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演唱 樱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6587424/0-17359479474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演唱 樱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6587424/0-17359479475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演唱 樱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6587424/0-17359479475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音乐八年级下册☆樱花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樱花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精准掌握《樱花》的旋律、节奏,熟练运用日本音乐独特的演唱技巧,如细腻的颤音、舒缓的气息控制,展现歌曲优美、空灵、略带哀愁的风格特点,清晰辨别歌曲中传统乐器(如尺八、三味线等)的音色,体会其营造的典雅氛围。
了解《樱花》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熟悉日本音乐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提升音乐感知、分析与演唱表现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哼唱、分析、对比、创编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探究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日本音乐的魅力。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合唱排练、小型室内乐演奏、文化展示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锻炼团队合作与沟通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蕴含的对自然之美、生命短暂的感悟,以及日本民族细腻内敛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培养学生珍惜当下、热爱生活的情怀。
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充分彰显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营造温馨、包容、鼓励的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传承多元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以真挚的情感、地道的日本音乐演唱风格演绎《樱花》,突出歌曲的地域特色与情感韵味,让学生深刻体会日本民族的精神风貌。
深入剖析歌曲的音乐结构、旋律走向与歌词意境的契合,理解其作为日本经典民歌的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跨越文化差异,领悟歌曲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情感内涵,将内心的触动转化为细腻的音乐表达,实现情感与艺术呈现的完美统一。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表演中,自然展现日本音乐的典雅气质,协调音乐、表演、情感等多方面元素,打造富有感染力的舞台呈现,彰显团队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樱花》的音频及视频资料(包含不同演唱版本、现场表演画面)、传统日本乐器(尺八、三味线等的实物或图片)、歌谱、日本风光图片、民俗资料、樱花主题的装饰道具(如粉色丝带、纸樱花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身着简约而带有日本传统风格的服饰,如素色的和服式外套、搭配精致的木屐,步伐轻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在亚洲的东部,有一个岛国,那里四季分明,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春天,漫山遍野的樱花如粉色云霞般绚烂,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人们身着盛装,相聚在樱花树下,或赏花,或嬉戏,那是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置身于这片樱花花海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分享心中浮现的画面,激发学生对日本樱花季的向往。
教师播放一段展现日本樱花盛开美景的视频,画面中有古老的寺庙、潺潺的溪流,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在樱花树下举行花见活动,欢声笑语,背景音乐选用《樱花》的悠扬前奏片段,营造出浓郁的日本风情。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们心醉神迷?你们知道这首与这绝美樱花景相伴的动人歌曲是什么吗?” 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樱花》。
(二)歌曲及背景介绍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述:“同学们,《樱花》可是日本的一首国民民歌,历史悠久,传唱度极高。它诞生于民间,承载着日本人民对樱花的热爱,在他们心中,樱花不仅是美丽的花卉,更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绚烂。这首歌就像一首无声的诗,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歌词,空灵的旋律,唱出了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慨。每当樱花季来临,街头巷尾都回荡着这首歌曲,它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民俗文化,如茶道、花道、武士道精神等,介绍日本音乐的分类、特点、演唱形式,以及《樱花》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等资料,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歌曲诞生的土壤,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同时,播放歌曲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旋律走向,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三)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樱花》的完整音频,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动态的、以日本樱花林为背景,花瓣随风飘舞,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少女漫步其中,眼神中透着对樱花的眷恋与思索,画面色调柔美、充满诗意,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感受歌曲的优美舒缓、情感基调以及所描绘的日本春日场景。
听完歌曲后,教师轻轻走到学生中间,蹲下身子,轻声询问:“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被那种空灵的歌声所触动,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片樱花林,与自然、与生命有了一场对话?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初听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感受,教师认真倾听,用赞许的眼神、点头等方式给予肯定与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
(四)分段聆听与学习
再次播放歌曲,按照歌曲结构,分段深入聆听。
第一段:樱花初绽
引导:“现在,让我们聚焦歌曲开篇那轻柔美妙的起调,聆听音乐是如何描绘樱花初绽的娇羞。” 播放第一段,同时在屏幕上展示枝头的樱花苞微微颤动,慢慢舒展,露出粉嫩的花瓣,清晨的阳光洒在上面,晶莹剔透,微风轻轻拂过,花朵轻轻摇曳。
讲解:“同学们,这段旋律起始便以舒缓的节奏、轻柔的音符引入,音域相对较窄,需要我们运用细腻的气息控制,像这样……” 教师示范轻柔的呼吸与发声,气息均匀而缓慢地送出,声音如丝般轻柔,“大家注意听,这种发声方式是不是让歌声宛如微风轻拂樱花?歌词简洁质朴,描绘出樱花初放的清新景象。感受一下这种宁静、柔美的意境。”
让学生再次聆听第一段,教师关注学生反应,对沉浸其中、面露沉醉之色的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对不太理解的学生,轻轻走到身边,小声引导其关注发声技巧和旋律特点,比如:“你听,这轻柔的旋律,是不是像樱花在悄悄诉说春天的到来?你可以试着跟着老师的示范,放慢呼吸,轻声哼唱,找到那种细腻的感觉。”
第二段:繁花盛放
过渡:“随着歌曲的推进,情绪有了些许变化,进入一段展现樱花盛放的华丽篇章,我们来看看音乐如何展现。” 播放第二段,画面切换至大片樱花树竞相开放,花瓣如雪片般纷纷扬扬飘落,形成一片粉色的花海,人们在树下欢笑、舞蹈,阳光透过花枝洒下斑驳光影。
讲解:“此时,旋律的节奏稍作加快,音域有所拓宽,音符的跳跃增多,让歌曲更具活力。大家注意唱到这些灵动的音符时,要像花瓣飞舞一样轻盈灵动,突出旋律的美感。歌词依旧简洁却饱含热情,描绘出樱花盛开时的壮丽场景。体会一下这种热烈、欢快的氛围,感受日本人民对樱花的炽热喜爱。”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段与上一段的音乐变化,每组安排一名善于沟通、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协调讨论并记录小组成员观点。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倾听他们的想法,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小组解决讨论中出现的分歧或困惑,如:“对比一下樱花初绽和繁花盛放,旋律的走向、演唱技巧有什么不同之处,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大家可以结合画面来思考。”
第三段:花谢感伤
引导:“然而,美好总是短暂的,歌曲最后转入一段略带感伤的尾声,让我们用心感受这份对生命易逝的喟叹。” 播放第三段,画面聚焦在花瓣凋零,铺满地面,一位老人缓缓走过,眼中满是眷恋与惋惜,夕阳的余晖洒在樱花林,一切变得静谧而略带哀愁。
讲解:“在这一段,旋律又变得缓慢沉重,音高起伏减小,仿佛是人们面对花落的叹息。演唱时要控制好气息,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味,展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份惆怅的氛围,是不是能体会到日本民族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邀请几位学生站起来,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模仿日本人民赏花、惜花的动作,如轻轻拾起花瓣、仰头凝望花枝等,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用缓慢的拍手、轻叹等方式为其伴奏,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教师在一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对于有些害羞的学生,给予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放下顾虑,参与其中,如:“别害怕,用你的动作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大家一起体会这份细腻的情感。”
(五)整体演唱与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将三段歌词连贯起来演唱,钢琴伴奏。在演唱过程中,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纠正音色、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提醒学生用轻柔、婉转、富有韵味的声音演唱,展现日本民歌的独特魅力。如果发现学生声音生硬,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那位漫步在樱花林的少女,心中满是对樱花的柔情,咱们的声音要像花瓣飘落一样轻盈,再试试……”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分为男女声部,引导学生倾听对方声部,配合默契。对于声部配合不默契的小组,教师不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分析原因,引导他们相互倾听、调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家别灰心,声部配合需要一点时间磨合,咱们再来一次,注意听旁边同学的声音,一起唱出日本民歌的典雅与深情……”
开展 “最佳樱花演唱小组” 评选活动,邀请几组学生上台演唱,其他学生当评委,教师从旁引导评委从声音、情感、团队配合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每一组上台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让他们在展示中获得成就感。教师可以在学生演唱后说:“看这组同学,个个精神抖擞,歌声轻柔,配合默契,把《樱花》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家为他们鼓掌……”
(六)拓展与文化交流
教师播放其他日本传统音乐作品片段,如《故乡的原风景》,引导学生对比聆听,感受不同作品如何用音乐诠释日本人民的多样生活与情感,拓展音乐视野。
开展 “日本音乐文化探秘” 主题交流活动,教师先分享自己对一些日本音乐与当地民俗、历史结合的深入理解,如能乐、歌舞伎中的音乐运用等,然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通过本节课学习以及课外了解到的相关内容,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分享,培养学生的文化多元意识。
(七)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樱花》的曲式结构、音乐特点、创作背景、日本音乐文化内涵等,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
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学生的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团队协作以及对日本文化探索的热情,特别提及那些在理解音乐意境、创意表达上有闪光点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同时,也委婉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如个别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鼓励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樱花》领略了日本音乐的魅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音乐去探寻更多民族文化的瑰宝,用心灵去感受它们的力量,让我们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使者,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努力。”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从导入环节的特色装扮与热情互动,到分段聆听时对学生个体感受的关注,再到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分享文化见解,以及课堂总结时的暖心鼓励,都致力于让学生在学习演唱的同时,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滋养情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持续关注学生需求,让人文关怀在音乐课堂上绽放更绚烂的光彩,助力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班内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樱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歌教学,对比分析歌曲,拓展教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演唱☆樱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