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8.《匆匆》第1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8.《匆匆》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匆匆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匆匆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 字词揭秘,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回顾知识,总结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赤裸裸”这4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4.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5.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搜集朱自清的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导入新课,情景体验。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同学们,“匆匆”是什么意思呢?(急急忙忙的样子)
    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人们赶火车的图片,考试时同学们争分夺秒答题的图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是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时光匆匆,日子一去不复返,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朱自清却把流动的时间定格在了文字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
    4.搜集作者资料。关于朱自清先生,相信同学们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同桌间交流交流你们所了解的朱自清。(课件出示朱自清的人物生平介绍)
    课件出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诗集《雪朝》(与人合著)、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二、 字词揭秘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
    EQ \* jc2 \* "Fnt:宋体" \* hps24 \\ad(\s\up 11(cánɡ),藏) EQ \* jc2 \* "Fnt:宋体" \* hps24 \\ad(\s\up 11(nuó),挪) EQ \* jc2 \* "Fnt:宋体" \* hps24 \\ad(\s\up 11(pái),徘)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2 \(\s\up 11(huái),徊) EQ \* jc2 \* "Fnt:宋体" \* hps24 \\ad(\s\up 11(zhēnɡ),蒸) EQ \* jc2 \* "Fnt:宋体" \* hps24 \\ad(\s\up 11(luǒ),裸)
    (1)正音:“藏”在本课读cánɡ;“蒸”是后鼻音。
    (2)指导书写“藏”,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课件出示:“藏”字的笔顺分解图)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确的地方。
    3.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确乎 涔涔 潸潸 徘徊 蒸融
    预设:(1)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交流:“确乎”指的确。
    (2)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交流:“涔涔”指流汗状;“潸潸”形容泪流不止。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交流:“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交流:“蒸融”这个词比较难以理解,可以用组词法,“蒸”就是“蒸发”;“融”就是融化;合起来就是“蒸发融化 ”的意思。
    4.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5.思考: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
    6.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二部分(2-4):写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的逝去,令人感慨。
    第三部分(5):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以读为重点,只有读充分、读熟,学生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1.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指生朗读并思考: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燕子、杨柳、桃花”这三种自然界里的事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这样写?
    (这三种事物都是春天的景物,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3.作者使用排比句和问句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
    4. 这段话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阅读文本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并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通过行文线索,展开对文章的阅读,以这样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对学生独立阅读其他文章提供了帮助。
    四、回顾知识,总结提高。
    1.小结:朱自清是个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捕捉形象,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愫的作家。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这本是人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作者触景生情,从中联想到自己的生命,默算着八千多日子,思索着生命的价值,发出惋惜的感叹,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 本文的课后习题中有背诵课文的要求。教师要从关注过程、教给方法、培养语感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背诵。

    相关教案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匆匆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匆匆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赏析文章的结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匆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匆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教学设计,共2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