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人音版(2024)八年级下册像花儿一样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2024)八年级下册像花儿一样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精准把握《像花儿一样》的旋律线条,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清晰分辨其中运用的乐器音色,如扬琴的清脆明亮、二胡的柔美抒情,感受不同乐器对营造歌曲氛围的独特作用,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知晓它在亚洲弦歌体系里展现青春活力与美好向往主题的特色,拓宽音乐文化视野,丰富音乐知识储备。
学会用纯净、甜美的嗓音演唱《像花儿一样》,能够准确表达歌曲中蕴含的喜悦、希望之情,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表情神态展现歌曲意境,增强艺术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聆听、哼唱、分析、对比、创编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批判性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歌曲背后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寓意。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合唱排练、舞蹈创编、歌词赏析讨论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锻炼团队合作与沟通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感受如花儿绽放般的青春活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充分展现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营造温馨、包容、鼓励的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曲《像花儿一样》所传达出的蓬勃朝气与美好期许,通过细致的音乐分析,让学生理解歌曲如何运用旋律、节奏、乐器等元素勾勒出花儿盛开、青春飞扬的画面,领略亚洲弦歌独特魅力。
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展现歌曲的情感内涵,同时熟悉歌曲中的主要乐器音色,为进一步欣赏同类音乐作品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助力八年级学生跨越年龄与阅历局限,真切领悟歌曲背后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与音乐表达深度融合,实现深度的音乐理解与共情升华。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协调学生的不同观点与思路,确保小组讨论高效有序进行,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团队共同进步,尤其在创意展现与情感共鸣达成方面给予充分引导。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创编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像花儿一样》的音频及视频资料(包含不同演唱版本、现场音乐会画面)、扬琴、二胡等乐器实物或高清图片、歌曲曲谱、鲜花盛开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与青春励志相关的资料、小奖品(如音乐徽章、精美书签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身着一袭色彩鲜艳、印有花朵图案的连衣裙,宛如春日里盛开的繁花,脚蹬一双白色帆布鞋,步伐轻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花儿是大自然最美丽的馈赠。它们在四季更迭中,或娇艳欲滴,或清新淡雅,用缤纷色彩装点着大地,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喜悦与希望。想象一下,自己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微风拂过,花瓣随风飘舞,芬芳四溢,此刻,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分享心中浮现的美好画面与感受,激发学生对以花儿为主题的音乐的向往。
教师播放一段展现世界各地花海奇观的视频,画面中有荷兰的郁金香花海、日本的樱花大道、中国云南的油菜花田等,背景音乐选用《像花儿一样》的悠扬前奏片段,营造出浪漫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们陶醉其中?你们知道这首即将带领我们走进花儿般美好世界的歌曲是什么吗?” 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像花儿一样》。
(二)歌曲及背景介绍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述:“同学们,《像花儿一样》是一首洋溢着青春活力的亚洲弦乐作品,它诞生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炽热追求之中。在亚洲文化里,花儿常常象征着希望、美好与幸福,作曲家受此启发,将花儿绽放的瞬间、青春的蓬勃朝气融入每一个音符,让我们仿佛能看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在阳光下欢笑、奔跑,追逐梦想,如同花儿向着太阳生长。”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各地与花儿相关的民俗风情、艺术作品,介绍亚洲弦歌中与自然、青春主题相关作品的特点、分类,以及《像花儿一样》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等资料,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歌曲诞生的文化土壤,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同时,播放歌曲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旋律走向,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三)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像花儿一样》的完整音频,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动态的、以繁花似锦的花园为背景,几位身着鲜艳服饰的少年少女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他们手捧鲜花,笑容灿烂,阳光洒在身上,画面色彩斑斓、充满活力,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感受歌曲的欢快轻盈、情感基调以及所描绘的花儿与青春交织的场景。
听完歌曲后,教师轻轻走到学生中间,蹲下身子,轻声询问:“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被那种如花儿般绽放的旋律所打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梦幻花园,与伙伴们一同欢乐?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初听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感受,教师认真倾听,用赞许的眼神、点头等方式给予肯定与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
(四)分段聆听与分析
再次播放歌曲,按照歌曲结构,分段深入聆听。
第一段:花儿初绽
引导:“现在,让我们聚焦歌曲开篇那清新灵动的起调,聆听音乐是如何描绘花儿悄悄绽放的娇羞模样。” 播放第一段,同时在屏幕上展示晨曦微露,花园里的花苞在晨风中轻轻颤动,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仿佛一切都在苏醒,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绽放。
讲解:“同学们,这段旋律起始便以舒缓的节奏、轻柔的音符引入,音域相对较窄,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抚摸着花苞。听,这里的二胡音色,是不是像一位知心老友,在你耳边轻声诉说花儿的秘密?” 教师现场用二胡拉奏一段相似旋律,示范音色特点,“大家注意听,这种细腻的演奏方式是不是让歌曲宛如花儿初绽的笑靥,带着一丝羞涩与期待。感受一下这种宁静、美好的意境。”
让学生再次聆听第一段,教师关注学生反应,对沉浸其中、面露沉醉之色的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对不太理解的学生,轻轻走到身边,小声引导其关注乐器音色和旋律特点,比如:“你听,这二胡的声音,是不是像微风吹过心田,带来丝丝柔情?你可以试着闭上眼睛,专注于这声音,找到那种细腻的感觉。”
第二段:繁花盛放
过渡:“随着歌曲的推进,花儿彻底绽放,进入一段激情四溢的篇章,我们来看看音乐如何展现这热烈的场景。” 播放第二段,画面切换至花园里百花齐放,五彩斑斓的花朵争奇斗艳,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梭,少年少女们在花海中欢笑、嬉戏,阳光更加灿烂,一切都充满生机。
讲解:“此时,旋律的节奏明显加快,音域大幅拓宽,音符的跳跃增多,如同花儿欢快的舞步。大家注意听,扬琴清脆的音色加入,与二胡相互呼应,是不是像花儿与周围世界的热烈对话?” 教师用扬琴弹奏一段激昂片段,展示音色对比,“体会一下这种热烈、奔放的氛围,感受音乐中流淌的活力与喜悦。”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段与上一段的音乐变化,每组安排一名善于沟通、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协调讨论并记录小组成员观点。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倾听他们的想法,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小组解决讨论中出现的分歧或困惑,如:“对比一下花儿初绽和繁花盛放,旋律的走向、乐器的运用有什么不同之处,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大家可以结合画面来思考。”
第三段:憧憬未来
引导:“在花儿盛开的美好时刻,人们心中也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歌曲最后转入一段悠长而充满希望的尾声,让我们用心感受这份对明天的期盼。” 播放第三段,画面聚焦在少年少女们手牵手,面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们身后是一片花海,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仿佛在诉说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讲解:“在这一段,旋律又变得缓慢深沉,音高起伏减小,仿佛是人们在花前的轻声许愿。二胡的揉弦、扬琴的泛音等技巧运用,让声音更具韵味,好似在诉说着成长的故事。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份惆怅而又执着的氛围,是不是能体会到音乐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邀请几位学生站起来,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模仿少年少女们赏花、嬉戏、憧憬未来的动作,如轻轻闻花、旋转跳舞、仰望天空等,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用轻柔的拍手、深呼吸等方式为其伴奏,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教师在一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对于有些害羞的学生,给予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放下顾虑,参与其中,如:“别害怕,用你的行动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大家一起体会这份细腻的情感。”
(五)整体演唱与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将三段歌词连贯起来演唱,钢琴伴奏。在演唱过程中,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纠正音色、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提醒学生用纯净、甜美的嗓音演唱,展现歌曲的青春活力与美好情感。如果发现学生声音干涩或缺乏情感,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那朵最娇艳的花儿,或者是那群活力四射的少年,心中满是喜悦与希望,咱们的声音要像花瓣飘落一样轻盈,再试试……”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分为男女声部,引导学生倾听对方声部,配合默契。对于声部配合不默契的小组,教师不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分析原因,引导他们相互倾听、调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家别灰心,声部配合需要一点时间磨合,咱们再来一次,注意听旁边同学的声音,一起唱出花儿般的绚烂与希望……”
开展 “最佳花儿合唱团” 评选活动,邀请几组学生上台演唱,其他学生当评委,教师从旁引导评委从声音、情感、团队配合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每一组上台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让他们在展示中获得成就感。教师可以在学生演唱后说:“看这组同学,个个精神抖擞,歌声清脆,配合默契,把《像花儿一样》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家为他们鼓掌……”
(六)拓展与文化交流
教师播放其他与青春、自然相关的亚洲弦乐作品片段,如《春之舞》,引导学生对比聆听,感受不同作品如何用音乐诠释青春的活力与自然的魅力,拓展音乐视野。
开展 “花儿与音乐的梦想之旅” 主题交流活动,教师先分享自己对一些与花儿主题音乐作品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的深入理解,如某些地区花朝节中的音乐运用,然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通过本节课学习以及课外了解到的相关内容,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分享,培养学生的文化多元意识。
(七)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像花儿一样》的曲式结构、音乐特点、创作背景、亚洲弦歌文化内涵等,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
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学生的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团队协作以及对亚洲弦歌探索的热情,特别提及那些在理解音乐意境、创意表达上有闪光点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同时,也委婉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如个别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鼓励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像花儿一样》领略了亚洲弦歌中青春与自然主题的魅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音乐去探寻更多民族文化的瑰宝,用心灵去感受它们的力量,更要以实际行动拥抱生活,让自己的青春像花儿一样绚烂绽放,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使者,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努力。”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从导入环节的特色装扮与热情互动,到分段聆听时对学生个体感受的关注,再到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分享文化见解,以及课堂总结时的暖心鼓励,都致力于让学生在学习演唱的同时,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滋养情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持续关注学生需求,让人文关怀在音乐课堂上绽放更绚烂的光彩,助力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2024)八年级下册☆深情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樱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歌教学,对比分析歌曲,拓展教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演唱☆樱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