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2-3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五个易错点(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01344/0-17392686399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拓展2-3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五个易错点(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01344/0-1739268640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拓展2-3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五个易错点(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01344/0-17392686400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拓展2-3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五个易错点(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01344/1-17392686483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拓展2-3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五个易错点(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01344/1-17392686483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拓展2-3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五个易错点(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701344/1-1739268648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学案设计,文件包含拓展2-3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五个易错点原卷版docx、拓展2-3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五个易错点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混淆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易错分析:不等式在遇到乘法或者除法运算时候,是很容易出错的,需熟记一下几个不等式性质:①可乘性:;;②可乘方性:;③可开方性:;④同号可倒性:;;
例1.已知a,b为非零实数,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详解】对A,当时,不等式不成立,所以A不正确;
对B,当时,满足,但,所以B不正确;
对C,因为,因为,且,可得,所以,所以C正确;
对D,举例,则,则,所以D不正确.
故选:C.
变式1-1.若且,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B.C.D.
【答案】C
【详解】A:当时,,故A错误;
B:当时,满足,,不成立,故B错误;
C:,
因为,所以,得,即,故C正确;
D:当时,满足,,不成立,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1-2.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B.
C.D.
【答案】D
【详解】由题意可知,,
所以.
故选:D.
变式1-3.(多选)已知,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B.
C.D.
【答案】AC
【详解】对于A,由,得,所以,所以,则A正确;
对于B,当时,,则B错误;
对于C,由,得,所以,则C正确;
对于D,当时,,此时,则D错误.
故选:AC
二、忽略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
易错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注意其前提:“一正、二定、三相等”
例2.求函数的最小值.
【答案】.
【详解】[错解]函数,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2.
[错因]使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一定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才能取等号.
上述解法在等号成立时,在实数范围内是不成立的.
[正解] ,
令,在时是单调递增的,
.故函数的最小值是.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掌握基本不等式使用注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仔细审题,属基础题.
变式2-1.(多选)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B.若,则
C.若,则D.若,则
【答案】ACD
【详解】对于A,,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A正确.
对于B,若,则,所以B错误.
对于C,因为,所以,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C正确.
对于D,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D正确.
故选:ACD
变式2-2.(多选)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有( )
A.B.
C.D.
【答案】CD
【详解】对于A,当时,,故A错误;
对于B,,故B错误;
对于C,,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C正确;
对于D,,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D正确.
故选:CD.
变式2-3.当时,函数的值域为 .
【答案】
【详解】因为,则,
则,可得,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故答案为:.
三、忽视最高项系数为0
易错分析:最高项的系数直接影响方程的求解方式,故要分类讨论
例3.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 .
【答案】
【详解】因为不等式的解集是,
可知,是方程的两个实根,且,
由韦达定理得,解得,,
所以.
故答案为:.
变式3-1.(多选)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可以是
B.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可以是
C.函数在上可以有两个零点
D.“关于x的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答案】BCD
【详解】对A,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且,得,
而当,时,不等式,即,得,与矛盾,故A错误;
对B,取,,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故B正确;
对C,取,,则由,得或3,故C正确;
对D,若关于x的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则,得,
若,则,故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且,关于x的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
因此“关于x的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故D正确.
故选:BCD.
变式3-2.(多选)不等式的解集非空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 )
A.B.
C.D.
【答案】BC
【详解】因为的解集非空,
所以或,所以或,
综上,
对于A,是的解集非空的充要条件,所以A错误,
对于B,是的解集非空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所以B正确,
对于C,是的解集非空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所以C正确,
对于D,是的解集非空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所以D错误.
故选:BC
变式3-3.若对于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详解】①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所以符合要求;
②当时,题意等价于,即,解得,
综上可知.
故答案为:.
四、二次含参不等式讨论不当
易错分析:解二次含参不等式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二次项若含有参数应讨论是等于0,小于0,还是大于0,然后将不等式转化为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形式;
第二步:判断方程的根的个数,讨论判别式与0的关系;
第三步:确定无根时可直接写出解集,确定方程有两个根时,要讨论两根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解集形式
例4.解关于的不等式:.
【答案】答案见解析
【详解】①当时,原不等式化为,解得.
②当时,原不等式化为,解得或.
③当时,原不等式化为.
当,即时,解得;
当,即时,解得满足题意;
当,即时,解得.
综上所述,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变式4-1.已知函数.
(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的表达式;
(2)解关于x的不等式.
【答案】(1)
(2)答案见解析
【详解】(1)∵的解集为,
∴1,2是方程的根且,
∴,
∴,
∴.
(2)当时,,∵,∴,∴;
当时,,即,即,
当时,,∴或;
当时,,
(ⅰ)当时,无解;
(ⅱ)当时,;
(ⅲ)当时,;
综上所述: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变式4-2.解关于的不等式:.
【答案】答案见解析
【详解】原不等式可化为,即,
也即.
当时,不等式可化为,解得.
若,则,
当时,且,解得或.
当时,且,解得.
当时,且,解得.
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解集为.
综上所述: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变式4-3.解关于x的不等式.
【答案】答案见解析
【详解】(1)当时,由,不等式的解集是.
(2)当时,因为,
方程的两根为和,不等式的解集是.
(3)当时,因为,
方程的两根为和,不等式的解集是.
(4)当时,因为,
方程的两相等根为,不等式的解集是.
(5)当时,因为,
方程无实根,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
综上所述:
当时, 不等式的解集是.
当时, 不等式的解集是.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是;.
当时, 不等式的解集是.
五、混淆恒成立和能成立题目
易错分析:不等式成立问题常应用函数方程思想和“分离变量法”转化为最值问题,也可抓住所给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利用数形结合法,而转化为最值问题易混淆最大值和最小值
(1)恒成立问题
若不等式在区间D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上;
若不等式在区间D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上
(2)能成立问题
若在区间D上存在实数使不等式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上;
若在区间D上存在实数使不等式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上
例5.若,使得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B.C.4D.
【答案】B
【详解】,使得成立是真命题,
所以,恒成立.
所以在上恒成立,
所以,
因为,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所以,即实数的最大值为.
故选:B.
变式5-1.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的最大值 .
【答案】
【详解】由题知命题的否定“”是真命题.
即,即,其中,
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
故实数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变式5-2.已知函数.
(1)若,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详解】(1)依题意可得:,
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恒成立,又,
所以在恒成立;
由于,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5-3.已知命题,不等式恒成立;命题,使成立.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中恰有一个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详解】(1)命题,不等式恒成立,为真命题,
则,解得,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命题,使成立,
当为真命题时,
即,解得或,
.
当命题中恰有一个为真命题时,
①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即,所以;
②为假命题,为真命题,即,所以;
综上可得:.
一、单选题
1.已知,使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B.
C.D.
【答案】D
【详解】对于A,,A不是;
对于B,当时,由,得,B不是;
对于C,,可能有,如,C不是;
对于D,由,得,则;若,则,D是.
故选:D
2.若,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B.
C.D.
【答案】B
【详解】由于
A:利用数轴可得,则,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则,故A正确;
B:由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则,可得,故B错误;
C:由于,两边同乘,可得,对,对其左右两边同乘,得,故,即,故C正确;
D:,故,故D正确;
故选:B
3.若,,则的最小值为( )
A.2B.4C.16D.64
【答案】C
【详解】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当且仅当时,的最小值为16.
故选:C.
4.若不等式对一切实数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B.
C.D.
【答案】D
【详解】当时,不等式为对一切实数都成立,符合题意,
当时,要使得不等式对一切实数都成立,
则,解得,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D.
5.“关于的不等式对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B.C.D.
【答案】B
【详解】不等式对恒成立,
所以,则.
则不等式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故选:B
6.命题:“使得不等式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答案】C
【详解】由使得不等式成立是真命题,
即不等式在有解,
因为,当时,,
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二、多选题
7.对于给定的实数,关于实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能为( )
A.B.
C.D.
【答案】ACD
【详解】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则
当时,函数开口向上,与轴的交点为,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函数开口向下,
若,不等式解集为;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ACD
8.已知正数,满足且,则( )
A.的最小值为16B.的最小值为4
C.的最小值为D.,
【答案】CD
【详解】由题意可得,,,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经检验后无法取得等号,故A、B错误;
由得,由得:,
,又(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C正确;
,,,,故D正确,
故选:CD.
三、填空题
9.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是真命题,
当,即时,命题成立;
当时,得,解得,
综上,符合题意的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0.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正确命题的序号).
①;②不等式的解集为;③;④不等式的解集为.
【答案】①②④
【详解】由题意知,,,所以①②正确,③错误,
因为,代入,,
得,又因,
所以解得或,所以④正确.
故选:①②④
四、解答题
11.已知函数,.
(1)解关于的不等式;
(2)若方程有两个正实数根,,求的最小值.
【答案】(1)答案见解析
(2).
【详解】(1)不等式即为,
∴,
方程的两根分别为2和,
当时,解不等式可得,
当时,不等式无解,
当时,解不等式可得,
综上可知: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2)方程有两个正实数根,,
即方程有两个正实数根,,
则,解得,
由韦达定理得,,,
故,
当时,,达到最小值,故的最小值为.
12.已知命题p:,;命题q:,
(1)若p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与q有且只有一个为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详解】(1)命题p:,为真,
则恒成立,等价于,
令,由基本不等式可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所以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2)命题q为真命题:,,
故,解得或
由于p与q有且只有一个为假命题,
①p真q假:,故;
②p假q真:,故;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一、混淆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四、二次含参不等式讨论不当
二、忽略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
五、混淆恒成立和能成立题目
三、忽视最高项系数为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2 无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41指数五个重难点突破原卷版docx、41指数五个重难点突破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学案设计,文件包含拓展2-4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高频题型专攻原卷版docx、拓展2-4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高频题型专攻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3 幂函数学案,文件包含拓展3-3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六个易错点原卷版docx、拓展3-3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六个易错点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