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9《屈原列传》优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3784/0-17361297815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翻译课文,把握大意,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1.掌握第3~9段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2.圈点勾画,体会作者在记叙、议论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圈点勾画,体会作者在记叙、议论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段,知道了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楚怀王很信任他,但因为上官大夫嫉妒他的才能,在楚怀王面前污蔑他,导致他被楚怀王疏远。那遭受打击的屈原如何排解心中的苦闷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后面的段落。
二、翻译课文,把握大意
(一)翻译、学习第3段
1.学生读熟本段,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要求准确翻译重点实词和句式。
2.理解内容。
明确:第3段写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以及司马迁对《离骚》的高度评价。屈原的《离骚》大概是由怨愤引起的“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是其外因;“穷”和“怨”是其内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怨”的具体内容。“穷”则“怨”,“怨”则“歌”,于是司马迁作出推断:“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里把《离骚》与楚国黑暗腐败的政治环境和屈原的主观感受紧密地联系起来,表明写作《离骚》正是屈原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控诉。司马迁对《离骚》内容和价值的评价,是结合屈原的品德修养一起进行的。“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其内容,下面对“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文章特别突出“志洁”这个特点,以污泥、浊秽、尘埃、滋垢喻邪恶;以美人香草喻高洁的志趣。面对种种邪恶,屈原坚持自己的理想,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的品德。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赞扬屈原,认为他的这种高尚品德可“与日月争光”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自主翻译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翻译、学习第4~7段
1.熟读第4~7段。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要求准确翻译重点实词和句式。
2.理解内容。
明确:写屈原被楚怀王罢黜后,楚怀王三次被秦所骗最终客死于秦,揭示屈原的个人遭遇与楚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翻译、学习第8、9段
1.熟读第8、9段。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要求准确翻译重点实词和句式。
2.理解内容。
明确:写顷襄王昏愦,放逐屈原。这两段突出屈原遭放逐后还“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又一次为屈原作不平之鸣。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整理本节课所学的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第3段。
板书设计
屈原列传
屈原:品德高尚
感情:赞扬、不平之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文字,情景导入,回忆巩固,解答问题,合作探究,研读文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作业,翻译课文,把握大意,内容探究,拓展阅读,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启发导入,研读课文第3段,重点突破,重点研读第8段和第9段,研读课文第10段,感悟形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