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优质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优质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7.1 短歌行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1 短歌行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再读诗歌,赏析诗歌,齐唱歌曲,背诵全诗,课堂小结,拓展提升,个性解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
    2.诵读诗歌,学会把握诗歌的意象,赏析诗歌。
    3.体会诗人曲折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说说你心目中的曹操形象”导人。
    老师总结,并启发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奸雄。京剧中曹操是白脸扮相(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回忆曹操的诗歌,树立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分析《短歌行》的感情做了铺垫。)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品读诗歌,先从朗诵开始。四言诗节奏:二二节拍,诗歌诵读,要注意语速,语调,要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叹句、陈述句一般读降调,问句一般读升调。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加以体会。
    2.生读诗歌,师点评。
    (1)节拍:二二节拍
    (2)语调(句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教师范读
    (4)学生朗读。
    3.播放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4.全班配乐朗读,感受作者的慷慨悲壮。
    5.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学生思考:忧
    (设计意图:播放录音,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体会作者的慷慨悲壮感情;大声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抒发情感,刺激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有利于背诵。)
    三、再读诗歌,赏析诗歌
    1.学生朗读诗歌,体会感情。
    2.四人一组,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并划分层次。
    3.思考: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又都包含哪几方面呢?
    明确:第一部分(开头至“唯有杜康”):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是。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部分(“青青子衿”至“鼓瑟吹笙”):这一部分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部分(“明明如月”至“心念旧恩”):“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部分。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部分,仍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部分(“月明星稀”至结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因为诗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了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美名,曾“一沐三握发,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设计意图:品读诗歌,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抓住重点赏析,有利于学生淸楚地把握诗歌结构,较好地掌握诗歌鉴赏方法。)
    四、齐唱歌曲,背诵全诗
    一起演唱《短歌行》,在回读与感悟中回顾诗歌内容。(设计意图:在演唱诗词的同时回顾课堂主要内容,既能缓解课堂紧张气氛,让学生得到放松,又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小结
    《短歌行》中诗人以貌似颓废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渴慕人才和一统天下之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在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更好的记忆和理解,也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系统化整理,使得知识间的衔接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六、拓展提升,个性解读
    历史上,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伐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到底是奸是忠,是善是恶,请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外查阅资料,阅读曹操的《蒿里行》,朱永嘉先生的《论曹操》,进一步了解曹操。
    3.写一篇短文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对你的启示。
    提示: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
    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
    (设计意图:作业一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知识蕴含在古诗文经典中,这些优秀篇章,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作业二既拓展学生阅读面,又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曹操形象。作业三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可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多角度看间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指导诵读,领会主旨,诵读诗歌,品味文本,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语, 检查自主阅读,合作学习,探究综合,迁移评价,拓广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专题任务,预习任务,学习任务,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