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班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6587428/0-17359479514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班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6587428/0-17359479515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班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6587428/0-17359479515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音乐八年级下册班内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班内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悉亚洲弦歌的代表性曲目,精准辨别不同曲目(如《樱花》《深情》《小河的呼唤》等)中的乐器音色、旋律走向、节奏特点,提升音乐感知与分析能力。
掌握亚洲弦歌常见的演奏乐器(如二胡、古筝、竹笛、琵琶等)的基本构造、演奏技法,能模仿简单演奏动作,了解其在营造音乐氛围中的独特作用,拓宽音乐知识视野。
学会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描述亚洲弦歌作品,能够准确演唱部分亚洲弦歌的经典片段,展现对作品风格的理解,增强音乐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哼唱、演奏模仿、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多元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挖掘亚洲弦歌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组织小组合作项目,如音乐短剧表演、主题音乐会策划、文化展板制作等,促进学生交流协作,锻炼团队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亚洲弦歌所承载的丰富情感,包括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等,激发学生对亚洲多元文化的尊重、热爱与传承意识。
在教学全过程渗透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营造温馨、包容、鼓励的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以生动有趣、贴合学生认知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体验亚洲弦歌的魅力,通过细致剖析典型曲目,让学生掌握亚洲弦歌的音乐特征与文化价值。
帮助学生熟练辨别亚洲弦歌中的特色乐器音色,了解其演奏技法与音乐表现力的关联,提升学生音乐审美敏感度。
教学难点
引导八年级学生跨越文化隔阂,深入理解亚洲弦歌背后复杂的历史、民俗、宗教等文化因素,将文化感悟与音乐欣赏有机融合,实现深度的音乐理解与共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协调学生不同观点与思路,尤其是在涉及文化解读、创意表达环节,确保小组活动高效有序开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团队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比较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亚洲弦歌系列音频及视频资料(涵盖不同演奏版本、现场音乐会、文化纪录片等)、二胡、古筝、竹笛、琵琶等乐器实物或高清图片、乐器模型、曲谱、亚洲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图片、文化资料手册、小奖品(如亚洲风情书签、音乐徽章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身着融合亚洲多国元素的服饰,如上身穿着中式立领短袄,搭配印度风格的彩色披肩,下身穿着泰式阔腿裤,脚蹬一双日式木屐,手持一把绘有亚洲地图及特色图案的折扇,步伐轻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亚洲,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犹如一部绚丽多彩的乐章,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用独特的音乐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踏上一场精彩纷呈的亚洲弦歌之旅,去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旋律。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漫步在日本京都的樱花小道,或是泛舟于越南的下龙湾,亦或是驰骋在蒙古的大草原,耳边会响起怎样动人心弦的声音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分享心中浮现的画面与感受,激发学生对亚洲弦歌的探索欲。
教师播放一段汇聚亚洲各地风情的视频,画面中有日本的歌舞伎表演、韩国的四物乐演奏、中国的古筝独奏、印度的西塔琴音乐会等,背景音乐选用亚洲弦歌的经典旋律串烧,营造出浓郁的亚洲文化氛围。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们目不暇接、心驰神往?你们知道这些美妙音乐都来自我们即将深入学习的亚洲弦歌领域吗?” 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二)亚洲弦歌概述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述:“同学们,亚洲弦歌,宛如亚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涵盖了东亚、南亚、西亚、中亚等地区各具特色的弦乐作品。这些音乐扎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与当地的民俗、宗教、地理环境紧密相连。从古老的宫廷雅乐到民间的田间小调,从悠扬的牧歌到激昂的战曲,每一首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是亚洲人民心灵的寄托。”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地图,标注出主要音乐文化发源地,介绍亚洲弦歌的发展脉络、分类依据(如按地域、乐器、题材等),以及不同地区弦歌的风格特点概述,让学生对亚洲弦歌有宏观的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筑牢根基。同时,播放一段亚洲弦歌的综合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多样的风格与魅力,为深入赏析做铺垫。
(三)曲目赏析
《樱花》赏析
引导:“现在,让我们先走进日本,聆听这首家喻户晓的《樱花》。” 播放《樱花》音频,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日本樱花盛开的唯美画面,粉色花瓣如雪般飘落,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在樱花树下举行花见活动,画面色调柔美、充满诗意。
讲解:“同学们,《樱花》作为日本的经典民歌,旋律简洁却韵味无穷。它用轻柔舒缓的音符,描绘出樱花初绽的娇羞与盛放的绚烂,以及花落时的淡淡哀愁。听,这开头的旋律,如同微风轻拂枝头,慢慢唤醒沉睡的樱花……” 教师哼唱开头旋律,示范演唱技巧,如细腻的颤音、轻柔的气息控制,“大家注意体会这种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感受日本民族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互动:邀请几位学生模仿日本民众赏花的动作,如轻轻拾起花瓣、仰头凝望花枝等,其他学生轻声哼唱,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教师给予鼓励与指导。
《深情》赏析
过渡:“告别日本的樱花,我们来到情感更为炽热的乐章 ——《深情》。” 播放《深情》音频,画面切换至中式古典园林,月光洒在亭台楼阁,一位身着古装的女子在水榭抚琴,远处山峦起伏,湖水波光粼粼,画面充满诗意与柔情。
讲解:“这首《深情》融合了亚洲多国弦乐特色,既有二胡的悠扬婉转,又有古筝的清脆明亮。乐曲开篇如丝般轻柔,慢慢牵动人的心弦,随着旋律推进,情感愈发浓烈,仿佛是恋人之间的绵绵情话,又似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教师现场用二胡拉奏一段相似旋律,展示二胡音色特点,“大家仔细聆听,感受乐器间的默契配合如何将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乐曲中情感的起伏变化,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乐器运用等方面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小河的呼唤》赏析
引导:“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倾听《小河的呼唤》。” 播放《小河的呼唤》音频,大屏幕展示山间小河从潺潺流淌到奔腾欢畅,再到夕阳下水流平缓的动态画面,溪边树木葱茏,小动物们嬉戏其间,画面清新自然、富有生机。
讲解:“同学们,这首曲子聚焦于小河,用音乐诉说着它的故事。开篇竹笛清脆空灵,宛如唤醒小河的精灵,随后琵琶加入,二者相互呼应,展现出小河的活力。但在结尾,旋律又变得缓慢深沉,似小河对生态变迁的叹息……” 教师用竹笛和琵琶分别演奏片段,对比音色,讲解乐器在营造氛围中的作用,“大家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
实践:邀请几位学生用简单的乐器(如木鱼、三角铁)为乐曲结尾伴奏,模拟小河的流水声与叹息声,增强学生的音乐参与感,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节奏与情感。
(四)乐器探究
教师依次展示二胡、古筝、竹笛、琵琶等乐器实物或高清图片,介绍它们的起源、构造、基本演奏技法,如二胡的揉弦、滑音,古筝的勾、托、抹,竹笛的吐音、花舌,琵琶的轮指、扫弦等。
开展 “乐器达人挑战赛”,教师播放一段亚洲弦歌乐器演奏的音频片段,让学生抢答乐器名称,并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模仿演奏动作,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小奖品鼓励,如亚洲风情书签,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加深对乐器音色与演奏技法的记忆。
(五)小组合作实践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以下合作任务:
音乐短剧表演组:要求学生以亚洲弦歌为背景,创编一个短剧,展现亚洲某一地区的文化特色与音乐风情,可融入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等元素。
主题音乐会策划组:让学生策划一场亚洲弦歌主题音乐会,包括曲目选择、节目编排、舞台设计、宣传方案等内容。
文化展板制作组:安排学生制作关于亚洲弦歌的文化展板,介绍亚洲弦歌的历史、代表曲目、乐器知识、文化影响等方面,可配以图片、图表、小故事等。
各小组进行讨论与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创意启发、技术支持,协调小组内的分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优势。
(六)成果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依次进行成果展示,音乐短剧表演组进行精彩表演,主题音乐会策划组展示策划方案并讲解,文化展板制作组介绍展板内容。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创意、内容、团队协作、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进行点评,教师给予补充与总结,充分肯定各小组的努力与闪光点,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在展示与评价中收获成长。
(七)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亚洲弦歌的风格特点、代表曲目、乐器知识、小组合作成果等,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
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学生的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团队协作以及对亚洲弦歌探索的热情,特别提及那些在音乐感知、创意表达、团队协调上有闪光点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同时,也委婉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如个别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鼓励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领略了亚洲弦歌的无穷魅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音乐这把钥匙开启更多文化之门,用心灵去感受不同民族的情感与智慧,让我们成为亚洲文化传承与交流的使者,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努力。”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从导入环节的特色装扮与热情互动,到曲目赏析时对学生个体感受的关注,再到小组合作中对学生创意与参与度的鼓励,以及课堂总结时的暖心鼓励,都致力于让学生在学习亚洲弦歌的同时,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滋养情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持续关注学生需求,让人文关怀在音乐课堂上绽放更绚烂的光彩,助力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樱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歌教学,对比分析歌曲,拓展教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演唱☆樱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下册☆深情教案,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