外电路流向石墨电极,C错误;未注明标准状况,不能计算气体体积,D错误。
原电池中的电子移动与离子移动
(1) 电子的移动方向: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与之相反。
(2) 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6. D 锌较活泼作负极,铜作正极,A错误;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Zn失去电子,电子由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D正确。
7. C 甲烧杯中,铜、锌用导线连接,构成原电池,铜是正极,H+主要在Cu上得到电子产生H2;乙烧杯中铜、锌没有连接,不构成原电池,不分正、负极,A、B错误。两烧杯中都发生反应Zn+2H+===Zn2++H2↑,溶液的c(H+)均减小,C正确。甲烧杯中构成原电池,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乙烧杯中大,D错误。
8. C 由图可看出,这是利用牺牲阳极法来保护钢铁设施,其中金属M作负极,钢铁设施作正极被保护。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金属M作负极,故金属M的活动性要比Fe的活动性强,B错误;金属M失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入钢铁设施,使钢铁设施表面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C正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等电解质,而河水中电解质较少,故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慢,D错误。
9. (1) Fe3++e-===Fe2+ (2) Cu Fe
(3) Al-3e-+4OH-===[Al(OH)4]-
解析:(1) 图甲中Cu为负极,Cu失去电子,石墨为正极,Fe3+在正极得电子生成Fe2+。(2) 图乙中Fe作负极,Cu作正极,电流由正极Cu流出,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Fe移动。(3) 图丙中Al与NaOH溶液反应,Al作负极,Cu作正极。
10. D 装置甲中金属W不断溶解,则W为负极,X为正极,X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A正确;Y上Cu2+得电子生成Cu,则Y电极上的反应式为Cu2++2e-===Cu,B正确;W上H+得电子生成H2,溶液中c(H+)减小,所以溶液的pH增大,C正确;甲中W为负极,X为正极,则活动性:W>X,乙中X为负极,Y为正极,则活动性:X>Y,丙中Z为负极,W为正极,则活动性:Z>W,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Z>W>X>Y,D错误。
11. B 钢铁浸没在海水中,钢铁中的Fe作负极,C作正极,Fe失电子转化为Fe2+,溶液中的氧气在正极得电子生成OH-。X离子为Fe2+,A错误;溶液中的氧气在正极得电子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B正确;电子不能进入溶液中,C错误;海水中的离子浓度大于河水,海水的导电能力强于河水,则钢铁在海水中腐蚀速率更大,D错误。
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子只能在导线中定向移动,离子只能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定向移动。
12. D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①电流表指针偏向Al,说明Al是正极,而实验②中指针偏向Cu,说明此时Al是负极,故两实验中Al 电极的作用不相同,A错误;实验③中电极材料分别为Al和石墨,则Al为负极,而电流表指针偏向正极,故偏向石墨,B错误;由于Mg与NaOH溶液不反应,而Al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Al被氧化,故实验④中,Al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H)4]-,而Mg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C错误;分析实验①②③可知铝在原电池中的作用与另一个电极材料有关,分析实验①④可知铝在原电池中的作用与电解质溶液有关,D正确。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装置
现象
金属W不断溶解
Y的质量增加
W上有气体产生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①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②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③
Al、石墨
稀盐酸
偏向________
④
Mg、Al
NaOH溶液
偏向M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训练,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