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 ( 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01309/1-17392685917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 ( 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01309/1-17392685917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 ( 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01309/1-17392685918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 ( 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01309/0-17392685903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 ( 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01309/0-17392685903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 ( 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01309/0-17392685904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件PPT+分层练习(原卷+解析卷)全册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精品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篇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蠕动(rú)棱角(líng)衰竭(shuāi) 穿流不息
B.虔诚(qián)豁然(huò)蜿蜒(wān)风云变换
C.敦实(dūn)凄凉(qī)懈怠(xiè)接踵而至
D.恭顺(gōng)裸露(lòu)演绎(yì)厉厉在目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冰塔林里安营扎寨。
B.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喘吁吁。
C.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D.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雪域高原特有的魅
力。
3.下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B.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C.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D.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蜿蜒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微风的吹拂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
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
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
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
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
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杨柳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B.文中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C.文中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写冰塔林,先写了冰洞内部景色;然后写冰山山壁上的图案。
D.文中“我”对雪峰行“跪拜大礼”,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冰雪世界的神秘气氛和大自然的深不可测,心中虔诚之意油然而生。
提升篇
(一)(2021·上海交华中学阶段考试题)课内语段精读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①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冬,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②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③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zhǒng)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④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片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咒骂它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⑤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接(zhǒng)_________而至
2.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说说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云南昆明中考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进虎跳峡
①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江心突兀一块巨石,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虎跳峡全长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②我第一次进虎跳峡,是从中甸的虎跳峡镇步入上峡的。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皑皑白雪堆积在重重叠叠的峰脊上。时值盛夏夜雨初收的早晨,云雾游移在群峰间,愈显出玉龙雪山的高深莫测。
③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颤栗着探行。
④再往前,两岸高山越挤越拢,排列成一道道狭窄的天门。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却感觉到汪洋大海狂暴时的声势和威力:岩在崩,地在动,山在摇。我只觉头晕目眩,脚下站立不稳。据说,漂来的粗圆木和滚落的大石块,在这里都会被粉碎得无影无踪。我只能退到高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
⑤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迎面来了一队马帮,我闪身到路旁让道,听着马儿们艰难的足音,看着马帮慢腾腾地消逝在远处断崖后面……马帮就是这样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途艰险,马帮却奋力前行,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峡的谷底礁石遍布,如满天星斗。这些从山上飞滚而来的落石,堆积江中,犬牙交错。江水在其间往复跳跃,浪花推着浪花,旋涡套着旋涡,一路5公里18个险滩相连至下峡。
⑥我对下峡的感受,第二次比第一次强烈。三年后的正月初,我从丽江的大具乡乘车直奔下峡。抵达停车场,我不禁惊叹:“好个哈巴雪山!”仔细俯仰一番:没有零散的峰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而后沿着栈道直至江边的观峡台,在台上远眺江两边玉龙、哈巴凌空对峙,峰连嶂合。此景正如清代孙髯翁所写:“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
⑦从渡口乘船前往对岸。上岸后发现没有路,我只得寻着人踩过的痕迹,攀藤抓草往上爬,还得时时小心,脚下不能打滑,否则就会坠下深渊。我大汗淋淋地攀登了近1个小时,才算踏上新开辟的公路。
⑧山高峡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峡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核桃园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的夜特别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间。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一块不大的天幕上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人在此际,内心一片宁静,仿佛世间一切的纷杂都与我无关。我很快就带着白天的游兴进入了梦乡……
⑨第二天拂晓我就出发了,穿越中峡来到了上峡。上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栈道,可直下江边挨近虎跳石。峡中筑了公路,可以通车,游览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但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还是那个不经雕琢、野性十足的虎跳峡。我伫立江崖,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
⑩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若要问我云南山川最富阳刚之美的地方在哪里,我定毫不迟疑地回答:在虎跳峡!
(选自张鸿源《滇域探秘》,有删改)
1.请梳理作者在虎跳峡所见的主要景物,概括其特征,并根据提示将下表补充完整。
2.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读后感补充完整。
作者的“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阅读选文时,我们发现作者两次写到马帮:第⑤段写马帮“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马帮的A_____之情:第②段写“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表达了作者对马帮的B_____之情。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摄取所见,又不单是写实,处处流露作者的情思”。
4.游记常见的写法有“移步换景”和“定点换景”,选文第⑥段使用了哪种写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选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至
所见
上峡
雪山高耸
A____________
江水震响
中峡
礁石密布
下峡
雪山磅礴
峡谷森严
B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马说/韩愈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23课《马说》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23课《马说》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2018)壶口瀑布/梁衡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7课《壶口瀑布》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7课《壶口瀑布》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核舟记/魏学洢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1课《核舟记》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八下第11课《核舟记》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