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导学案 (2份,原卷版+解析版)
数学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测试题,文件包含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导学案622向量的减法运算解析版doc、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导学案622向量的减法运算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6.2向量的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相反向量的含义,借助相反向量理解向量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培养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2.掌握平面向量减法运算及运算规则,提升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3.能运用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相关问题,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难点: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律
自主预习:
本节所处教材的第 页.
复习——
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加法:
预习——
相反向量:
向量的减法:
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一)新知导入
我们知道,数的运算中,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运算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我们能否类似地定义向量的减法呢?
【想一想】1、类比实数X的相反数-X,对于向量a,你能定义“相反向量”-a吗?它有哪些性质?
你认为向量的减法该怎样定义?
(二)向量的减法运算
1.相反向量:
与向量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记作-a.
性质:①a和-a互为相反向量,a。
②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③由两个向量的和的定义可知:a+(-a)=(-a)+a =0,即任意向量与其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
④若a,b互为相反向量,则a=-b,b=-a,a+b=0。
2.向量的减法
(1)定义:向量a加上b的相反向量,叫做a与b的差,即a-b=a+(-b)。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减去一个向量就等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
【探究】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a+b,那么你能结合相反向量的概念,求作出a+(-b)吗?
(2)几何意义: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eq \(OA,\s\up6(→))=a,eq \(OB,\s\up6(→))=b,则向量a-b=eq \(BA,\s\up6(→)).
如图所示
a-b表示为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
记忆口诀:作平移,共起点,两尾连,指被减。
【思考1】若a,b是不共线的向量,则|a+b|与|a-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思考2】||a|-|b||≤|a-b|≤|a|+|b|中,等号何时成立?
(三)典型例题
1.向量减法法则的应用
例1.(1)在△ABC中,eq \(BC,\s\up6(→))=a,eq \(CA,\s\up6(→))=b,则eq \(AB,\s\up6(→))等于( )
A.a+b B.-a+(-b) C.a-b D.b-a
(2)如图所示,O为△ABC内一点,eq \(OA,\s\up6(→))=a,eq \(OB,\s\up6(→))=b,eq \(OC,\s\up6(→))=c,
求作向量b+c-a.
【类题通法】求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的两种思路
(1)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两向量的差的步骤
此步骤可以简记为“作平移,共起点,两尾连,指被减”.
(2)利用相反向量作两向量差的方法
作向量a-b时,先作向量eq \(OA,\s\up6(→))=a,再作eq \(AB,\s\up6(→))=-b,则向量eq \(OB,\s\up6(→))=eq \(OA,\s\up6(→))+eq \(AB,\s\up6(→))=a+(-b)=a-b.
【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向量a,b,c不共线,求作向量a+b-c.
2.向量的加减法运算
例2.(1)向量eq \(MN,\s\up6(→))可以写成:①eq \(MO,\s\up6(→))+eq \(ON,\s\up6(→));②eq \(MO,\s\up6(→))-eq \(ON,\s\up6(→));③eq \(OM,\s\up6(→))-eq \(ON,\s\up6(→));④eq \(ON,\s\up6(→))-eq \(OM,\s\up6(→)).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化简:①eq \(BA,\s\up6(→))+eq \(OD,\s\up6(→))-eq \(OA,\s\up6(→))-eq \(BC,\s\up6(→));
②(eq \(AC,\s\up6(→))+eq \(BO,\s\up6(→))+eq \(OA,\s\up6(→)))-(eq \(DC,\s\up6(→))-eq \(DO,\s\up6(→))-eq \(OB,\s\up6(→))).
【类题通法】1.向量减法运算的常用方法
2.向量加减法化简的两种形式
(1)首尾相连且为和;(2)起点相同且为差.
解题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这两种形式,同时注意逆向应用.
【巩固练习2】化简下列式子:
(1)eq \(NQ,\s\up6(→))-eq \(PQ,\s\up6(→))-eq \(NM,\s\up6(→))-eq \(MP,\s\up6(→));
(2)(eq \(AB,\s\up6(→))-eq \(CD,\s\up6(→)))-(eq \(AC,\s\up6(→))-eq \(BD,\s\up6(→))).
3.向量加减法的应用
例3.如图所示,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B是该平行四边形外一点,且eq \(AB,\s\up6(→))=a,eq \(AC,\s\up6(→))=b,eq \(AE,\s\up6(→))=c,试用向量a,b,c表示向量eq \(CD,\s\up6(→)),eq \(BC,\s\up6(→)),eq \(BD,\s\up6(→)).
【变式探究1】本例条件不变,试用向量a,b,c表示eq \(BE,\s\up6(→))与eq \(CE,\s\up6(→)).
【变式探究2】 本例中的条件“点B是平行四边形ACDE外一点”若换为“点B是平行四边形ACDE内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其结论又如何呢?
【类题通法】用向量表示其他向量的方法
(1)解决此类问题要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2)表示向量时要考虑以下问题:它是某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吗?是否可以找到由起点到终点的恰当途径?它的起点和终点是否是两个有共同起点的向量的终点?
(3)必要时可以直接用向量求和的多边形法则.
【巩固练习3】如图所示,解答下列各题:
(1)用a,d,e表示eq \(DB,\s\up6(→)); (2)用b,c表示eq \(DB,\s\up6(→));
(3)用a,b,e表示eq \(EC,\s\up6(→)); (4)用c,d表示eq \(EC,\s\up6(→)).
(四)操作演练 素养提升
1.化简eq \(PM,\s\up6(→))-eq \(PN,\s\up6(→))+eq \(MN,\s\up6(→))所得的结果是( )
A.eq \(MP,\s\up6(→)) B.eq \(NP,\s\up6(→)) C.0 D.eq \(MN,\s\up6(→))
2.在四边形ABCD中,eq \(AB,\s\up6(→))=eq \(DC,\s\up6(→)),若|eq \(AD,\s\up6(→))-eq \(AB,\s\up6(→))|=|eq \(BC,\s\up6(→))-eq \(BA,\s\up6(→))|,则四边形ABCD是( )
A.菱形 B.矩形 C.正方形D.不确定
3.eq \(OB,\s\up6(→))-eq \(OA,\s\up6(→))-eq \(OC,\s\up6(→))-eq \(CO,\s\up6(→))=________.
4.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则|eq \(AB,\s\up6(→))-eq \(CB,\s\up6(→))+eq \(CD,\s\up6(→))|的长度为______.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导学案评价】 本节导学案难度如何(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建议】 你对本节导学案的建议: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12页 练习 第1,2,3题
第22 页 习题6.2 第4,7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6.2 平面向量的运算一课一练,文件包含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导学案621向量的加法运算解析版doc、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导学案621向量的加法运算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精品习题,文件包含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622向量的减法运算分层作业原卷docx、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622向量的减法运算分层作业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第03讲622向量的减法运算原卷版doc、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第03讲622向量的减法运算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