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徐州专用,沪教版2024第1~7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
    • 练习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7章】(沪教版2024)A4版.docx
    • 练习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7章】(沪教版2024)A3版.docx
    • 练习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docx
    • 练习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pdf
    • 练习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 (参考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全解全析)第1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全解全析)第2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全解全析)第3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7章】(沪教版2024)A4版第1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7章】(沪教版2024)A4版第2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7章】(沪教版2024)A4版第3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7章】(沪教版2024)A3版第1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第1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第1页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 (参考答案)第1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徐州专用,沪教版2024第1~7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徐州专用,沪教版2024第1~7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7章沪教版2024A4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7章沪教版2024A3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pdf、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参考答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 2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
    选项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古代发明和创造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泥土烧陶
    【答案】A
    B.机杼织布
    C.石磨碾米
    D.金简刻字
    【详解】A、泥土烧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机杼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石墨碾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金简刻字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 A。
    2.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清洗滴管
    【答案】C
    D.检验氢气纯度
    【详解】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
    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时,将木条平放在火焰上,观察炭化程度,该选项操作正确;
    C、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该选项操作错误;
    D、检查氢气纯度时,先用拇指捂住试管,将火焰靠近火焰后,松手听声音,该选项操作正确。故选 C。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青铜一单质
    【答案】C
    B.盐酸—化合物
    C.氧化铜—氧化物
    D.冰水混合体—混合物
    【详解】A、青铜是合金,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盐酸是氯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中含有铜、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

    D、冰水混合体中只含有水,属于纯净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4.从绿色化、节能化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中,下列药品组合最合理是
    A.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答案】B
    B.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D.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详解】A.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溶液浓度大,反应太快不易控制,选项错误;
    B.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速率适中,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选项正确;
    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反应需要加热,浪费能源,选项错误;
    D. 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溶液浓度大,反应太快不易控制,选项错误。故选 B。
    5.下列有关 16 号元素硫(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为 16
    C.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16
    【答案】D
    B.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16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6g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16,表示原子序数为 16;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不符合题意。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可知中子数(近似)=32-16=16,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得知硫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16,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6,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g”,符合题意。故选 D。
    6.纳米催化剂可以应用于二氧化碳的转化,下图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各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发生反应时,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2:3 或 3:2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总数都不发生改变
    【答案】D
    【分析】水和二氧化碳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和甲醇,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A、反应中的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
    分子构成的,甲醇是由甲醇分子构成的)均是由分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B、发生反应时,生成的两种物质氧气和甲醇的质量比为(3×32):(2×32)=3:2,故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甲醇是由
    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发生改变,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
    改变,故说法不正确;故选 D。
    7.物质是变化发展的。下图是 CO2 在不同的能量下转化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转化生成不同的物质
    B.CO2 在转化中遵循碳元素守恒
    C.甲酸和甲醇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D.CO2 只有在有电能的作用下才可以转化成 CO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在不同能量下能转化生成不同物质,故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转化
    生成不同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在转化中遵循碳元素守恒,不符合
    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甲酸和甲醇均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也可生成一氧化碳,符合题意。故选 D。
    8.“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答案】A
    【详解】A、H O 和 H O 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
    2
    2
    2
    故 A 推理正确;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并不是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例如氯化钠是由钠
    /

    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故 B 推理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没有
    参与反应的杂质,故 C 推理错误;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带电,故
    D 推理错误;故选:A。
    9.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中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鉴别
    通过灼热的
    分别加水搅拌
    B
    C
    D
    粉末和木炭粉
    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稀硫酸溶液中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B.B C.C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D.D
    【答案】D
    【详解】A、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
    物质,不符合题意;
    B、分别加水搅拌,二氧化锰粉末和木炭粉均难溶于水,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稀硫酸溶液中,铝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有气泡冒出,说明在金属
    活动性顺序里,铝排在氢前,无法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不符合题意;
    D、加入足量稀盐酸,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反应后,过滤、洗涤、
    干燥,可得到纯净的铜粉,符合题意。故选 D。
    10.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
    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
    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秒) 28 12
    6
    4
    12 17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B
    /

    【详解】除去奶渍所需时间越少,说明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越好,从表中数据可知在 60℃的水温
    时,去污时间最短,说明在 60℃的水温时,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
    低,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都会降低。故选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除化学方程式(2 分)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40 分)
    11.(5 分)“福建舰”解缆启航,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建设迈向新征程。
    I.航母建造
    (1)航母建造需使用纯铜、钢铁、钛合金等。
    ①航母电缆用纯铜制作,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和
    ②钢铁的硬度比纯铁 (填“大”或“小”)。
    ③钛可由二氧化钛(TiO )制得,TiO 中 Ti 的化合价为
    性。

    2
    2
    II.能源供给
    (2)航母动力由重油(含 C8H18 等多种成分)燃烧提供。C8H18 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填
    最简整数比)。
    (3)通讯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

    【答案】
    (1)导电
    (2)4:9

    +4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详解】
    (1)①铜可以导电,航母电缆用纯铜制作,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②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钢铁的硬度比纯铁大。
    ③钛可由二氧化钛(TiO )制得,Ti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x,化合物中各元
    2
    2
    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故 Ti 的化合价为+4。
    (2)C8H18 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8:18=4:9。
    (3)通讯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2.(5 分)物质的分散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1)配制汽水时,需要将蔗糖、柠檬酸等物质加入水中,其中能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物质


    (2)利用洗洁精、汽油去清洗油污都利用了物质分散的原理,其中能发生溶解作用的物质是

    (3)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

    ①需要固体氯化钠
    g;量水时应选
    (选“50”或“100”)mL 量筒。
    (用字母表示)。
    ②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答案】
    (1)蔗糖
    (2)汽油
    (3)3.5
    100
    baecd
    【详解】
    (1)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是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存在,柠檬酸属于酸,在水中能电离出
    氢离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故填:蔗糖;
    (2)洗洁精清洗油污主要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油能溶解在汽油中的原理,
    故填:汽油;
    (3)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为:
    ,故填:3.5;
    配制溶液时,量筒的选择遵循“一次性、最大量程与液体体积接近”的原则,要配制 100g3.5%的溶液,
    所需水的质量为 96.5g,水的体积为 96.5mL,所以选择 100mL 的量筒,故填:100;
    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计算所需的氯化钠质量后,从试剂瓶中取出所需
    固体质量放在天平左盘称量,称量后倒入烧杯中,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后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所以操作顺序为:baecd。
    13.(11 分)铁红(Fe O )常用于油漆、油墨及橡胶工业,古籍《唐本草》中记载着中国很早就能煅烧硫
    2
    3
    酸亚铁晶体制取铁红,现代可以用菱铁矿石(主要成分是 FeCO3,含少量二氧化硅)为原料来制取,
    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酸浸:为使菱铁矿石充分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
    (2)过滤:过滤 1 所得滤渣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滤 2 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3)焙烧:将过滤所得
    固体洗净烘干后,在高温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获得氧化铁;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4)(5 分)若用 58t 含
    解题过程)
    为 70%的菱铁矿石为原料,最多可获得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
    【答案】
    (1) 将菱铁矿石粉碎
    (2)
    (3)

    (或硫酸钠、碳酸钠)
    (4) 解:设最多可获得氧化铁的质量为 x
    答:最多可获得氧化铁的质量为 28t。
    【详解】
    (1)将菱铁矿石粉碎后再加入硫酸溶液中能够增大菱铁矿石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故
    填:将菱铁矿石粉碎;菱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FeCO3 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二氧化碳、水,化学方
    程式为:
    (2)菱铁矿石中含少量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酸,所以过滤 1 所得滤渣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化学式为: ,故填:
    酸浸后溶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沉铁时加入过量碳酸钠,碳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
    ,故填:


    硫酸钠,所以过滤 2 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为硫酸钠和剩余的碳酸钠,故填:

    (或
    硫酸钠、碳酸钠);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所以反应前有 4 个 Fe,4 个 C,14 个
    O,反应后有 4 个 Fe,6 个 O,所以 4X 中有 4 个 C,8 个 O,X 中有 1 个 C,2 个 O,所以 X的化学
    式为:
    ,故填:

    (4)详解见答案。
    14.(8 分)如图为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 B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应添加的实验用品是
    ,化学反
    。化
    应方程式为

    (2)选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能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装置是
    /

    学反应方程式为
    。G 中 b、d 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a、c 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倒入
    二氧化碳后观察到 a、c 不变色,d 比 b 先变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分离CO2 和CO的混合气体,涉及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
    (填字母)。
    ①关闭活塞 a,打开活塞 b ②关闭活塞 b,打开活塞 a③通入混合气体
    ④从导管 c 处收集气体
    A.①④②③④
    B.②④③①④
    C.②③④①④
    【答案】
    (1) 棉花
    (2) AD
    (3) 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
    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故选用 B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应添加的实验用品是:棉花;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需要控
    制反应速率,故发生装置可选 A,A 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 D;
    倒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 a、c 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b、d 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
    反应生成酸性物质,d 比 b 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能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
    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采用如图装置分离 CO2 和 CO 的混合气体,先关闭活塞 b,打开活塞 a,通入混合气体,二氧化
    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从导管 c 处收集气体,得到一氧化
    碳,然后关闭活塞 a,打开活塞 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从导管 c 处收集
    气体,得到二氧化碳,故顺序是:②③④①④。故选 C。
    15.(11 分)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

    Ⅰ.古法制盐:
    古人用煎盐法制取食盐主要步骤有:①制卤水;②测卤水浓度;③煎卤得粗盐;④用“花水”冲洗粗盐
    得精品盐。制取卤水的方法有两种:刮土淋卤:将结有盐霜的土,聚集成堆,清水浇注,卤水从堆底
    流出;草木灰淋卤:将草木灰浸入海水然后晾晒至现出白光,再用海水淋之,得卤水。
    (1)卤水中的溶剂是
    ,卤水中存在大量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卤水入锅前,以石莲子或鸡蛋投入卤中,检验卤水浓度,石莲子或者鸡蛋沉入水下的为淡卤,半
    飘浮的为半淡卤,浮立于水面的为成卤,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卤”)。
    (填“淡卤”“半淡卤”或“成
    (3)以成卤入锅煎盐,有白色晶体析出时,此时卤水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草木
    灰的性质与活性炭相似,草木灰淋卤制作出的盐更洁白,是因为草木灰具有
    作用。
    (4)经调查发现,“花水”是 NaCl 的饱和溶液,用“花水”冲洗粗盐而不用淡水冲洗的原因是
    Ⅱ.工业制盐:

    目前工业上常用真空法制备食盐,通过减压使热的海水快速蒸发而获得食盐。小涵在实验室中用溶液 a
    (3%NaCl 溶液 1000g)模拟真空法制备食盐的流程(忽略物质的损耗)如下图所示(下面表格中为
    Na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20 90
    NaCl 的溶解度(g/100g 水) 36 39
    (5)步骤 1 中分子的______发生了变化。
    A.间距 B.质量 C.种类
    (6)溶液 a 中溶质的质量为 g。溶液 a 经减压蒸发后得到溶液 b 和 NaCl 固体 xg,x 的数值为
    。溶液 b 的质量 溶液 c 的质量(填“”)。
    (7)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对比分析真空制盐,海水晒盐的优点是_________。
    D.个数
    A.节省能源
    【答案】
    B.成本低廉
    C.生产效率高
    (1) 水/H2O
    (2) 成卤
    (3) 饱和
    Cl-
    吸附
    /

    (4) 减少食盐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5)
    A
    (6) 30
    (7) AB
    【详解】
    10.5
    >
    (1)卤水中的溶剂是水,故填:水或 H2O;卤水中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
    成,故卤水中存在大量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
    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 通常省略,故填:Cl-;
    (2)当一个物体放在液体中时,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它就会沉下去;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
    体的密度,它就会浮起来;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它就会悬浮在液体中。石莲子或者鸡蛋沉
    入水下的为淡卤,半飘浮的为半淡卤,浮立于水面的为成卤,即相同温度下成卤的密度最大,成卤的
    浓度最大,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成卤,故填:成卤;
    (3)以成卤入锅煎盐,有白色晶体析出时,此时卤水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草木灰的性质与活性炭相似,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草木灰淋卤制作出的盐更洁白,
    是因为草木灰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4)“花水”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而淡水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这样可以减少食盐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故填:减少食盐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5)步骤 1 是将水蒸气变成水,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的间距发生了变化,故填:
    A;
    (6)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故溶液 a 中溶质的质量为 1000g×3%=30g,故填:30;
    溶液 a 中溶剂的质量为 1000g-30g=970g,溶液 a 经减压蒸发后得到溶液 b 和 NaCl 固体 x g,且蒸发出
    920g 水蒸气,则溶液 b 属于饱和溶液,溶液 b 中溶剂的质量为 970g-920g=50g。
    由已知信息可知 90℃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9g,即 100g 溶剂中溶解 39g NaCl 达到饱和状态,故溶液
    b 中溶质的质量为 19.5g,则 xg=30g-19.5g=10.5g,故填:10.5;
    饱和溶液 b 降温后得到溶液 c,该过程有固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故溶液 b 的质量>溶液 c 的质量,
    故填:>;
    (7)海水晒盐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故海水晒盐的优点是可以节省能源,成本低廉,但制取
    等量食盐,海水晒盐耗时太长,生产效率低,故填:AB。
    /

    相关试卷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人教版2024第1~8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人教版2024第1~8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8单元人教版2024A4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8单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pdf、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苏州专用,沪教版2024第1~7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苏州专用,沪教版2024第1~7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A4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A3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人教版2024第1~8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人教版2024第1~8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8单元人教版2024A4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8单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docx、九年级化学开学摸底考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